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粽相关作文

【篇一:家乡的粽子】

说到粽子,大家都很熟悉,每逢端午佳节,我们都吃清香可口的粽子。剥开清绿色的芦叶,展现在你面前的是银白色的糯米,它们粒粒饱满,晶莹剔透,犹如一颗颗美丽洁白的珍珠,咬上一口,更是清爽可口。

在品尝这美味可口的粽子之余,你是否想知道它究竟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在家乡,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忙着采芦叶。河滩上站满了人,到处都能听见笑声。采芦叶也有一定的窍门,要选那种不老不嫩的。采回的芦叶先要把它洗净,再放进沸水里煮一下,这样既可以杀菌,又能增强韧性。取出后放在凉水里浸泡一下,待芦叶冷却下来之后就可以使用了。粽子的主料是糯米。先把糯米淘洗干净,用水浸泡10个小时左右。为了更好吃,包的时候还可以加入一些花生、绿豆、红枣、蜜饯等,还可以掺入咸精肉,制成荤棕。包的方法,先把芦叶的一端卷成斗形,然后用糯米将斗填满,再用剩余的芦叶将其层层包裹起来。注意,可要压紧,不然容易散哟。最后用细绳将几个角缠紧,就大功告成啦!

至于粽子的形状可以做成多种多样,最常见的要属“宝塔粽”,它的样子就像一个立体锥形,是所有粽子中个头最大的。还有一些常见的,像方粽、菱粽、子母粽……每一样都逗人喜爱。

将包好的粽子放到清水里煮,半个小时后,整个屋子里就弥漫着芦叶与糯米的清香味。单闻着那诱人的香味,就让人垂涎欲滴了。

粽子的吃法也有多种:可以趁热吃,也可以等凉了吃。可以直接吃,如荤棕;也可以拌糖吃。各有各的滋味。

朋友,端午节来临时,欢迎来我们这儿尝尝可口的粽子!

【篇二:隐于我身边的粽子】

我的家乡是一座钟灵毓秀,风光旖旎的小城。几年前我跟随父母亲来到此地上学,在这座钢筋混疑土的都市中,我对家乡的思念与日俱增,而除了难以割舍的一份亲情外,令我难忘的还有那清香醉人的粽子。

在家乡,端午节一到,家家户户都忙着采芦叶。差不多全村人都出动了,成群结队的。不久,所有的芦叶地边都洋溢着此起彼伏的笑声。

采完芦叶,便回家包粽子了,在我看来,包粽子简直可以说是门艺术;先把采来的芦叶洗干净之后,用沸水煮半个小时,取出后用凉水冲浸再用刀把叶柄切平,便可以包了,哦,我给忘了,还有要准备像一把扇子似的叶子撕成一根根,长长的细条像太上老君手上拿的那个拂尘把一样,这是用来把粽子扎的紧紧实实的绳。

粽子的首料是糯米,可以加入花生,赤豆,红枣,蜜饯等,比较爱吃肉的人家还包入大块的肉去,名曰“肉粽”,味道自然有所不同。奶奶是个精打细算的人,不舍得花钱买赤豆或是蜜钱,更别提包“肉粽”了,只是用过年时剩下来的一包红枣包给我吃,但味道一样很香、很甜。

粽子的形状更是层出不穷,是常见的属“宝塔粽”,差不多就是一个立体的方锥形,是所有粽子中个头最大的。还有一些也比较常见,像:方粽,菱粽等,个个美购大方,清香可口。而最独具匠心的要算“鸳鸯粽”了,把两个同等大小的粽子用红线连起来,其美名曰:“千里烟缘一线牵”,以示夫妻相互依靠,恩恩爱爱。

家乡有送粽子的习俗。每年这时,家家户户都会提着自家包的粽子走亲访友,相互赠送。开始或许只是一种礼尚往来,可不知不觉中却成了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内容。

包好的粽子不仅自己吃,送人吃,还要精心包几个,用线绑在一起投到河里,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小时候,天真的我也曾问过母亲:“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为什么要把好吃的粽子白白投进河里?”母亲笑着说:“因为他在善良人的心中永远值得纪念。”当时我对母亲的话并不了解,如今想来,却是富有哲理的。这正是劳动人民淳朴,善良的内心的体现,因为他们的心是雪亮的,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是如同粽子馅的糯米那样纯正延绵,又不乏芦叶那般的清香。

我爱身边美丽浪漫的风景,爱身边的每一寸土地,爱身边的每一米阳光,爱身边的每片绿色,爱身边的每一方蓝天,更爱隐于我身边那默默无间却又蕴藏着人生韵味的粽子……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