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小学作文 四年级作文 无锡的蟹粉小笼
无锡的蟹粉小笼
发布时间: 2025-06-21 08:13
阅读:

【篇一:无锡的蟹粉小笼】

提起鱼米之乡无锡,这里不仅景色优美,而且各种小吃闻名天下。我最爱吃的蟹粉小笼就是风味小吃之一,吃一口便使你口齿留香,吃完后回味无穷。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无锡旅游,便去了忆秦园吃蟹粉小笼。我们找到了一张空桌子坐定,点了两客小笼,过了大约10分钟,服务员便端来了蟹粉小笼。一揭开笼盖,一股香气便迎面扑来。等热气散尽,我看见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小笼包像白白胖胖的小娃娃一样端坐在蒸笼里,小笼包头顶中间的“小嘴”上还有一块金黄色的蟹黄,那小麦色的表皮薄如蝉翼,里面粉嫩的肉馅若隐若现,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我迅速拿起筷子一夹,汤汁全部都溢了出来,爸爸妈妈见了笑眯眯地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蟹粉小笼可不是这么吃的。”随即他们便示范了一遍,我也依葫芦画瓢的学习起来,先用一根筷子竖着插进小笼的开口,接着慢慢挑出来。里面的汤汁把整个小笼包都弄得鼓鼓的,然后我张开嘴巴,用牙齿轻轻咬了一个口子,吸了一口汤汁,很甜,有浓郁的大闸蟹味,整个蟹粉小笼馅料十足,一大块肥而不腻的肉嚼一嚼满口生香,中间还有一块肥美的蟹肉,一嚼鲜美的蟹香便在口中弥漫开来。

我一边吃一边说:“蟹粉小笼的味道真是太好了。”

【篇二:舌尖上的无锡】

汪曾祺爷爷说:“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中国的许多菜品,所用原料本不起眼,但经过一番‘讲究’之后,便成了人间至味。”我觉得以此作为开篇,再合适不过了。

到了无锡,必须得吃蟹黄小笼包,不过吃也很讲究。我第一次吃蟹黄小笼包时,张嘴便咬,结果蟹黄小笼包送了我一个特别的见面礼——里面的汤汁喷了我一身,连嘴唇都给烫肿了。婆婆告诉我:心急可吃不了小笼包。这下,我学聪明了,小心翼翼地夹起小笼包放入小碗中,先用筷子在小笼包的头上“开窗”,那汤汁如同小溪流水一样缓缓流出,我拿起小碗吮吸着这小笼包的“甘露”,哇!味道咸咸又甜甜,还夹杂着蟹黄的鲜味,真是口齿生津啊!接下来,我要大开杀戒了,连肉带皮一口便送进嘴里,嫩嫩的皮和鲜美的肉掺揉在一起,越嚼越香,越嚼越舍不得吞咽腹中,令人回味无穷……

说到无锡,大家一定会想到太湖。“太湖三白”就是无锡的名菜了,分别是银鱼、白虾和白鱼。也许你会疑惑:为什么“三白”中有“银鱼”呢?原来银鱼通体透明,色泽清亮,一捕捞上岸,颜色便会变成白色,故为一白,实在神奇。在清康熙年间,银鱼还被列为贡品呢!银鱼可以烹饪出各种佳肴,可以做银鱼羹等。我最喜欢吃的是银鱼炒蛋,蛋香中透露着几分银鱼的鲜味,那味道真是妙不可言。至于太湖白虾,有诗云:“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泽仍洁白。”我们福建的虾,煮熟便成了红色,娇艳得很。而太湖的白虾却纯得可爱,令人舍不得吃。白虾壳薄肉鲜,特别是做“醉虾”,虾还可以蹦跳。白虾壳好剥,几秒钟解决一只,一吃便停不下来,让人吃得非常过瘾。再来说说太湖的白鱼吧。白鱼的嘴并不大,你很难想象它是食肉鱼吧。无锡人会先将白鱼腌制后再清蒸,吃起来鱼肉细腻鲜嫩,鳞下脂肪多,特别好吃。白鱼是长江下游上等名贵鱼,以前也是贡品,因此被人们夸为无锡“第一鱼”。

中国人是最会吃的,在以前,民以食为天,而如今,我们在美食中寻找的是一分欢愉,更是一分情意。熊熊烈火烧的是人间美味,道道美食品的是人间情味。清风徐来,有美食相伴,亦有好友共享!

【篇三:无锡小笼包】

说到无锡的特产,非小笼包莫属,它也是我认为无锡最好吃的小吃,我可是百吃不厌的。

刚出笼的小笼包热气腾腾,香味四溢。它们一个一个,端端正正地“坐”在小蒸笼里,小巧玲珑,头顶有一朵“盛开的花”,是由大约18条小褶皱,向着同一个方向——顶部聚合而成。它的外皮晶莹剔透,薄薄的,上面还滚着一颗颗小水珠呢!举起筷子,小小翼翼地伸向小笼包,缓缓夹起。透过薄薄的外皮,里面棕色的肉馅若隐若现,还能看见那浓郁鲜美的汤汁在里面晃动。整个小笼包看上去就像一块玉石雕成的工艺品,还没有开吃,就已让你垂涎欲滴。

吃小笼包可是有讲究的,“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就是吃它的口诀。首先,小心地将它夹起,因为它皮特别薄,一不小心可能就破了。接着,在它底部的边缘部位,咬开一个小口子。噢!别急别急,先往里稍吹口气,让滚烫的汤汁冷一冷。然后就可以吸里面的汤汁了,这汤汁充满了浓浓的肉香,鲜甜适中,美味极了。吸完了汤汁,接下来便是“重头戏”了——吃掉整个小笼包!这下,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吃,可以小口小口,也可以一口一个,从“花朵”上面开吃也无妨。这小笼包鲜美无比,让你回味无穷。

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品尝小笼包,还不懂吃法。看着这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小笼包,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筷子就开始向它发起“进攻”,一大口咬下去,被里面的汤汁烫得“哇哇”大叫。不过从那以后,我就掌握了巧妙吃小笼包的方法了。

如此美味的小笼包,在清代乾隆年间,就深受皇帝喜爱。话说乾隆曾六次下江南,途经无锡时,每次都要到无锡秦园品尝小笼包,对它赞不绝口。从此,无锡小笼包的名气就旺了起来,制作工艺流传至今。

无锡小笼包,色香味俱全,令人“口水直流三千尺”。我爱无锡小笼包!

【篇四:无锡小笼包】

我的家乡无锡有许多风味小吃,今天就来介绍一下我最爱的小笼包。

进常兴记店里,不一会儿一盘热气腾腾的小笼包便端上来了。它的形状像一座小山,冒出的热气笼罩着“小山”,看上去真像云雾缥缈,令人陶醉,多么有艺术感啊!仔细看,上面有十几条螺旋形的,薄似蝉翼的褶皱,仿佛是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头,又像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这皮也若有若无,若隐若现,是透明的,隐约还可以看到里面的肉馅和酱红色的汤汁。

吃小笼包也是很讲究的,不能够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狼吞虎咽,那一定会有卤喷胸襟之忧,所以要“先开窗,再喝汤。”首先要找到它最薄的地方,再轻轻一口咬下去,然后慢慢的吸汤汁,那滚烫鲜美的汤汁融入口腔,感化着味蕾,让人有种莫名的幸福感。俗话说:”趁热打铁“,这时你再把肉和皮一起吃下,那香嫩的肉,鲜美的汁,薄薄的皮,让你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真是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尝。这简直是舌尖上的无锡啊!

这么好吃的小笼包,你一定想知道怎么做的吧?先把面粉和成面皮,再把肉馅放进皮里,然后放在手上,右手往四边挤压,接着把上方的皮转一下,就形成了一个螺旋形的小花,最后放入蒸笼,十几分钟以后,一笼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小笼包就出炉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无锡小笼包,想必已经被它黯然销魂了吧,那就快吃一个回魂吧!

【篇五:舌尖上的无锡小笼包】

作为吃货的我,对于家乡无锡的美食可是了如指掌,有香甜可口的糖醋排骨,有外脆里嫩的玉兰饼,有香气扑鼻的梅花糕……其中,最令我情有独钟的,要属小笼包了,它色、香、味俱全。这天,我就又去品尝了一番。

小笼包端上来啦!雾气中,我瞅见一个个小笼包如同可爱的小娃娃一般坐在蒸笼里。轻轻夹起一个放在小碟里,闭上眼睛,细细闻了闻,一股香味钻进了我的鼻子里。啊!我竟从香中闻出了鲜。再细细端详,只见小笼包小巧玲珑的。它呈圆锥形,顶上有一个小凹坑,四周布满了一道道褶子。我仔细数了数,足有18条。小笼包底部沉甸甸的,里面有许多汤汁。它的皮很薄,甚至都能隐约看见里面酱红色的肉馅。

看了这么久,我的口水早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连忙拿起筷子,夹起它,小心翼翼地咬开一个小口子,里面的汤汁立刻就涌了出来,我连忙用嘴去吸。哇!小笼包的汁又烫又鲜,鲜得我想接,烫得我不敢接,真是左右为难,舌头都不知该放哪了。我只能吹吹,再吸一口。嗯,汤汁的味道鲜中带甜,甜中带香,真是太美味了。我感觉自己仿佛品尝到了天堂的美食,太好吃了!汤汁很快就吸尽了,我又夹起肉馅,放入嘴中,细细品尝。肉馅软软的,甜甜的,鲜鲜的,令人回味无穷。再吃雪白的皮,虽然薄但很有嚼劲。不一会儿,一个小笼包就被我吃完了。

小笼包的汤汁如此美味,是如何做进去的呢?原来,师傅们在做的时候要把高汤凝成透明的固体胶质,切碎了拌在馅里。热气一蒸,就全化成了汤水。

听了我的介绍,你的口水是不是也已“飞流直下三千尺”了呢?那就快来无锡品一品这道美食吧!

【篇六:无锡小笼包】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对这句话非常赞成。我可以封自己为“小美食家”,因为我对无锡的菜颇有一番研究。光菜名,我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说上百种,酱排骨、小笼包、鱼丸、豆腐花、梅花糕……在这么多美味可口的美食中,最让我喜爱的,当然是小笼包了。

小笼包不仅味道好,看相也好。近看,白白嫩嫩的小笼包饱满、润泽嗯,看起来就很好吃。瞧,那皮儿是多么的“娇嫩”呀,“娇嫩”得就好像娃娃肥嘟嘟的小脸蛋儿,轻轻一捏就破了。透过外皮儿,你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里面那鲜美的肉与汤汁儿。

小笼包做法很简单:先把面粉揉成一个面团,切成一个个小面团,擀成面皮。之后在面皮的中间放上拌好的肉馅,把面皮捏成像包子一样的形状,大约有18个褶纹。都做好后,按每10个一笼的个数放到笼子上蒸。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吃小笼包也是有窍门的,先咬一小口皮,从那个皮中吸取汤汁。“啊”那美味可口的汤汁立刻就会沾润你的嘴巴,让你终生难忘。当你吃到小笼包里的肉馅时,那肉的味道就会充进你的大脑;充进你的心。

有一次,由于我太爱小笼包了,迫不及待地想吃它,结果吃太快,烫得我的舌头像被火烧了一样,弄得我狼狈不堪。因此,我提醒一下大家,千万不要因为太爱小笼包而吃太快,以免烫到舌头。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对小笼包有一定的了解吧。它真的是一道美味的小吃。记得有空来无锡吃小笼包。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