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争辩】
读书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可我就是喜欢读沈石溪写的动物小说。那是一次在老师组织的读书活动中,我一下爱上了动物小说,也正是这些动物小说吸引着我,让我每次能读上三四百页,一读就是一个晚上。
我之所以最爱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是因为它比其它类型的书更具有吸引力,可以毫无遮掩的直接表现丑恶与美丽融入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我读过他写的不少动物小说,也越读越爱读,可我的妈妈就是不这样认为,她让我读多种类型的书,不要总盯着一个不放。妈妈和《袁氏世范》这本书中的“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发展,必须和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的东西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句话的观点一样。可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一直看一个人的作品,最终也可以悟出许多人生的道理,从中学会很多东西。如果让我读我不喜欢的书,尽管很精彩,是特别有名的著作,那我也会感觉枯燥乏味,这就验证了那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于是,我和妈妈争辩一番后,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依然坚持读我喜欢的动物小说。我也不知我和妈妈谁的观点更正确,但我喜欢的书,我读起来就特别开心。
【篇二:这个中秋节】
这应该是跟毛老师一起过的最后一个中秋了。
去年的中秋节,跟我们最敬爱的毛老师一起过的。月饼、水果、糖果,这些都是毛老师提供的。班里十一个人跟毛老师一起吃东西一起聊天,那种感觉很好。终身难忘。
今年,在中秋前一天下午,毛老师打来电话说是给我们没人送点吃的。那一刻,想哭。
见到她时,跟她简单聊了几句,看着她,很想拥抱她,却没敢。
晚上给她发了短信,她说——下次见你了,我抱你。
毛老师是这样一个人——她的包里永远装着小零食,在校园里遇到她的学生时,她会很热情地拉住然后从包里掏出那些零食。有的时候是糖,有的时候是杏干。
在她的课上,你学到的东西永远不止知识那么简单。跟亲情、友情、爱情有关的所有内容都可以涉及。你的为人处事、你的言谈举止、你的衣着打扮都将会在她的课上得到提升。
这样的一个老师,教的德育。什么叫行为世范?彻底懂了。
一个人的中秋节,在那一刻变得温暖。
已经很多年没过过中秋节了。
在亲人眼里,我很独立,很好强;在邻居眼里,我相当于留守儿童;在朋友眼里,我大大咧咧,不懂感伤;在爸妈眼里,我已经习惯了所有不跟家人一起的节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好像越来越脆弱。那根思乡的神经似乎越来越敏感。
不想那么矫情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可似乎最近越来越矫情了。
也许,真的是感性了很多了。
长大了,感伤了,更像个女生了。
未来,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