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相关作文

【篇一: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回去年刚毕业的母校,看看我走之后有什么变化?老师们是否可和蔼?坐上车我也打开手机,浏览今天的新闻。放暑假的最后几天,我又和父母去看电影,又拿出了手机,刷空间,打了会游戏。

哦,慢着,不难看出手机已经成为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东西,手机是钱包,是通讯工具,学习用品,词典,游戏机……在赞叹科技发展的,带给我们好处的同时,又一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出现了——我们过着碎片化的生活。

其实这一观点早已在上世纪80年代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文献中就已提出,在知识和技术转化为财富的过程大大减小的背景下,大量的新型工作方式也因运而生,使社会信息和资金等流动速度大大加快。同时,我们也看到收入是影响人们消费的最直接原因,社会阶层的消费差异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扩大而消费差异的扩大又导致了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增速不同一来一往就自然的形成了碎片化的生活和社会阶层。不过这好像也和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关吧。白领无论是作为名词还是职业早就被人们所熟知,朝九晚五的生活概括的恰到好处。晚上也被多余的工作,朋友邀请,或者小孩子等等事情本来一整块的休息时间也被碎成一片一片的了。层出不穷的APP就是大部分人的生活已近被碎片化了的最好证据。

一定要说其好坏,个人偏向于弊大于利,说法也很多争议也不小,你会选择古文版的《三国志》还是反拍过的《三国演义》作为自己的吸收方式?古代先哲们历尽终身高度概括的人生规律,自然法则岂是你滑动手指一眼即过就能够深入了解和明白的?极其断章取义的阅读方式本来就不被看好若真的使用碎片化的的阅读方式,看的本来就少,在只接受与自己人之相同的东西,那可以说阅读的真正目的——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作用——就完全不存在了。碎片化的生活也有自己的好处,他确实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但又有多少能对我们有帮助呢?

我们不能决定流水的方向,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是否要随波逐流,如果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人才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只能取长补短,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的活着。

【篇二:遇见碎片化生活】

刚开始看到这个题目,我不理解什么是“碎片化生活”,我查了百度,碎片化生活(FragmentedLife)是由碎片化(Fragmentation)和生活(Life)组成。在上世纪80年代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的有关研究文献中,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如今,“碎片化”已应用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多个不同领域中。看完之后,我还是不理解。

早上起床,我发现妈妈一边刷牙一边用手机看着新闻,我想这应该就是碎片化生活吧;吃饭时,妈妈打开手机上的程序给我听英文朗读,我想这应该就是碎片化生活吧;爸爸开车时突然来了个电话,别人打来的电话总不能不接吧?我想这应该就是碎片化生活吧坐地铁、公交车时,我看见车上的电视都在播放新闻、广告,我想这应该就是碎片化生活吧;人们站着或坐在车上,有的拿出书看,有的拿出手机刷微信、QQ、看视频……我想这应该就是碎片化生活吧聚餐时,一道美食上桌了,朋友们拿出手机,纷纷拍照,发朋友圈,希望点赞评论,我想这应该就是碎片化生活吧。妈妈告诉我,碎片化生活是零零碎碎的,很容易被打扰的时间,被分割的生活。

碎片化生活是无处不在,而人们也已经习惯了。

以前我学习过一篇课文《不知疲倦的人》,讲的是陈景润在食堂排队买饭时;临开会前,人还未到齐前;外出候车时;在上班需要走路时,利用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学会了四门外语。像陈景润这样会充分安排自己碎片化的时间的人,才会在学习和事业上取得成功。

虽然,我刚刚明白什么是碎片化生活,但我想自己也有很大碎片化的时间可以利用起来,比如:在学校我用课间时拿起书看一会,去篮球场打会儿球,放学后坐在校车上用百词斩背几个单词,作业写累了就弹一会我心爱的吉他,放松一下心情。

如果我规划和安排自己的时间用在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让自己每天都有进步一点点,这样就会使我变得更好!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