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徒步,远方】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财富,也不在于你拥有多么帅气、清秀的脸庞。而人生的意义在于你徒步去过多远的远方。
居里夫人,这是个大家众所周知的人物。她一生拥有过多少次的获奖!但她并不在乎这些,她将自己的诺贝尔奖杯给孩子们玩。她只会在乎自己去过多远的远方,而前往远方的路途是艰辛的,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只有用自己的双脚前行。徒步,远方!
再说说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的屈原吧。他的形象不断地在变迁。在20世纪50年代人的眼里,他一生的历史是同旧贵族腐朽势力做斗争的历史。在70年代人的眼里,他是一个与儒家对立的法家诗人。在80年代人的眼里,他又是一个病态狂人。可是在他的年代,他在别人眼里又是怎样的呢?在他的年代,君王昏庸,他有过“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的感叹。但他又遇到官员的排挤而遭到贬黜,又有“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的可悲。但他还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的心志。他虽收到如之大的屈辱,他却也始终保持着选择远方的抉择。他不顾别人的冷言热讽。只顾风雨兼程。最终自刎于汨罗江,他那惊叹千年的一跳,却没有放弃,而是在另一个世界徒步走向远方。
五柳先生,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指的就是陶渊明。有人说他是奇才怪杰,他生活在乱世。却也并没有走错方向,选择了远方。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他还著写了《桃花源记》,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希望有他所理想的桃源生活。这不正是他所希望的远方吗!他最终认识到他的远方无法在这动荡不堪的时代实现。于是归田,但她除了吟诗作赋,别无所为了。于是转而歇斯底里,坠井而死。他也到另一个世界徒步走向他所理想那桃源般
生活的远方了。
鲁迅,这个笔名当然是人人皆知的了。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弃医从文。用他那“迅如疾风,快如闪电”的笔头和敌人作斗争。这是他所理想的地方……他徒步走向远方,去那没有战争硝烟的地方。
人生的意义在于你徒步去过多远的远方。
徒步,远方!
【篇二:孤芳自赏】
香草美人,讲述着他自己一段段不得志的往事;琼枝玉树,勾勒出他那清瘦的轮廓。
汨罗江畔,闪满星辉,走来了一位老者,他旷世奇才,满脸憔悴,含着眼泪飘飘荡荡地走着,我痛心地劝你:“看开点,谁让这世上的人都醉了呢?”你只是仰望星空与明月,长叹一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你身在汨罗,心系楚国。你容不得浊流和污垢,远离朝市,在种种困难与矛盾中,你一次又一次地选择,选择了离开,选择了怀沙赴水,一别红尘。
你出身贵族,又明与治乱,娴于辞令,深受楚怀王的宠信,满腹才气,一身抱负,意气风发的你为了实现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你的满腔热血与抱负被小人所嫉妒,你与楚怀王之间产生了隔阂,你一次次被放逐郢都。意气风发的你愈渐苍老。当才华遭遇潜存的规则,当傲骨被碾压成尘埃与粉末,当真情换就了生存的筹码。楚王的疏远、小人的恶语和一次次的放逐,在你心里留下了密密麻麻深深浅浅的刀割,“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你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离开楚王,走得那样决绝。我想那决绝中还包含着“謇朝谇而夕替”的无奈和“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的痛心。
你来到汨罗江畔,泪流成河,眼泪滑落打湿衣襟,没有人听到你无助的嘶吼,没有人替你发声,有时候你只是需要一丝希望的光来治愈你的伤,但那丝光楚怀王给不了。
当你听到秦将白起攻破郢都时,你决定“宁溘死以流亡兮,”执着的信念永不改,即便是死亡。
最后,你抉择了,你选择了清白逝去,溅出的水光上映射着你的目光和眉头,飞起的水花打湿了历史的长绸,你把灵魂关在《离骚》中。
湍急的汨罗江水载着你的灵魂,千年的水鬼唯你成江神,你在风里、水里。汨罗江畔楚歌四起,风中响起你的《离骚》,你集芙蓉以为裳,你制芰荷以为衣,你雕寒星以为目,你凝冰雪以为魂。
历史反复回流,汨罗江的诀别,一袭白衣,两身倒影,铸成《离骚》风代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