【篇一:风筝与线】
夜微凉灯微暗暖味散尽笙歌婉转,碧落青海蓝天飞纸鸢。身无彩凤双飞翼,红尘蒹葭落谁家?岁月辗转,笔墨挥洒宣纸砚,寒鸢陪烟火,云伴星如昨,虚无盛世殆繁华。
我们就是这高飞的风筝,迎着飒爽的凉风,展开理想的风帆,父母和老师就像这细若游丝的银线小心翼翼地牵引着我们,给我们指引明亮宽阔的航路。也许我们会责怪,自己飞不高是风的不追求还是线的不放手。迎风飞翔,献血洒过多少希望,将成功之花的芽儿哺育成长。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凄凄,白雾迷离;有位佳人,傍水而居。我是这被牵引束缚着的风筝,愿一生有梦可倚,有树可栖。我也曾迷茫,想要独自旅行,却害怕风雨兼程。我飞的不够高,是否由于线的不放手……若是摆脱了这牵引束缚的线,会否是另一幅光景?
于是,我乘着迎面而来那凌冽逼人的狂风向我伸出怀抱,奋力摇摆自已的身肢,与风共舞。终于,我摆脱了线那强有力的大手转而投向烈风的怀抱。从此告别线的庇护和指引,在冷风中乱了方向,在迷雾中彷徨,直到惯性消失,没有线的牵引,又落回了大地的怀抱时,才想念线的依靠。你对风说敬往事一杯酒,再爱也不回头。实际就算你醉到黄昏独自愁,如果风伸出手。你还是会跟风走。虽然说岁月如故却早已不如初。世若酒梦若花,半扇灯火忆一生。离开树的叶,是为了化作春泥更护花,那离开线的风筝,又是为了什么……
风筝离开了线,那不是自由而是堕落!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陌上花开,泪湿春衫袖。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方知绿肥红瘦。愿余生有人鲜衣怒马陪你看烈焰繁花。如风筝和线那样,缺了彼此,就什么也不是……
【篇二:赏花灯记】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而我的元宵佳节可没欧阳修的那么伤感,“我牵妈妈手,森林公园走。”
“看花灯喽!”我兴致勃勃,又是蹦又是跳。真好看,如诗如画一般,有“花开富贵”、“宜居家园”……咦,水上还有花灯!水面上一个,水面下竟然也有一个。我捡起一块石子,向水里奋力一掷,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这种感觉真好!
走!这条路走的人少,我前去探索一番,我也要做“哥伦布”。哎呀,糟了,我的鞋湿了。此路不通。我连忙拔出脚,再仔细一看,我差点走到河里了。有惊无险!
走着走着,我的兴奋劲儿没有了。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走走停停,哪里还有什么心思看花灯。“知子莫如母”,这时妈妈对我说:“杨子江,我们出去吧。出口那儿有你最喜欢吃的棉花糖。”好,我顿时来了精神。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出口。奇怪了!为什么来之慢而归之速?哦,因为我有目标。
看来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也要树立目标,这样才能有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