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爱与恨的交融】
星星在窗外眨着眼睛,月亮儿打着灯笼,寻找着白天还在墙角开放的海棠花,不见了的美丽躲到了哪里!
每天晚上让我觉得最开心的事,就是靠在床头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段段有趣的故事。而此时我却在对着窗外的黑夜发呆,手里的书早就没有了感觉。
“咚咚咚”敲门声传来了不好的消息,最不想看到的身影,在门缝里挤进我的视线,那是带给我愤恨的爸爸。“时间不早了,我们该休息了。”爸爸眯着眼睛,面带微笑的说。我不情愿地放下手中的书,背对着爸爸缩进了被窝。他慢慢地俯下身体,半躺在床上,弯曲的臂膀枕着我的头颈,将我搂的紧紧的。一只手轻轻地抚捋着我的头发,柔柔地拨弄着我的耳垂。撅起的嘴巴慢慢地凑近我的脸颊,热热的吻和坚硬的胡茬带来的刺痛,一同让我的睡意插上了翅膀。
窗帘缓缓地落下,在“晚安”声中熄灭了所有的灯光。我躺在床上想着先前写数学练习时,求助爸爸教我一道不会的难题。当他一脸和蔼地和我分析,说了半天我还是一脸的茫然。急得他睁圆的眼睛,突出的眼球都快要跳出来了,满脸憋的通红。提高了嗓门又大声说了一遍,可战战兢兢的我还是不懂。气得爸爸睁着更大的眼睛,紧紧咬着的腮帮让他的脸都变了形,头发似乎都要被一身的怒气冲的站起来。我感到非常的紧张和害怕,根本没有办法使自己平静地听他的讲解。
爸爸的吻带给我爱的温暖,他的怒又给我带来恨的痛苦,让我的心情像坐上了过山车一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我也很爱他,他为我操碎了心。
【篇二: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白云悠悠,微风轻拂。就在一个这样美好的日子里,我踏着轻快的步伐,来到这历史文化浓厚,令人心驰神往的崇武古城。浪花,拍打着海岸,清凉的海水亲吻着我的脚丫,浸泡着我的双腿,灌满我的心田。白色的泡沫像离线箭般朝我奔来,像是对我倾诉着崇武古城的前世今生。
仰卧沙滩,古城墙像一群巨人,屹立在海岸上,手拉手,顶天立地,无时不刻地守卫古老的海滨小城,即使伤痕累累,也毫不畏缩!
我的心被古城那浓重的历史气息牢牢拴住,我迫不及待地步入古城内。
古城有四个门。东西北三座城门各有两道城门,外加筑月城,上建城楼。城门上各有烽火台一座,南城门外有一照墙,照墙上有一尊关公雕像。传说当年倭寇侵略我国时,关公把青龙月刀一挥,打在了城墙上,形成一个大坑,再一挥,把倭寇的船给打飞了。城墙由花岗岩垒成,城围长2467米,墙高7米。摸着那古城的灵魂——石头,城墙上那些鲜嫩光滑的绿向我讲述着中华儿女为了保家卫国,历尽肉痛与精神的压力,用生命谱写出可歌可泣的战斗诗篇。摸着它,冰凉的石头告诉我倭寇的可恶;看着它,眼前呈现出那战火,那奔马,那中华儿女宁死不屈,拼战到底的精神!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像澎湃的海浪撞击着我的心坎。
走出城门,漫步石雕园,一座座栩栩如生,妙趣横生的石雕群映入我的眼帘,吸引着我的眼球。那精美的石雕折射着泉州人智慧的光芒。它们形态各异、活灵活现,仿佛是真的一样。小猫招手,小草摇摆,老龟爬行,林黛玉、贾宝玉低头看书,惠安女做着家务,梁山108将豪气冲云天,孙悟空大闹天宫……那精美绝伦的雕塑群像一块磁石吸引着我,令我如痴如醉,百看不厌。啊!这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石雕不愧是南派石雕的杰出代表,是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把脸贴到石雕上,我听到了作者心血和汗水的流动。看着它,泉州人的智慧与艺术文化向我徐徐展开,远远望去,石雕与大海、城墙浑然一体,形成一幅波涛壮阔、如诗如画的画卷。
正当我站在岩石上,回望着雄伟的城墙,欣赏着精美的石雕时,一个个头戴黄斗笠,披着白底小碎花头巾,捂住双颊,上身穿着露出肚皮的蓝色斜襟衫,腰间佩戴银腰链,下穿宽大飘逸黑裤的女子映入我眼帘。俗话说:“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她们肩挑背扛,任劳任怨,成为建设家乡的主力军。可谓“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惠安女的奇特风情,给古城风光增添了几分色彩,几分魅力。
古城墙、石雕、惠安女讲述着文化之都——泉州浓厚的文化。它们饱含着人民的心血,凝聚着人民的智慧,代表着人民坚韧顽强的精神。它们带领着泉州这文化之都前进!
浪花拍打着,仿佛是一曲古老的回响,又似一首昂扬的时代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