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反省自我】
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我们犯过大大小小数不清的错误,经历过反反复复多少次的失败,可是我们在第一时间反省过自己吗?我们去埋怨别人的强大,却忘记真正应该做的事反省自己的弱小。
反省自己的弱小,我们应该先摆正自己的心态。无论是为了这次的失败,又或是为了对自己的挑战,我们都应该先“正己”而“后发”。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认为这三方面是他有所欠缺的,他正视自我,摆正心态,每天反省自己,这既是对过去的总结,又是为将来展开一个良好的开端。相反,现在有一些人在失败后一味埋怨对手的强大,譬如家境、才学等,自己根本赢不了,又有一些人认为自己要比胜者更强,只是客观因素使自己失败。这些都是没有摆正心态的表现,要知道强者未必是胜者,但胜者一定是强者。不要为自己找借口,客观面对,摆正心态,才能有所进益。
反省自己的弱小,认识自身的不足。当我们把苛责的目光从别人身上收回时才会发现,自己的身上也是千疮百孔。《游褒禅山记》里记叙了王安石一行人游山的见闻,而他们在游洞时留下的遗憾十分引人深思,一同去的人抱怨那些想要出洞的人让自己无法尽兴,而王安石却反求诸己,懊悔是自己的盲目跟从使得自己“不得极夫游之乐”这无疑体现了王安石的大智——反求诸己,这使他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所以他能才成为闪耀在历史银河中的一颗恒星。
反省自己的弱小,走进自己的圆梦之地。遇事首先反省自己的弱小,才能不断提升自我,使自己更接近成功,无论是个人、民族还是国家均是如此。我们都知晓,如今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也曾在敌人的铁蹄下颤抖,也曾在侵略者的枪炮声中哀鸣。是的,中国也曾弱小,可是这能怪罪他国的强大么?人人都知道自然界的生存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国人也曾警醒到“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我们被欺侮,只因我们的弱小。万幸我们的先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懂得反省自己的弱小,冲破闭关锁国的桎梏,引领洋务运动的热潮……在自我反省后的改革中,我们最终取回独立。无论是那第一条铁路的建成,还是第一颗卫星上天,无一不在昭示着我们:反省自己的弱小吧,唯有如此你才能走近成功。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懂得反省自己的弱小的人也是有大仁大智的,摆正心态,认清自己,再向前看,成功已在你面前。
【篇二:自我介绍】
姓名:姓宋名钊毅
年龄:过完了十个儿童节
性别:男生
生日:二月十九日
我爱好广泛,比如:爱看书、喜欢画画、喜爱动手做小制作……我还因为这些获得过奖呢!
NO.1我是一个小书迷!
我非常喜欢看书,特别是科普类的图书,总让我爱不释手,我家的书柜都快放不下了。我有三个借书卡,其中一张还是老师奖励我的!有一次我去图书馆看书时,突然发现了一本妙趣横生的科普趣味书,于是我坐下来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直到图书馆的阿姨催着说该下班了,我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大家说我是不是一个小书迷呢
NO.2我是一个小画家!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画画了,我的画画技术很出色,在班级也是数一数二的。有一次美术课上老师让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就是按照一首诗的内容画一幅画,我选了《小池》这首诗。画出一副这样的画:一个泉眼不断的流出水来、汇集成一个小池塘,岸边柳树的影子,映照在水里,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上立着一只红蜻蜓。老师夸我画的真好,还展示给同学们看,我心里美滋滋的!
NO.3我是一个小发明家!
我的特点就是爱动手,总是制作一些小制作。用的材料总是凑不齐,后来妈妈给我报了小牛顿科学实验班,在那里我学到了许多有趣的小制作,比如:显微镜,音乐听筒、自动投篮器……我还在《小探索者》杂志上发表了两篇小制作的文章、教大家怎样制作,分别是会点头的小鸟、在20xx年12月期,会跳舞的水母、在20xx年3月期上,大家也可以找来看一看哟!有时我也会把以前的制作拆开,再组装成其他的玩具,家里的`阳台就是我的工作室,好几个大纸箱里装的全是我平时收集的材料和废旧玩具,在我制作的时候我就会翻箱倒柜的找起来,妈妈有时也是我的得力助手,帮我找东西。
我还会:跳街舞、吹单簧管、画国画……大家说我是不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呢?
【篇三:在反省中完善自我】
电脑需要定时扫描以发现漏洞并及时修补,否则就会出现故障;人也同样需要不断的自我反省,发现自己心灵和品行上的漏洞,及时的反思与改正。莎士比亚曾说过:“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
反省能体现出人格的高尚与伟大。
巴金是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在他的一生中写了许多自我反省与忏悔的作品,他的一生受尽了痛苦与孤独,但仍然在不断的反省着自己的过错,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敢于说真话。在《小狗包弟》中,他讲述了自己与小狗愉快相处的时光,后来却因为“文革”而不得不把包弟送到医院去做实验用。不久之后巴金便无比后悔和自责,他深深的进行了反思,并且直言:“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他谦虚朴实的品质像夜空中的星星般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反省能使一个人更加明智。
“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照得失”是唐太宗的治世名言。他善于听从大臣的批评和见解,魏征就二百多次直陈他的过失。唐太宗在晚年也反省自己的过度奢侈糜烂的错误。他对太子李治说:“你应该从历史中找古代的贤明帝王为学习的典范,像我这样的不足以效法,我做了许多错事,比如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常有兴造,犬马鹰没有不去的地方,行游四方又劳民伤财,这都是大错,你不要以为这是好事,总想学着去做。”
反省能使一个国家繁荣昌盛。
齐王在贤臣邹忌讽谏下,意识到尽管众人都赞美自己,但他却不迷失自我,知道众人的赞美各有原因与目的,从而领悟出不同的最美后面的不同用心,及时采取措施,最终使齐国“战胜于朝廷”。
反省自我,就像电脑扫描漏洞,然后自动修复,及时的查缺补漏。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正是他的反省,使自己的品性得到升华放弃错误的锁链。托尔斯泰年轻时放荡不羁,最终通过反省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成为俄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反之,西楚霸王项羽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大喊:“天忘我,非战之罪也!”正是不知反省,师心自用,才导致他一步步走上绝路。
每个人都应该懂得自我反省,唯有不断反省,才能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篇四:论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古语有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避免不了犯错误,而经常的自省则会是治愈人生的良药。由此,反省是成功的基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反省,使自己的品德更加高尚,古代的廉颇处处与自己的同事蔺相如作对,但蔺相如有不与计较的宽大胸怀。当廉颇听到蔺相如对敌狠对友宽的肺腑之言后,他及时的自我反省,也使他负荆请罪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二人也终成好友,这一文一武成为赵国的中流砥柱,因为廉颇的反省,让他的品性得到了升华,让他在自我的大海里找到了正确的航向,这种反省使人自然、轻松、放弃错误的锁链,从而走向成功。
或许有人会说:“我做错了一件事情,如果再回头想,就感到很后悔。”其实后悔不后悔是由自己决定的,反思不一定就会后悔,试想,如果我们在回忆昨天的错误时,只想我们如何错了,怎样才能把它做好,可以吸取哪些教训。那么结果会如何,但如果我们只想这件事做错了,它的影响有多大,有多少坏处呢?这两种心理定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前者是自救,而后者则是自毁。人在自救中才能坚强,在坚强中才会奋斗,在奋斗中才会进步,从而走向成功。当反思错误时,我们要做的不是用它挑斗今天的正义,而是认清它,并打败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反省。
人需要反省错误使自己更加强大,国家亦是如此。
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与正确的政治决策上的。而正确的决策却是经历无数次的改革后的结晶,这个结晶也是就是反省后的产物。以德国为例。提及德国可能更多的人想起的并不是它如今的繁华与强大,而是它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元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它为争夺殖民地而向英国宣战,结果,它耗费了人力、物力,最终以失败告终。在短短二十年后,它又挑起了二战,使战争的阴影笼罩了全世界。无数的正义之士为此献身。如你所见,邪不胜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终获胜利,德国也最终自食恶果。但如今的德国,对当年犯下的罪行却是不断的忏悔,它们从不像日本那样否认那段给全世界带来灾难的罪恶历史,它们积极的与全世界各国友好往来,它们已然成了世界和平的有力维护者。也因此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原谅,跻身强国之列。
当反省成为一种美德,一种习惯时,不论个人还是国家都会得到自身的发展,这就有如荀子之言:“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已,则知朋而行无过矣。”既然反省有如此大的魅力,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篇五:自我反省】
前几天,我们进行了语、数、英三科的小测,结果并不那么尽如人意,这让我内心稍有些低落。
反思开学这两周,在时间方面,自认为适应新环境以及新知识的引入时间绰绰有余;在学习方面,其实也没有太多知识难点。更何况待在这样一个优秀的班级体,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没有理由,但我也并非百分之百地心思用在学习上,只能说是没有全力以赴,或许只有百分之七八十用于学习,其余则是休闲娱乐。
“你觉得这段时间自己努力了吗?”
“你觉得自己还可以更加努力吗?”
这两个问题让一直以来面色凝重的我霎那间有些呆滞。耳畔中还回响着班主任的声音,透着些许无奈,以及一股很铁不成钢的意味。
扪心自问,实际上我还是付出了一定努力的,但仅限于某几科,其他学科便就“随缘”了。归根结底,还是努力程度不够。其实,每个人的智商水平都差不多,都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但天下没有尽善尽美的事。人除了那个聪明的脑袋之外,还有一个天性—懒惰。因此,只有克服懒惰,才能不断前进,不断朝着心中那个最理想的状态靠近。
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要较真你们的成绩,为的是以后你们能过得更加体面。”未来其实并不遥远。而这句话也是实在现实的。仔细想想,未来虽有许多不定因素,但最起码未来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而未来是怎样的也取决于我们自己,看的是我们如何把握,如何去争取,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基础。
所以,现实社会是残酷的,想要生存下去,并且能够达到舒适程度,必然要付出超人的努力,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让我们不断努力,奋勇向前吧!
【篇六:反省自身,完善自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如这句话所说,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达到完美。既然如此,人就应该不断地完善自我,只有这样才能跟随时代发展的方向,一起进步,一起创新。而为了完善自我,人们就应该学会反省。
古人注重反省自我,以求达到精神上的和谐与统一。战国荀况曾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讲得便是古代学士注重反省的表现。试问,庞涓倘若能反省自我而不是采用卑劣的手段损人利己,又怎会落得在战场上被乱箭射死的下场?如果蜀后主刘禅能反省自我,“察纳雅言”,听从诸葛亮“亲贤臣,远小人”的忠告,蜀国定能崛起于巴蜀之间,进而称霸中原,而不是留下一个“乐不思蜀”的笑柄让人耻笑。反观唐太宗,他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提出“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为君之道。于是,以魏征为代表的谏臣能在朝堂之上各抒己见,提出各种有利于兴国安邦的方法,造就了留名千载的“贞观之治”,这难道不是唐太宗以大臣的建议不断反省自我的结果吗?古老的语言传达出古人的智谋,古人的成败展现反省自我的珍贵。当自己徘徊于失败中时,不要怨天尤人,反省自我是走出失败的不二法门。
反省还能彰显人们的智慧。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通过这些问题,曾子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不足。而人们熟悉的达摩祖师,曾被关在洞中面壁思过。他不吃不喝,一心向佛,面对石壁专心致志的反省。“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做错?”“我该怎样补救?”他的思想一刻也没有停止,就这样静静的反省,终于悟出了佛道,被后人尊称为祖师爷。反省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不要去埋怨外界的环境,不要去埋怨别人对自己的否认批评,完善自我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道路。
纵观近代中国发展历程,反省是其成功的基石。是一次次的反省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一次次反省后的勃发,让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没有鸦片战争后一些国人的反省,就没有近代中华儿女对列强侵略的抗争;没有对“反围剿”失利的反思,就没有“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没有文革结束后领导人的反思,就没有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反省赋予了中华民族兴盛的动力,铸就了今日中国的辉煌。
反省有着如此强大的力量,那我们为何不去常常反省呢?深挖我们内心深处的不足,让我们的明天因反省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