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孝德】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孝,是对父母的尽心奉养并顺从;孝,是让父母开心,让父母为我们自豪……
俗话说得好:“君子立身,孝字为本。”如果你想在社会上立身,就必须懂得“孝”这个字。“孝”的上半部分是“老”的上半身,下半部分是“孩子”的“子”。这个“孝”字就好比自己的父母老了,走不动路了,儿女没有不管,而是不顾一切的上前去扶父母走路……
记得有一次爷爷生病了,爸爸不顾自己的工作把爷爷从大老远地接到了扬州看病。就这样,过了几天医院检查下来了,爸爸看到报告单上写爷爷没有什么大碍,但是爸爸还是不放心,就让爷爷在扬州生活了几个月,直到爸爸发现爷爷这个病真的没有什么大碍才放了心。人老了总是会体弱多病,以后,我一定会多多关心爸爸和妈妈。
“孝”就是这么的简单,但是有的人却“不会”。孝,它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
【篇二:我对孝的理解】
有人说,等我们有钱了,让老人家坐在钱堆上随便花;有人说,等我有钱了,带着父母畅流天下,在有生之年,领父母看看大千世界。
有人说的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的人,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也难以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更谈不上爱同学、爱母校、爱国家,爱民族。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我们要学会孝敬父母,真诚地体会父母的一片爱心,要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尽力为父母做一些事。当父母劳累时,我们要主动帮助他们;当父母外出时,我们要提醒他们注意天气变化,途中注意安全。当父母有病时,我们应该细心照顾,当父母来校看望你的时候,我们要对父母说:“你们辛苦了。”在家里要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我们就把孝道视为美德之首。但随着经济发展,我们的孝德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淡化甚至遗忘。
乌鸦尚有反哺之义,羊亦知跪乳之恩,我们呼吁当代的中学生,要将孝进行到底,争扬孝德之风,让孝行天下,德泽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