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镜子】
在这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无可计数的生命,它们有的绚丽多姿闪耀着它们的光彩,也有的残缺不全黯然失色。
我们不能断然地说星光闪闪是最好的,有时残缺也是一种美,有时残缺而坚强的生命远比虚表的熠熠生辉有意义,更值得人们赞赏。
有人说:“生命就像是镜子易碎。”我不敢苟同这个观点,我认为生命像一面镜子真实没有污秽。
镜子永远那么忠实,毫不陷瞒地告诉你,你的脸上有没有污斑;生命也很真实,它诚恳地反省,良知有没有被吞噬。在生活中,人们不能没有镜子,同样在思想里,人们也不能没有道德,没有这面镜子,我们的一言一行就失去了衡量的标准。
一代帝王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大凡品德高尚的人,都是一面镜子,它教会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有正义感和怜悯心的人。
然而镜并非全是纯洁无暇的,就像生命并全非毫无瑕疵的生命一样。
你看,镜面不平的“哈哈镜”,你对着它一照脸歪歪斜斜,怪里怪气。这让我想起俄国文学家契诃夫的讽刺小说《不平的镜子》,说的是有位相貌丑陋的人偶和一面不平的镜子,通过这面镜子一照,镜子里立刻出现了一位娇媚华贵的人,她以为别人说她丑是骗她的,于是她每天抱着“虚伪”的镜子自我欣赏。我觉得她的一生是可悲的。她活在自我虚幻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然而想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些带有瑕疵的生命因没有自知之明,专爱听些阿谀奉承的话,整天陶醉于此,认为自己真的无人能及,但是到最后自食苦果的是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的生命中如果不能正确的意识自己,那我可以说他的生命毫无价值。
所以在我们的生命中应摆放一面真实而有正义感的镜子,不断地反省,取自己之优,去自己之劣,从而不断改善自我,让自己站在人生的舞台上尽展风采,秀出自我!
【篇二:那份因金钱消逝的怜悯心】
怜悯之心,本应是人皆有之。如果每个人都心怀怜悯,我们的社会定是和谐、温暖的。但如今,一些因看重钱财而冷漠的现象,让社会中那份怜悯之心渐渐消逝,那份温情渐渐消逝……
在社会上,老人,是一类脆弱的人群。但当一些老人遇到困难,人们无情地掠过,不伸出援助之手的现象已经是家常便饭。因为许多因素,讹诈、碰瓷等,人们对这类人的怜悯之心愈来愈冷淡了。
有一类人,在金钱的驱使和诱惑下,面上在关切那些遇到困难的老人们,嘘寒问暖,而实际却只是在推销那些养生产品。这样的做法,不免令人十分气愤,十分心酸……
他们,被无限的金钱蒙蔽了双眼,蒙蔽了每个人心中的那份怜悯之心。这样的契机,他们怎能放过?为了钱财,不惜背叛了自己的良心。
这个社会,就是因金钱、欲望而变得浑沌,人们的那份最善良的怜悯之心,也在渐渐消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帮助了别人,不仅为别人带来了温暖,还浣净了自己的怜悯之心。
记得,有一次,奶奶因为伤风而住院,挂号后,回到家,就收到了许多短信——各大药店的推销短信,一家讲得一家好。若要真正地帮助他人,就要做出实际行动,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而不是袖手旁观,诱导老人们上当购买。
金钱,换来的东西是有限的。而在社会上,帮助他人的怜悯之心所得的回报是无限的,那会让你学会帮助别人,那会让你的内心是美好的,充满温情的。
所以,我们要持一颗怜悯之心,去温暖这个冷淡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