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自立】
在日本电影《狐狸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刚学会走路和觅食的小狐狸被父母赶出洞外,小狐狸站在风雪中凄厉地哀鸣着,一次又一次试图再回到洞里,可是第一次都被洞口的老狐狸咬出去了。狐狸世界的法则是:成年了就不能与父母在一起,就不能依靠父母活,得自己守生活去。
这个小资料清楚地向我们反映了一个问题:自立!也许对我们来说,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你可能是需要机遇,但这却不是起决定作用的,要想成功,你就必须要自立自强!
在现实生活中,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但如果你每天无所事事,凡事都依赖着父母,那是不可能成功的。莎士比亚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13岁,他就帮助父亲料理生意,本来可以子承父业,当一个富人,但他却在16岁时离开家庭,外出独自谋生。为了生活他做过许多职业,在剧院打杂、跑龙套,当书僮……他在外闯荡,丰富了人生经历,增长了才干,这些条件都为他以后成为一名大文豪奠定了基础。这位名人的人生经历,无时无刻地在告诉我们:要自立,要自强!
作为一名中学生,虽还未步入社会,但我们仍应该养成自立自强的行为习惯。凡事都不要总麻烦父母,自已的事情自己做,这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未来的保障。
自立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吧!
【篇二:我若为他】
“啊,难得的一个早起的星期天!”看着天边泛起的云霞我不禁感叹,于是追随清新的空气,开始了晨跑。
田间的小路上,小草嫩绿的叶片在春风的吹拂下微微抖动,小鸟在树枝上亮着嗓子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太阳已露出大半个脸,山脚下桃花正开得热闹,这时我不禁想到了一个人——陶渊明。
穿越历史的时空,我走进了那片桃园,来到陶公的世界。这时一位书僮走过来:“老爷,您回来了。”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已经是陶公了。书僮又问到:“老爷,今天的活动是不是还和平日一样?”我心想正好借此机会看看他的田间生活,于是。我点点头,乘上一辆马车,来到一片竹林,清泉激流,鸟鸣禅叫,在一片绿湖前,书僮拿来了席子放在边上,给了我一只鱼竿,端来茶水后对我说:“中午我接您到窈窕谷。”我不禁一震,天哪!这意味着整整一天我只能在这里钓鱼了。好不容易午时到了,吃过午饭后,我又在书僮的搀扶下登上马车,去窈窕谷。路上细柳红杏,胜景皆是,空旷的山谷寂寥无声,偶有飞鸟一声鸣叫,心中顿生惆怅。一声汽车的鸣笛惊醒了幻想中的我,眼前阳光洒满大地,一幅春机盎然的景象。此时,我再也不羡慕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了。
陶公满腹经纶但他躲起来了,不愿为世人奉献他的才智,不愿与奸佞小人做无畏的斗争,不愿为社会的安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是弱者,是自私消极遁世的胆小文人。我若为他,我要拿起那支生花之笔像鲁迅一样去为百姓,为好人,为社会,为历史献出我的绵薄之力。
【篇三:大度如水】
哗哗的泉水从山顶飞奔直下,于是就有了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浩浩荡荡的黄河之水哺育着千万代华夏子孙,它们不求回报,默默地无私奉献,这不是我们一直所谓的大度吗?
大度像甘甜的泉水,滋润人们的心灵。
田里的幼苗,需要雨水的滋润,而人的心灵也需要大度的滋润。大度能让犯错的人得到慰藉。《旧唐书·唐临传》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尝欲吊表,令家僮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余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是唐临的大度滋润了书僮的心灵,赢得大众的敬佩。倘若唐临没有大度之心,那这个书僮一定会挨打挨骂,甚至被赶出唐家,这样他一定不会赢得别人的敬佩。
大度像平静的湖水,让你感到生活的恬静。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犯错也是常事。假如有一小件对不起你的事,他向你道歉,你是原谅他呢,还是对他大吵大闹?当然不同的决定则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你原谅了他,和他关系和好如初,那你就会得到更多的朋友,也会感到生活的快乐与恬静。若你不原谅他,对他大吵大闹,你则会感到生活的痛苦与无奈。而这两种不同的选择,在于你是否有大度之心。大度像浩荡的海水,让你到达成功的彼岸。一只商船要从河的此岸到达河的彼岸,若没有水则是寸步难行。大度就像那海水,背你送到成功的彼岸。贞观年间,广州都督党仁弘,怒意妄为,“赃百余万”。被弹劾。太宗为之说情,遂命撤案。最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欲席蒿于高郊,一日进蔬食,从谢罪三日。”大臣们的大度宽容了他,都与他齐心合力治理朝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有了“贞观之治”之美称。是大度让他们走向了成功。如果大臣都不原谅他,私下要推翻唐太宗,那么“贞观之治”的美谈将不会出现。
大度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它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使人们愿意团结在你的周围。大度也是一种豁达和挚爱,就如一泓清泉浇灭怨恨嫉妒焦虑之火,还可以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大度又是一种深厚的涵养,它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别人的境界,能陶冶人的情操,也能让你的生活得到升华。
微风吹过水面,水没有太大的波动,不一会又恢复到了原先的平静。大度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