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路书香,一路成长】
成长路一路走来,书就与我为伴,随着时间的挪移,读的书也随之“挪移”向更高层次,从最简单的小人书、故事书到如今的名家名著、小说散文,读过的书越来越多,积累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从最初的孤陋寡闻到如今的汗牛充栋。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觉得:“书籍是人类知识积累的阶梯。”
从进入小学,学会拼音后,就与书结缘,一本普普通通的注音书,可以让我坐在书桌上一动不动一上午——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还记得看的第一本注音书是《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当时就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一章章故事犹如放动画片一样在脑海中放映,每一章结束后都迫不及待地读下一章,这种刨根问底的感觉甚至还胜过看动画。
随着时间挪移,读的书也不仅仅局限于注音书。四五年级时,我开始接触名家名著,这又给我带来更多的趣味。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我看到的是保尔·柯察金的坚毅与执着。读《水浒传》看到的则是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读《红岩》,认识到的是成岗、江姐等一系列革命者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信念。读书,让我学到的是语文书上所没有的内容,这大概就是“功夫在诗外”吧。
上了初中后,学习了更多的文言文词,以前那些文言文版的读起来毫无意思、“味同嚼蜡”的书也引起了我的注意,用了几月时间,我又把文言文版的《西游记》给读了一遍,与白话相比,古文更显真实感,而且文绉绉的,我还特意将“古董”《水浒传》翻出来阅读了呢。
一路成长,一路书香。随着时间的推移读书量也越来越多,知识的积累也越来越丰富,就这样随着一路书香慢慢成长。
【篇二:一个简单的字——书】
书,一个多么简单又平凡的字眼啊!像跳跃的音符,像小船划过江水,我每回忆起童年时代,就禁不住想起我的读书经历。
小时候,我很喜欢读书。我最早的读物是《安徒生童话》,我喜欢看这本书。我会随着故事中的人物命运变化情绪,时而快乐,时而悲伤,时而着急,时而沉思。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渐渐地,我长大了,那些注音书已经满足不了我了。我开始大量地阅读书籍,报纸。家里的书柜已经装不下新增的书了。爸爸只好把书送给我的表妹,虽然我很舍不得看着它们一本本的“退休”,可是也没有办法,谁让我买了那么多书,而又舍不得它们呢?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逛街。我看到有人在卖书,我就把妈妈拉过来,表示要买书。妈妈先开始不同意,经过我的软磨硬泡,妈妈实在受不了,就勉强同意了。我见妈妈同意了,就开始挑书,一本,两本,三本,四本……妈妈看见了,说:“我让你买书,可没让你买这么多。你都买了多少本书了,你知不知道?家里的书柜已经盛不下了。”可是没有办法,谁让我看书看得那么痴迷!妈妈看着我可怜兮兮的眼神,就答应我买了下来。回到家以后,我就开始狂“啃书”。不知不觉,已经凌晨1点了,困得实在不行,就去睡觉
书,它是我的老师,它是我的朋友,它是让我一生终身受益的“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