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白米粥的滋味】
一只青边白瓷碗,一把褚红木制勺,一碗清淡素米粥,从新年的钟声中走来,行走过春夏秋冬,又回到新年的钟声中,已有十三个春秋。
记得儿时父母工作繁忙,为节省时间只给我买来早餐便离家而去,邻居家的阿婆见我日日这样,心生怜意,便常叫我去她家喝粥。
阿婆走进厨房,在米缸前驻足,舀取几勺大米放进锅的内胆里。大米跃进锅中,又在水池下接受洗礼,阿婆一双粗糙皲裂的手在锅里搅动,而锅中的大米在水中翩然舞动,渺小如雪末,又灵动似游鱼。一番清洗后,大米被浸泡在清水里,放入高压锅中。
我在厨房等得迫切,阿婆就总伴在我身旁,笑言:“别急,别急”。
不久,高压锅上“云雾缭绕”,阿婆用她那在水中泡得起褶皱的双手打开锅盖,盛出一碗白米粥端至我面前。那粥被瓷碗托起,通体晶莹,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要折射出光芒来,点缀三两枸杞,便似豆蒄年华的少女,纯洁朴素又不失娇羞可人。我用木勺舀起一口,放入嘴里,微烫的白米粥以清香刺激着味蕾,席卷了口腔的每一个角落,米粒的独一无二的气息在舌尖荡漾开来,让人如同置身于金黄空旷的稻田,鼻尖萦绕着的,皆是丰收的香气。
阿婆坐在我对面,默默注视着狼吞虎咽,嘴角不住地荡起圈圈涟漪的我,边笑边劝到:“慢点吃,别噎着了。”
如今想来,那不失为一段快乐的时光。不知从何时起,面前的桌上米粥不再,可无论记忆怎样被时间的堤坝堵塞,那碗白米粥,那个老人,那份温暖与清香,始终会乘时光之舟,顺流而下,涤荡在我的心田。
【篇二:我爱爬山虎】
最近放学时,偶尔看到远处墙壁上的爬山虎,密密实实地攀附在墙上,真奇妙。也不知怎地,突然想去仔细地看一看。
来到了爬山虎前,仔细端详,那一丛丛油绿的爬山虎,边缘像镶了一层波浪形的青边;仔细看时,就会发现爬山虎的枝条是棕红色的,最末端的枝条边上还长着刚吐出嫩芽的小绿叶,看起来好像它心中有那么一种好奇的期待劲儿,像新生的希望一样,总想快快长大做更多好玩的事。已经长成大叶的爬山虎的颜色格外绿,像涂上了好多层的绿漆一样,树叶上的叶脉也被映得格外清楚,这个时候,它边缘的小锯齿就会变得有些锋利。如果你仔细看的话还会发现在新枝条还未长出小叶子的地方有很多像小果子一样的东西,它的形状很像松鼠吃的松果,不过是淡绿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清香,和桂花香味儿不相上下。当你的视线向两边移一移时,就会看见一些黄枯叶的爬山虎,它们两边的叶子向前弯曲,颜色也是暗淡无色的,就像人老了,没有了精力似的,但是我发现那些枯死掉的爬山虎就算生命已经到了尽头,却还依然攀爬在墙上,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令人感动。
每当我看着这些爬山虎时,突然想去挑战那些自己曾经不敢做的事,失败了没关系,像爬山虎一样,就算折断了枝条也还会重新发芽的,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做,不去相信自己,那可能会成为已经枯死掉的爬山虎叶子,暗淡无光,给人看了就觉得好失望。
我爱爬山虎,因为它教会了我很多,让我知道,有勇敢就会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