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天心阁】
早上九点半,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和同学去游天心阁。
来到天心阁附近,首先印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好长好长的茶铺,荼铺后面有一个很大的警世钟。1938年“文夕大火”把天心阁及园内建筑都烧没了,这面警世钟是在“文夕大火”67周年的时候特意铸的。
看完了警世钟,走过长长的台阶就到了天心阁,天心阁分为主副三阁,中间以长廊相连,阁体呈弧状,就好似一只正要展翅高飞的大鸟。主阁中供奉着“文昌地军”和“奎星”两尊神像,保佑长沙文运昌盛,主阁内还珍藏着长沙的一些老照片。主阁后面架着两门大炮,名为“红袍大将军炮”,就是这样的两枚大炮,曾将无数的入侵者炮轰在城楼下面。
出了天心阁,就到了有名的崇烈亭、崇烈门和崇烈塔,崇烈门左边的小山上的凉亭里有时有人在唱戏,旁边有许多大石头,雕刻着许多名人画像……
天心阁是长沙的标志,意义深远。大家有机会可以去游赏。
【篇二:美丽的天心阁】
天心阁原名“天星阁”,其名源于明代盛传的“星野”之说,按星宿分野,“天星阁”正对应天上的“长沙星”而得名,因此,长沙又叫“星城”。
午后,我来到了天心阁下,哇!天心阁可真壮观啊,天心阁修建在古长沙城墙上,古城墙大约有40米厚,30米高,城墙上还有一些箭垛和炮台。墙基是用大麻石块垒起来的,上面是青砖修筑的,青砖上有字,(记录着烧制年代和烧制人的名字)。
天心阁是一个三层的楼阁,它采用挑梁的建筑结构,不用斗拱,主体是用46根红漆圆柱做支撑,碧瓦飞檐、朱梁画栋,屋顶是用金黄色的琉璃瓦铺的,有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远远望去,金灿灿的,就像一只凶猛的大老虎,庄严的立在那儿。
我站在城楼上,往远处看,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天心阁和它们比起来已经不是“大个子”了,可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和才干修筑成的。人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啊!
一陈微风吹过,看着城墙上的箭垛和炮台,我仿佛又看见了饱经战火,屡毁屡建的古长沙城,一种缅怀先烈,振兴中华的心情油然而生。“气吞胡羯,勇卫山河”。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