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中国红星,温暖人心】
世人无法忘记那段红星照耀的日子,它在有温度的历史中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光芒。这种中华民族的精神,令每个人都心生暖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登临长城,望着这座一望无际、横亘万里的东方巨龙,想到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心中升腾起一阵感动。振振摇橹声同船一起拂过江面,给皎平渡的傍晚添加几分意境。战士们并肩坐在船头,紧紧地盯着对岸,紧紧地攥着枪杆。他们时不时长呼一口气,愈让空气显得静谧。夕阳也掩映着这只小船,同摇橹声一同在江面之上回荡。小船在微风中渐远,战士们的背影也渐远,但江面依旧平静,夕阳依旧温暖。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我倚着城墙,微合双目:风起云涌,狂涛怒吼,惊涛骇浪。泸定桥上,子弹仿佛猛犬狂吠,叮叮之声不绝于耳,激动之情渲染了整座泸定桥。这时敢于牺牲的英雄们,紧握铁链,缓缓前行。他们额上渗出了汗珠,双臂因拼尽全力而略微颤抖。枪口喷着血似的光,照在他们浸透的衣襟上,眼中的光芒也同火焰一般,闪烁着,照耀着。一个倒下,一个迈步,前仆后继,他们一直在走……何为感动,这幅画面诠释着答案。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顺着长城向上登,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巍峨屹立。战士们就是在这样的困苦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沙沙,沙沙”,这是他们行走在草地中的声音,为沉默的空气增添了一种色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火把在空中闪烁,隐隐约约,愈显得人们心情的紧张。草丛一簇挨着一簇,他们将双脚努力地从沼泽地中拔出,但只能闭闭眼,咬咬牙,再次踏入。他们走远了。但“沙沙”声犹在耳边。听着这种声音,感受着它在自然界中的回荡,以及内心的感动。何谓温暖?即是这种内心的感动。
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站在那里望着她,感受着她的温暖,因为,红星照耀中国。
中国的红星为人民而闪耀,为祖国而照耀。感动,即为温暖。
【篇二: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全世界”
——题记
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呢?有人说“中共是东方土匪”,也有人说中国共产党就是一盘散沙。本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到根据地内,为我们带来了当时中共的真实面貌。
书中作者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通过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以及少年时代,去探索出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书中的毛泽东不仅是博学的知识分子,天才的军事家,政治的战略家等更是一个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的领导者。在陕西时,他的房屋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些地图。仅有的奢侈品也只是一顶蚊帐,他的生活和战士们没有什么两样,此外,他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忙到深夜两三点才休息。
彭德怀同志更是一个极具指挥才能的革命家,打起仗来多次以少胜多。并且他坚强不屈,在被捕期间尽管受尽各种刑罚,也没有屈服招供。正义感极强,看到大地主拒绝居民的要求平价卖米时挺身而出,带领农民攻打地主的家并把地主的存粮运走。
我想长征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当代中学生,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保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脚踏实地,为实现革命理想,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而努力
读完这本书,印象比较深的是毛泽东的一句话”为了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中国人民需自己先起来完成统一,坚定抗战的决心。我想只有中国人民自己能够使中国大胜,也只有中国人自己能够使中国失败。选择前者,东方雄狮将会苏醒,选择后者,那他便会一直沉睡。
在作者深入了解中有过无数疑问,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人?是从一个爱吃辣椒的秀才到忧国忧民的学者,再到久涉政坛的革命家以及一个穷苦少年的梦想,我想红军战士,共产党员是可爱的,但是无法用语言去形容的美好,坚定,无私,为民。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苏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部队,一段令我们骄傲和自信的历史。我想斯诺夫妇就是这辉煌影视的胶卷。
忆往昔,看那硝烟战场万旗飘扬,望那红星冉冉升起。看今朝,国家强盛,社会安定。唯有坚定信念,踔厉奋发,自强不息!
【篇三: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需要我们去了解,今天让我们跟随斯诺的脚步走进那段风云起伏的历史,感受那充满激情的岁月。
——题记
一条艰难困苦的革命之路,一群不怕牺牲的英雄战士,在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笔下表现的淋漓尽致。读着《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我的内心不由得翻起惊涛骇浪。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我读到了不一样的中国,也读到了一群伟大的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赋予了永恒和崇高。爱民如子,生活俭朴,吃苦耐劳的毛主席;平易近人,温温尔雅,细心热情的周总理;英勇善战的贺龙;爱护部下,热爱学习的彭德怀;喜欢读书,喜欢运动,有责任感的朱德等,他们仿佛从书中走了出来,眼神坚定,笑容纯粹,有血有肉,丰满立体。他们内心的赤诚、意志的坚韧像星星一般熠熠生辉。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毛主席自述的那一段,他用几个晚上向斯诺口述了他的生平。从毛主席的成长经历中可以看出他从小便有又反抗精神,如他喜欢读《岳飞传》、《三国演义》等一类父母老师眼中的“非法书籍”。他热爱读书,有质疑精神,善于思考,追求进步。在毛泽东初来北京的时,他的钱都是从朋友们那里借来的,随后,他便开始找工作。最终当了图书馆的助理员。即便很多人都认为他地位低下,躲避着他,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能够旁听大学里的功课,他参加了哲学会新闻学会。读到这里。我们应该深刻地反省自己:现在的我们生活吃穿不愁,学习的环境宽敞明亮,但我们却不珍惜学习的机会,每日将大把的时光挥霍在娱乐和游玩上,虚度光阴。
在长征的篇章里,有很多人和事深深地触动了我。长征是被迫进行的大规模的,艰苦的,战略性转移。在“飞夺泸定桥”这一节,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在红军征程最后最关键的地方,一座铁链子悬桥阻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桥下是波涛汹涌的怒吼的河,让人望而生畏,桥对面是敌人的枪炮。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红军挑选了三十位勇敢的战士,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奋不顾身地穿过铁链悬桥冲向对岸……读到这里我浑身热血沸腾,仿佛身临其境。这次战斗中,红军战士表现出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在整个长征过程中,碰到无数困难,战士们都用坚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挺了过来。
《红星照耀中国》告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们更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长大后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光彩。
【篇四:不忘国人心放飞中国梦】
五千年文明,五千年梦想。梦想,是你美好的憧憬;梦想,是你理想的翅膀。拥有梦想才能拥有未来。中国梦,你的梦,我的梦,十三亿中国人共同的梦。
回顾往昔,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会为中华民族近百年所经受的屈辱历程而痛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的无奈,被帝国列强蹂躏的惨剧,奴役于帝国主义的冤屈……无一不冲刷着我们的大脑,提醒我们不能忘记国耻,停滞不前。新中国建立初期,有过何等的彷徨与不安,但我们从未止步;十年文革时期,那是何等的黑暗与混乱,但我们从未沮丧;在申奥结果欠佳时,又是何等的失落与无奈,但我们从未放弃。
1949年开始,一个实现国家独立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开始植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这是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为了这一梦想,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前赴后继,上下求索。“神九”直上苍穹,伦敦奥运再传捷报,中国作家莫言喜摘诺奖,国足一路飙升。这样的成就无一不让我们欣喜,自豪。当发过CEO嘲笑中国没有3G通信技术时,华为公司用实力征服了他们;当日本潜海技术已达高超时,“蛟龙”用它的威力震慑了全世界;当美国的航天让人叹为观止时,“嫦娥一号”与“嫦娥二号”用它们的存在刷新了历史篇章。这样的成就怎能不让我们为了伟大的民族骄傲!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句话:“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一个人不怕一无所有,就怕没有梦想。一个民族也是如此。今天,中华民族站在了梦想飞扬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每个中华儿女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民族复兴是我们的共同梦想,我们每个华夏儿女,都要尽一份责任,出一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学们建设美丽中国,有你有我。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自然环境,国家就多出一方净土;提高文化素质,国家就多些安定和谐;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国家就会多一份团结。顺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不随手乱扔,不践踏草坪,这些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只要我们多做一点,祖国就能更美一分;节约资源,保持水源洁净,人走灯灭……祖国就能强盛。作为高中生要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为伟大的祖国前进注入不竭的动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梦,则民族有望;少年追梦,则国家昌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对梦想的执着。俱往矣,数风流人物,看今朝。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
【篇五: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千古唯此一人!
数十年前,一位伟人站在长沙的橘子洲头,望着奔腾不息的湘江,叹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真正的一代天骄!今日,我随着斯诺,走进了他的成长历程。
毛泽东主席的生平经历是不平凡的:他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他的父亲毛顺生只是想让他学习记帐,将来和他一样做一个农民,可毛泽东愿意这样碌碌无为地过一生吗?答案是否定的。"好男儿志在四方",年少的他胸怀大志,在与父亲的斗争中说明了一切,“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接着,他便开始了在长沙的一段艰辛的的求学生涯。学有所成后,他离开了长沙,后来到了北京,当了一名北大图书馆的助理员,并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时,他就像一只羽翼丰满的鸟儿,“不飞便罢,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他全心全意地投入了革命。
与伟人同行,我懂得了立志!
毛泽东主席的身上有着中国农民淳朴、率真的性格特点。他虽为一国之领袖,但他从来没有一国领袖的架子。他时常与百姓们说些家常话,仿佛是一个乡下老人。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特点,使他亲近农民,体恤农民、关心民生。他本就是一个农民,所以他懂得农民,并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他把敌人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面对这样的领袖指挥的人民军队,敌人焉能不败?
与伟人同行,我学到了纯朴!
毛泽东主席还有一个特点,使我感受最为深刻,那就是他十分爱好阅读。在他年少时期,他使迷恋上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每到做完工的时候,他都会捧上一两本书看,神情十分享受,如品尝着一杯香茗,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到了青年时期,他的读书热情就变得越发不可收拾,整日整夜,浸泡在书里。尤其是报纸,他每天都读,风餐露宿也在所不惜。在北大图书馆里,他更是如鱼得水,时间几乎都用在书上。书中有没有黄金屋也许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书中一定有着他的理想与信念。书籍把他造就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毛润之。
与伟人同行,使我对读书的热情更高!
毛泽东主席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领袖最重要的就是爱民、亲民啊。纵观历史,统治者多因残暴、昏庸,失去了民心,所以整个王朝也就亡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主席深刻懂得这个道理。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肩负祖国未来的希望,现在不正是向主席学习,孜孜不倦地阅读的大好年华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毛泽东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毛泽东思想永远指引我们向前进!
与伟人同行,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