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令我受益的一句话】
小时候,妈妈总说:“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开始。”而我却总是幻想着每次考试都考满分,可现实现是狠狠地打了我的脸。
就在那天,我捧着一张58分的试卷回了家。我猫着腰,踮起脚尖,尽量把呼吸声降到最低。走进妈妈的房间,“呼——”没人,我在心中暗暗窃喜,脚下的步伐也大起来了,这时我的脑海中闪现了“回到自己房间”的念头,对!没错!就这么做。可就在转头的一瞬间,妈妈竟然像幽灵一样出现在我面前,“妈……妈……你怎么在这儿啊?”我拍着胸口,大口呼吸着,让自己强装的镇定一些。这时妈妈阴着脸,“都发成绩单了,说,考多少分啊?”我小声嘟囔着:“都知道成绩了,还问我,真是我“亲妈”啊!”,“嘟囔什么呢?”妈妈有些发火,严厉的眼光可以秒杀我似的,“58分,张恩泽你真行啊,那些分呢,被你吃了,以后不及格,不管哪一科,都给我写三遍,作文也是!”“不是……哎,妈!”还没等我解释,妈妈就扬长而去了,我真的比窦娥还冤啊!好吧!谁让我不好好复习,在这做白日梦呢,只得好好领“大礼包”喽。终于,在我手酸、眼酸的代价下,我改掉了幻想的习惯。
从此以后,每次在考试前,我都会认真复习,踏踏实实地,就算考不好,也不会再幻想了,就连考试时,我也不会忘记,妈妈曾经告诫我的话“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受益无穷。
【篇二:碎片化的阅读】
时代在一点一点的变化,阅读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在你的意识里阅读是怎样的呢?是拿着一本厚重的书捧在手里,翻动着木质纸张看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还是在电脑、手机等多媒体设备上可随意的查找、翻阅大量的书籍报刊?我认为后者更好。
我发现在图书馆看书有很多的不足。
我也经常去图书馆,可家住的离图书馆比较远,去时要么就是乘公车,要么就走路。特别是夏天热得很,感觉连呼吸都困难,可谓是一大折磨。老师有次布置了个作业让阅读《水浒传》,当时图书馆已经关门了,爸爸就在他手机上给我搜到了少年版的《水浒传》让我阅读。第二天老师问的问题我都有读到,这种足不出户就能阅读到书籍的感觉太棒了。
渐渐地我也会在手机上查找图书,当在图书馆看到的好书都想立马借来,可有的书内容让我很感兴趣,但字太密麻,看一会眼睛就酸得很,就不能更加专心的阅读了。我到家后试着在电脑上下载了阅读软件,发现上面可以自己随意调节字的大小,和背景的样式,在上面阅读从不会感到眼酸,如果要长时间阅读,可以开启护眼模式,对眼睛也是保护的。
发现碎片化的阅读有那么多的好处,我便多次使用碎片化的阅读。有时总想把书随手带在手里,可一本书总是不方便随身携带。我就会把想看的书在手机上找到并下载来,就算没有WiFi也能畅快阅读。
大家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在若大的图书馆里要找到一本自己想要的书太费时间了。一次我在图书馆里想找一本在网络上很火的小说,可兜了好几圈,就是没有找到那本小说,最终以悲哀告白。
回家我还不想放弃阅读那本小说的机会,就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网上有很很多的阅读这本书的方法,我照做了。怀着满满的兴奋和喜悦读完了这本书,满满的满足感。
一般图书馆虽然是很大的,但藏书肯定不会那么全面,而在碎片化的阅读里网络是很广泛、全面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要看的图书就都能在网络上搜到,也不会那么费劲。
总之,在这被网络笼盖的时代,有很多很多的事物都在逐渐变得更加方便,生活是如此,阅读亦是如此。碎片化的阅读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阅读到好书;让我们能跟加方便的查找图书;让我们随时随地的阅读;更能广泛我们的阅读知识……总而言之,统而言之碎片化的阅读真是带给大家很多的方便,大家不妨去试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