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小学作文 六年级作文 再见了故乡的老宅
再见了故乡的老宅
发布时间: 2025-06-22 15:05
阅读:

【篇一:再见了故乡的老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我们又踏上了回老家的征途。人流量一点也不比春节小,果然,上高速没十分钟,就有人发生了车祸,我们只好绕远路。终于,经过了四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老家。

春天里的老家,比平时美丽多了。杏花、桃花、迎春花,百花齐放。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奶奶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杏树,在爸爸小的时候,这棵杏树就种下了,现在比奶奶家的老宅还高。春分轻轻拂过,那扇伞似的花瓣如春雨般轻轻落下,真是美极了!

奶奶说:“再过几个月,这里就要拆迁了,老杏树活不了多久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伤心极了,因为我舍不得老宅子。

我又回到了屋内,躺在炕上,吃着奶奶亲手做的糖包,回想起以前老宅子中的快乐时光,真的是不想让老宅被拆掉。

可是,这一情绪很快就改变了,我听到小仓库中那个大麻袋中,有小猫的叫声。我和弟弟赶紧跑去屋里问奶奶,奶奶说:“噢,对了,今天早上咪咪刚生了四只小猫,奶奶忘了告诉你们了。”我高兴极了,赶紧去大麻袋那里看。果然,四只小猫一只挨着一只,毛色都和咪咪的颜色是一样的,他们好像是一个个小肉球,揣在手掌里。好像还没有手心大,这时,咪咪过来了,我们赶紧放下小猫,向外跑去。

我站在奶奶家的小房顶上,眺望着远处的一草一木:小河、庄稼、白杨树、鸡窝、狗窝、小山坡……,他们都给我的童年带来了美好的记忆。在村口的那个铁皮桥,桥下那块带有小雪花的大石头,那清澈的小溪,都已经成为永远忘不掉的回忆。在那个光秃秃的土地上,回想起自己推着小推车与爷爷收玉米,在田地的上方,那个长满酸枣树的小山坡上,回想起秋天和爸爸一起摘酸枣,在小山坡的下面,那个破旧的小鸡窝,又想起自己每天下午收鸡蛋的回忆……

短暂的一天很快过去了。我们一家人在一起与老宅合了几张影,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永别了,故乡的老宅!

【篇二:二十年后回故乡】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外面漂泊了10年,2029年的国庆节我终于决定回到了我牵挂的故乡——佛山禅城区。我边开着车边看着车窗外的景色,回想以前的往事。

过了佛陈大桥时,忽然我看见我好像到了另一个地方,这是哪里呢?这是我的故乡吗?怎么全变了?我不禁下了车,望着那一座座太阳能高楼大厦,甚至,有上百间房子呈现在天空中。佛山的一切都变了,本来的沙泥窄小马路,现在已变成了立体交通网,人们有的坐上了太阳能汽车,有的则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我继续开着车,在路上我看见到处都是一些助人为乐的机器人:有警察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等机器人。所有人都住上了大别墅。

说起来很惭愧,我竟然在自己的故乡迷路了,但不用怕,因为有警察机器人,终于我在警察机器人的引导下找到了我以前住的家。哇塞!一座崭新的大别墅呈现在我的眼前。门前有三四个机器人走来走去忙碌地工作着。远远望见爸爸正坐在亭子里逗着鱼池里的鱼儿,爸爸听见了车声站起来。车由机器人开进了车棚里,我下了车,爸爸已经走到了我的车的后面。我问爸爸:“爸,您和妈还好吗?”“我们很好。”爸爸说到。说完,我和爸爸走进了房子里妈妈迎上来,问:“孩子,你终于回来?”“我在网上看见佛山变化那么大我就回来看看。”我回答。妈妈让我先坐下,我坐下后又问:“爸妈,这儿怎么变化得这么快?”妈妈回答道:“去年,全市大改造,现在我们这里已经变成高科技城市了,每位居民可以不用钱就能住上大别墅,你只要去登记处找机器人先生登记,你的房子就能立即变成一间大别墅,还会派出三十多个机器人帮助你搞卫生,做饭等等事情。你看看机器人正在为你的车做‘美容’!自从有了这些机器人后我和你爸就休闲多了,刚开始我还不怎么适应呢!现在好多了!”……

10年来,故乡变了,这个变化是一个惊喜,这也让我更加爱我的故乡了,于是我决定和父母一起住下。

【篇三: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了,如今的我已经是一名探索星球的科学家了,阔别了二十年的故乡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了?还有那让我魂牵梦绕的母校又是什么样子?

于是我坐着“浮空腾”来到了学校。刚走进了大门,就被目前的景象惊呆了,一座座高楼大厦,还有一处处高级的地方。

我走进了教学楼,看见黑板和桌椅都变了,黑板不再是那一块大大的黑块,而是变成了一个显示屏。每个同学的桌子上也放着一台电脑,旁边还放着一个扫描仪,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瞌睡就会响出警报提醒。正当我下楼时,看见一个同学不小心,摔了一下,我去扶她,出乎我的意料的是,他居然没事,自己站了起来,我摸了摸墙,是橡胶做的。我走进了另一个教室,看见墙能自动变颜色,上课时是蓝色,能缓解紧张;下课时是绿色,能保护眼睛;如是阴天,天暗了下来,就能变成荧光或白色的。我走出了教学楼向上望,规模真大,我的眼往旁边一瞅,看见有轨道或电梯,心想:我居然没坐电梯。

我来到操场上,可没看见一样东西。一位老师走过来对我说:“操场在地下室。”来到这里,看见了太阳能电灯,整个操场不像我想象中暗,如同白昼一样,这里的东西全是自动化的,就拿篮球来说吧,你投出去球,他会自动送到你手里。

这就是未来的学校,如果它早在二十年前的话,那真是太好了。不过我相信,学校有一天一定会实现的。

【篇四:二十年后回到故乡】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我当了特种兵中尉。很久没有回故乡,决定回家看看。

我坐着新发明的军事直新飞机飞到故乡上空,看见下面全都是树,无法把直升飞机停了下来,就打开自动返回装置跳伞降落。在空中我看见了一只大甲虫,从我的降落点这边跑过来。它站在我的降落地点,等我快要撞上这只大甲虫时,大甲虫啪的一下打开了,里面有一个人,原来是我的老同学谢奥。我降落在甲虫的里部,大甲虫听到谢奥的指示,往我们的母校飞去。

母校的变化很大,教室的门变成了一道隐形门,只有被扫描器扫到并识别才会自动打开。每个老师身边都配有一个机器人助手,大大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压力!我回到五甲班原来的那个教室时,看见了大白老师。我和谢奥高兴的和大白老师拥抱。大白老师的喉咙巳经好了,原来是吃了周鑫发明的药丸!

下午,我回到我家。家里的房子已经是全智能的,冬暖夏凉。农村的地已经统一由机器人管理,父母亲只需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指导机器人种。爸爸平时就带着他养的猎犬进山去找找野物或钓鱼,妈妈就打打麻将!

湘乡的变化真大啊,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的母校和老家,我爱他们!

【篇五:故乡的枣】

纵然人生聚散无常,念你的心依旧……——题记

岁月渐渐去磨灭了我的记忆,唯独故乡的那棵枣树,依旧在我心中,永不磨灭。

听奶奶说,院子里的那棵枣树是妈妈怀我时种下的,如今,它在院子里已经经历了十二年的风雨。

在我刚会跑时,我就一直围着枣树转,一圈、两圈、三圈……每当我快要摔倒时就用胳膊抱住它,慢慢站稳,接着再转;后来我渐渐长大了,便坐在枣树下,边听妈妈讲故事边玩泥土,累了就抬头看看绿茵茵的枣树,饿了就伸手摘下枣吃。

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所以我从小就住在奶奶家。傍晚时,我和奶奶就会坐在枣树下看月亮数星星,有时奶奶还会讲一些有趣好玩的故事给我听。每逢过节,妈妈就会代替奶奶给我讲节日的由来。那时候的我,最开心的便是在枣树下玩了。

七岁那年,妈妈意外去世了。一走进院子,便是哭声,我呆呆地站在枣树下,望着那些哀悼的字幅,望着那些痛哭流涕的人们,望着那嵌着白色花纹的黑棺材,望着院子里的一切,我忍不住流下眼泪,当我想到妈妈彻底离开了我,泪水便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顺着我的脸庞流下来,落在地上,溅到空中。我抱住身旁的枣树,紧紧地抱住,大声哭诉着:“妈妈走了,妈妈不要我了,小树,你说,我该怎么办?……”

那时,在我心中那棵枣树是我最好、最亲近的知己,一有不开心的事,我就跑到枣树下诉说着我的烦恼和不快。

转眼间,那棵枣树已陪伴我走过了十二年的春秋,故乡的一切都在变化,经历风霜的枣树更加挺拔、茂盛,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好像在诉说故乡的沧桑和巨变,诉说着人间浓浓的亲情。

故乡的枣树啊,你是我童年最好的伙伴,你有我童年太多太多的回忆,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将你怀念!

【篇六:再见了故乡】

天,下起了雪。纷纷扬扬的雪花,在故乡飘荡。坐在车里,别离故乡,心中蒙上了淡淡的忧愁,泪从眼眶里悄然落下。

这次回泉州,不知何时才能回归故乡?坐在车里,睁眼,闭眼,全是故乡的影子。还记得,陪着小表妹玩耍,给她买气球,糖果,陪着她堆雪人,哄她开心,一起在冰天雪地大笑;还记得,挽着奶奶的手,买烤红薯时,那卖红薯的人纯真的笑容,淳朴的声音:“这是您孙女?长这么大啦,来,这个给你,不要钱!”;还记得,在雪地里玩了一整天回来后,大姨递给我的一碗热腾腾的粥,让人心安;还记得帮着姑姑看车,鼓起勇气向停车人收停车费,赚得的人生第一桶金;还记得………

缓缓睁眼,泪水尽情而肆意地流着。这一切,都已离我而去。在车上,我泣不成声。我缩起了身子,滑开手机,表哥发来了问候:“到了吗?”我嘴角扯起一丝苦涩的笑容,回复:“哪有那么快,爸爸开汽车开得再快也要一天。”回复完,我抛下手机,不再去看,我对故乡的思念那么多,三言两语也诉不尽。罢了,故乡,再见!

三年了,三年都没有回家乡了。好想你啊,故乡。给外婆打电话,想说,“外婆,我想你们了!河南,我想你了!”到嘴边,却只是尽量压住情绪,平淡地说:“外婆,你还好吗?河南现在怎么样?”我知道,我一哭,外婆也会哭的,可泪水,还是滑出眼眶。面对外婆的嘘寒问暖,我应着,最后一句,仍旧是:“瑞函,一定要回来看看,一定啊……”终于,我的泪水彻底决堤。“会的,一定会回去的,我亲爱的故乡。”我心里默默地说。

离别是一种无限的痛,而再次离别,也许更刻骨铭心。再见了,故乡!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