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分数大战】
已经开学两个星期了,我们的何老师统计了每一个星期的分数,分别奖励了平均分最高的组和每组中分数最高的个人。
第一周是刚刚开始的那周,各组分数都很少。第二周的时候,大战就开始了。从星期一起,所有同学都争先恐后的抢着早到;各组作业都交的很快,谁也不让谁;背诵任务都尽自己的努力背诵(除个别同学外);地扫得干干净净;有任务马上完成;作文运用许多的名句和比喻,都只想让自己的作文本上写着一个用椭圆圈起来的“文海拾贝”。
别的组那么努力,我们更不能落后。交日记本的时候,我们总是抢着第一个;星期一交数学的时候,只有我们一组交了;背诵任务也是很快完成;韩雅雯和XXX每人都有两个“文海拾贝”……
今天是星期一,开始统计上周的分数。我计算了一下,我们上周总分461分,平均分76·8分。就当我自信满满的交上去看的时候,却叹着气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有人比我们组高,且总分只差1分!
我坐在座位上,想着为什么我们比老子组要低1分,还记得上周末的时候我们还在挑选用哪个颜色的爱心,可现在却变成了浮云;还记得我们上周还在想老师会奖给我们什么,现在也变成了空想。这些选择都是老子组的了!
下课的时候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韩雅雯,没想到她生气的说:“还不是彭虎和胡锦帆分数低!”起初我认为她是对的,但后来却改变了主意。
还记得何老师给我说过:“一枝独秀不是春。”所以我意识到这并不是那些分数低的人的错,而是我们全组的错,我们没有管理好他们,使得他们东跑西跑,肆意妄为,不加分。
我在了解了情况后,马上找到韩雅雯分工好,我监督彭虎,它监督胡锦帆。
下周我们一定要拿到“优秀小组”的称号!
【篇二:比分数更重要的】
在学生眼中,分数是命根,是至关重要的通行证;在家长心中,分数是孩子优秀的标志凭证。可是,你们是否想过,世界上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比如说亲情。家长们只顾孩子的分数,却总是因此断绝了沟通的渠道。不断地压迫孩子“考试一定要考前三!”“再做三张练习卷!”凡是不顺意,定会遭到惩戒。可家长们,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培养孩子的怨气。有时不让孩子参加聚会,走亲戚,甚至见亲人最后一面……这么做,为小小的分数失去难以挽回的亲情,心中留下终生的遗憾,根本不划算。
比如说友情。朋友对于少年时代的我们,是至关重要的。而一些家长却秉持着“他学习不好,别跟他玩”的理念,导致孩子们缺少友情。我曾经听到过这么个事例:一位家长不让孩子跟一位学习差的学生玩,强迫他与“优等生”相处。但前者是他的好朋友,他不想这样,却担心挨骂;照做吧,又怕失去一份真挚的友情,只好左右为难。选择朋友是我们自身的权利,为分数而如此逼迫,岂不是太不值了?如果真的以分数作为择友标准,那成绩差的人不就没朋友了?强迫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就算不考虑孩子,那也得为别人考虑呀。
还有乐趣。现在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的是体育运动,有的是乐器,但年龄越大,学得越多,家长们便会让孩子抛弃自己的兴趣,将学习放到最重要的一位,对孩子说“再玩下去就玩傻了”这一类的话,孩子们只好“忍痛割爱”,一味的学习,抛弃了篮球,抛弃了绘画,抛弃了演唱会,抛弃了集体活动……这丧失乐趣的学习,对孩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如果只是为了分数,只是为了考试不断学习,而不劳逸结合,那人不都成一台学习机器了?机械地学习,脑中空空,生活无趣,人生又有何意义?想想吧,这么多孩子因为这个得抑郁症,精神失常,甚至与家人对峙,而这一切都源于自由被剥夺。
除了分数,世界上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东西,别因为分数,而失去这么多重要的东西,活跃,乐观,开朗,孝顺……为仅仅一个分数这样,真的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