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作文体裁 演讲稿 翻山涉水上学路观后感
翻山涉水上学路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5-06-26 12:26
阅读:

【篇一:翻山涉水上学路观后感】

在世界各地,你认为每个孩子都和我们一样每天被家长接送上学吗?《跋山涉水上学路》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我在观看这个纪录片的过程中,多次落泪,光光第一集《与野兽同行》就使我多次泪流。

这是一个发生在肯尼亚的故事。在肯尼亚,到处都是草原,一个村庄里,有一些孩子要去好几十公里以外的学校上学,徒步行走几十公里,这是一个多么远的路程啊!

大草原,上面不可能没有野兽,狮子、花豹、大象……当孩子们上学时,危险无处不在,一不小心,就会葬命。

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叫做“莫斯卡”的孩子,他和同伴一起行了十几公里的路,他们走了近一个上午的路,才到达了学校。

在他们的父母眼中,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宝贝,他们本可以永远呆在村子里养牲畜,可是什么都不能阻挡他们对读书的渴望,所以才不远万里去上学。

他们的家人说:“我们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神灵,只求神灵保佑他。”

在上学路上,他们渴了就喝干枯河里的小潭里的水,饿了就吃树上的野果,还可以喝牲畜的血,吃牲畜的肉……看见他们贫苦的生活,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看了这个,我十分不解:为什么他们还要坚持上学呢?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梦想,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篇二:坐私家车上学】

上一年级时,妈妈买了一辆大红色的电动车送我上学,我们全家人围着新车,都说妈妈不用再当苦力了。

一开始我认为真不错,比起骑自行车,妈妈要省劲儿多了,以前妈妈用自行车送我上幼儿园,爬坡时,我看着她弯着腰吃力地蹬呀蹬,我拍着妈妈后背说:“‘大牙机’师傅,你辛苦了。”

妈妈笑着说:“我就这样驮着你,一直把你送进大学,再累我也不觉得辛苦呀。”电动车坐了一段时间,新鲜劲一过,我发现也有不少烦恼。每逢下雨天,打伞吧,伞容易被风吹走,还不安全;穿上雨衣吧,却又不能把我全部都遮住,我们时常都被淋成落汤鸡。

有一次,因为下雨,妈妈看不清,并且路很滑,一个急刹车我们连人带车都摔了一跤。冬天就更烦恼了,妈妈在前面骑车又冷又冻,我坐在她身后缩成小小的一团,北风呼呼地吹,我觉得自己都快被冻成冰坨了。有时,路上结一层薄薄的冰,那就更难骑行,我们就像溜冰一样一路往前滑,妈妈说她每次都吓出一身汗,我也跟着提心吊胆。夏天也不好受,头上顶着火辣辣的太阳,一路上几乎没有树荫可以遮挡,躲也没处躲,藏也没处藏,我们都快被烤焦了,浑身汗如雨下,往往还没到学校,我已汗湿透了,真是苦不堪言。

上二年级时,妈妈的同事都陆续买车了,妈妈也买了一辆汽车,天蓝色的、胖胖的,我们全家人都戏称它叫“大胖子”,有车可真好啊!我们再也不用怕雨天、雪天了。不管外面风雨有多大,我坐在车里去上学,感到真是幸福啊!至于严寒酷暑就更不用愁了,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真正实现“冬暖夏凉”,并且车内还有各种装备,可以随时收听新闻、欣赏音乐,真是妙不可言!

听妈妈说,以前她上中学时,她家住在汀棠公园附近,每天都要走十多公里的路,到十二中上学,走一趟步行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冬天天不亮就要出发,晚上要天黑才能走到家,常常是披星戴月,风雨兼程。

我想:现在父母给我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要好好的珍惜它,好好学习,练好本领。在我们家外公经常说这么一句话:要一代更比一代强,一个家庭是这样的,一个国家更是这样的。妈妈这一辈超过了外公,我也不能落后呀!

【篇三:走在上学的路上】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这是我听爷爷、奶奶哼唱过的歌曲,他们说那时上学的路就是这样。

我问爸爸妈妈,后来他们上学的路是怎样的。他们说:“没啥电动车,更没啥小汽车,除了拿月票挤公交,就是自行车……”“那有啥歌曲么?”我不甘心的问。妈妈不假思索的唱道:“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爸爸却插话道:“哦?那会儿有这首歌么?我怎么觉得是女儿幼儿园的歌曲呢?”

的确,这首歌我也会唱,那时我还在幼儿园小班呢,我的上学之路,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那一年是2012年。那一年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而我是坐着爸爸的电动车上幼儿园的。我的幼儿园距离我的家挺远的,爸爸的电动车谈不上风驰电掣,但也在无名小巷子里七拐八绕,偶尔停下来在街边吃些美食,迎着微风,看着街景,真舒服……,但这些,只局限于春天,而南京的春天是那么短……

后来,爸爸买了小汽车,我终于可以舒舒服服的坐在后排,不用再紧张的攥住扶手。在开车最初的一段时间,道路是不拥挤的,上学的时间可以估算的很准,可是后来渐渐变了,道路开始修建,车流开始堵塞。爸爸说还不如以前骑电动车快,我问他:“那为啥要买车呢?”,他说:“你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道路会修好的……”

再后来,我走进了小学的校园,道路果然修好了,真宽敞,更为重要的是,道路下面建起了一条条的地铁,那一年是2015年。那一年举行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而我也乘坐高铁去了向往已久的北京。妈妈告诉我:“中国的高铁技术领跑全世界……”

现在,我的上学之路,甚至我们全家的出行方式,更多的是选择地铁。爸爸说它安全又低碳。对我来说,炎炎夏日的凉爽更是难得。上学的时间又可以估算的很准。

我的上学之路还在继续,而我们的祖国也必将强盛!

【篇四:《背起爸爸去上学》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背起爸爸去上学》。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石娃家里贫寒,母亲早逝,石娃、姐姐、爸爸三人相依为命。石娃七岁该上小学了,姐姐也要上中学了,可家中只能让一个人上学,父亲用了转勺把的方法决定让石娃来上学。

石娃刚开始是非常愿意上学的,可在一天的早晨,石娃亲眼目睹了自己同学淹死在上学路上的小河中,心中害怕自己也淹死,就连续逃学三天。最后,被父亲捉住并打了一顿才结束,石娃再也不敢逃学了。

石娃发奋读书,获得了国际奥林匹克化学一等奖,又考进了地级师范大学!一举从逃学的石娃变成了大学生石娃。

父亲为了给石娃挣学费,每天都去干活的,反而把腿给摔断了。石娃为了照顾父亲,没有去上大学。父亲知道后,欲要跳井自杀,被石娃救下。石娃把家事收拾好,背起父亲,依然决然的走到了黄家沟学校。

这部电影中的石娃,是一个英雄,在父亲和大学面前选择了父亲,石娃在清晨,把父亲背入了学校。他背的不仅是一位多病的父亲,而是一个家庭,是一个希望。这部电影只是讲的孩子背父亲上学这一件小事,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石娃勇于拼搏,善于思考,又孝顺,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要学习石娃这种精神。

与石娃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比他们好上成千上万倍,可我们这时代的孩子有石娃他们好学吗?我们是二十二世纪的新人,我们应该更好的去学习,更应该勇于拼搏,善于思考,更应该孝顺父母!

【篇五: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

前几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看完了《背起爸爸上学》这部电影,我的心犹如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影片的主人公是石娃。他从小失去了妈妈,与爸爸、姐姐相依为命,过着贫穷的生活。爸爸只能勉强地可供一个人上学,但又不忍心让谁停学,于是,就用一把铜勺的转动来决定石娃和姐姐谁去上学。最后结果,勺柄转向了石娃,因此。石娃上学,姐姐辍学……

几年后,石娃家的家境穷得不能再供石娃上学了。怎么办呢?父亲只好让姐姐嫁人,用聘礼使石娃读完小学。石娃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学习更刻苦了。石娃不负众望,最后终于考进了师范学校。石娃手捧录取通知书时,高兴万分。但是,他想到瘫痪的爸爸需要有人照顾,如果在家照顾爸爸,自己就不能继续深造,他左右为难。父亲不想再拖累石娃,就跳井自杀,幸亏石娃及时地把爸爸救起,才免遭大难。石娃为照顾爸爸。毅然背起爸爸去上学。

最令我感动的是石娃爸爸投井的那个片段,那个片段使我感受到石娃爸爸对石娃的无私、伟大的爱。在我的记忆里,我好像从来不知到什么叫艰辛,只有丰衣足食和享受父母和百般宠爱。生活在这片无忧无虑的天空下,而我却不知足,我为了爸爸妈妈的几句批评而赌气,为了没得到的礼物而埋怨,为了饭菜不可口而大发脾气——一想起这些,我是多么的惭愧呀!

当我看到电影的最后一幕,石娃背着瘫痪的爸爸,一步一挨地向河的对岸走去时,我哭了石娃在艰难的学习生涯中,不但背起了一个多病的父亲,而且背起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石娃所做的虽然是一些平凡而琐碎的小事,但石娃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却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了进取创新的力量。

石娃的毅力与孝心,姐姐的善良与无私令我感动,爸爸的艰辛与无助更让我感到心酸。石娃求学的艰辛,学习的刻苦,还有他的勤劳、懂事、坚强、孝顺,又一次感动了我,对比之下我又感到深深愧疚。通过对比,使我更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更觉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我们比石娃幸福,所以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珍惜幸福,感恩父母。如果今后碰到困难,就要像石娃那样,振作精神,不断克服困难,勇敢的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做生活的强者,做学习的主人!让我们的生命奏出更加动人的乐章。

【篇六:《上学路上》观后感】

我们上学的学费都是父母替我们交的,而《上学路上》这部电影的主人公王英上学的学杂费是她自己通过劳动换来的。

故事讲了:在一个山村里,有一所学校。这天,是学期的最后一天,老师宣布:“下学期的学杂费是二十四块八”王英的朋友三花因家中没钱,无法再上学,只能出嫁。而此刻王英家中还有大瓜、二瓜两弟弟,家里再也拿不出钱让王英去上学了,可妈妈对王英说,你可以自己赚钱去上学。

王英走上了赚钱的道路。

王英把自家的十个鸡蛋,取出来后卖了,共挣了两块五。又从一个小男孩的手中用一块五买了一只笔,又卖了五块钱,现在王英的手里已经有了六块钱,她听说可以坐车出摘枸杞,就争先恐后的上了车,刚上车就被车主赶了下来,要收十块钱的车费,王英哪有那么多钱啊,只能下车回家了。

在此之后,王英从一个人手中买下了一只羊,用五元钱做了押金,花八十元买了那只羊羔,卖羊人告诉王英,等长大一个拳头大小,就能卖一百元。

王英在家中时间不多,哪有时间照顾小羊啊!只好让两个弟弟每人去山上打草,可那两个弟弟那么懒,那肯去啊!王英没法,只好买了一盒糖。大瓜、二瓜吃了糖,才去割草的。

可干了没几天,两弟兄就干够了,就把王英量半身长的木枝割断了一拳头,这可害了王英,当天就卖了,可也只得了八十五块钱。

最后,王英攒够了十元钱,坐上车去摘枸杞,好不容易攒够了学杂费二十四块八,终于可以去上学了。

我们现在的孩子,学杂费、学费都是家长出的,完全感受不到挣钱的辛苦。二十四块八在我们的想像中只是一个数字,而在王英她们眼中是上学与不上学的差距,这些钱来之不易啊!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