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收稻谷】
今天是个晒稻谷的好日子,艳阳高照,空气清新。我们把刚打来的稻谷有的铺在院子里,有的铺在门前的水泥路上。
一天过去了,晒好的稻谷又要收回来了。于是,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拿着扫把铺在地上的稻谷扫成长条的小山坡。
我拿着有点沉重的扫把扫着,水泥路旁边都是稻田,水泥路边上的稻谷一不小心就会扫到田里,这样就浪费了。所以我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浪费了稻谷。
我和妈妈一人扫一边,开始了扫稻谷比赛。不一会儿,妈妈就和我拉开了距离。一点一点的,妈妈把我甩在了后边。当她扫完全部时,我还剩四分之一的稻谷没扫呢。
后来,我仔细观察了妈妈扫稻谷的方法:她先是把路边的稻谷扫过来,扫了一小段路之后,再回头把剩下的扫到中间来,这样扫很快。不像我,一节路一节路地扫,和妈妈相反,我是先扫了中间的,再扫边上的,到最后边上的一点一点扫过来。这样不好扫也浪费了时间。
我总结了经验后,速度也快了不少,不一会儿也扫完了。扫完后,爸爸和爷爷把成堆的稻谷用大铲子铲起来,倒进袋子里。
只见爸爸拿着大铲子铲了一大勺稻谷,爷爷把袋子口撑开,爸爸就把稻谷倒进去。配合很协调,动作很麻利,不会慢一拍。
奶奶见我扫完了,就让我去扫大娘的那边。因为大娘家的稻谷很多,忙不过来。于是我跑去和大娘一起扫。后来妈妈也过来帮忙,很快就扫完了不少。然后爸爸和奶奶把稻谷用独轮推车运回去。这样差不多收完了,我就回家休息去了。
我是穿拖鞋扫的,有灰尘,稻谷灰掉在鞋子里,让我过敏了,特别痒。我用凉水冲了才好一点。
在扫稻谷时,我出了不少汗,所以很热。我又用凉水洗了脸才舒服许多。
虽然我出了那么多汗,但我很开心,为家贡献了力量,也体会到农民生活的不易,以后我也要多为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干活。
【篇二:稻谷在我心中】
同学们,你们认识稻谷吗?稻谷是一种粮食作物。去壳后就是大米。
说到它,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袁隆平爷爷。他今年88岁了,还下地来到稻田干活,人们从这里路过时,纷纷问:“您老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在稻田里干活?”袁隆平爷爷毫不在乎地说:“活到老,学到老,国家不要我退休,我是终身制。”有人听了这句话都说他是一个勤劳的老专家,为我们的生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想到了这儿,我们会想到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是诗是告诉我们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的汗水辛苦得来的回报。稻谷是我们最重要的朋友!
现在,我就来给你讲讲稻谷的作用。去壳后就是大米。吃了它,对人体有很多作用。比如含铁高、营养价值高补血、含钾、淀粉高、是能量食物,还是全世界几十亿人把稻米作为一日三餐的主食。我在农村过国庆节看见了一大片黄金一样,真是美丽。有的稻谷已经被送到了农民伯伯收割机里,农民伯伯辛苦收割着,把收割了的稻谷再晒干。
我剥开金黄的壳就会看见一个白胖子,拿出来煮熟就可以吃了。
它在我心中是一个无名英雄。
【篇三:稻谷留痕】
清晨,露珠尚未消散,摇曳的枝条招来了一对黄雀,黄雀嬉戏惊动了一滴滴晨露,他们你追我赶地从叶片上滚落,落在盛满水的稻田中,泛起一圈涟漪……
这是一片初春之象,惊蛰刚过,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
稻谷刚从地里冒出一两片小叶儿尖,细细的,嫩嫩的,像雨点儿一般密,拥满了整块稻田。水面上的浮萍也不甘示弱,成群结队地,拼命地想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有的烂在了水里,而有的却肆无忌惮地在水面上舒展,有些虽然死去了,但仍然留着根,等待来年春天。
一阵春雨,使得田间的作物长得茂盛起来,可雨过天晴,叶片上依旧有雨水冲刷过的痕迹——长高了!强壮了!
到了夏日,雨可失去了春的轻抚,风失去了春的缠绵。风雨来得突然,没有任何预兆,对于尚未长成稻谷的苗儿的一次严峻的考验。雨如利剑,根根插入稻苗的身躯,风如斩刀,把把斩入稻苗的腰间。第二日,有的东倒西歪,有的拦腰齐断,给他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创伤。
秋,他们成熟了,但成熟前的煎熬让他们无比坚强,他们的坚强化作了一颗颗小小的米粒,虽小但颗颗坚硬无比。在我们口中还有一丝丝坚强过后幸福的痕迹——甜!
稻谷留痕,有死后犹存的痕,有经历过风雨的痕,更有艰辛后幸福的痕。
【篇四:第一次割稻谷】
我虽然生在农村,但却从未体验过割稻谷的感觉。趁着这次暑假,取得妈妈的同意之后,我开始了有意义的第一次。
这天,我们拿好工具,往稻谷田里去。来到蹈田里,我被眼前的一幅景象所有陶醉:一望无际的蹈田呈黄金色,随着微风的吹佛,蹈田晃过来晃过去;饱满的蹈谷颗粒,摇摇欲坠;忽然吹来了一阵风,把蹈谷往前一“推”,就好像散满桂花的湖面上荡起涟漪。“阳阳,快过来帮忙。”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叫声给拉了回来。
我站在那里不知所措。望着幺婶儿,一把抓住蹈谷,右手的镰刀往上一割,就轻而易举地割断了,不到一分钟就割了四五把蹈谷。我学幺婶儿的样子,半蹲半弓腰,右手拿着镰刀,左手抓着一把蹈谷,往上一割却怎么也割不断,此时太阳也转了脸,变得火辣辣的,真把我急出一身汗!终于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割了下来,已累的气喘吁吁。弟弟看我割一把蹈谷都费力,便过来带着挑衅的语气跟我说:“哥哥,要不然我们来一场比赛吧!”“不来,要玩去和那边的小朋友玩吧!”我不屑一顾。“什么,你竟然敢小瞧我,如果你不来比赛,我就告你欺负我。”弟弟叉着腰开始威胁道。“好,好,好,来就来。”我敷衍道。“反正你也赢不了我”我小声嘀咕了一句。
比赛正式开始了,我见旁边田里的大叔大婶乐呵呵的看着我们,便收起轻慢之心,不能让别人看了笑话,哥哥不如弟弟!我以掩耳之势,拿好镰刀,随手抓住一把稻谷,拼命地割起来。弟弟他也不赖,手起刀落,很是利索,不一会儿就割了六七把了。起先我心头有些急,只怪稻谷扎手,刀也不锋利。不过慢慢的熟练起来就很快了,“刷刷刷”,簇簇金黄的稻谷躺倒在地。抬头擦汗时,我已经割了将近二十来把蹈谷。弟弟那边的稻谷明显没我的多。这时,我挖苦弟弟说:“还敢和我比?你赢不了我的,偏不信,会让你吃亏的。”弟弟不服气的说:“那有什么。”我不再讥讽他,再次埋头于金黄的稻田中。黄昏时分,我以67把蹈谷赢过弟弟的46把。于是,我擦擦汗,悠哉的坐在田间喝水。弟弟不以为然地嘟囔:“下次我一定会赢你的。”
小时候每读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总是有口无心。然而这次劳动,让我不得不被诗人折服,描写的如此贴切!我的第一次田间劳动虽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却也真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