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深山石斛之旅】
2017年3月18日下午,我迫不及待地来到楼塔杭州正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参观铁皮石斛的种植基地。一路上我猜想着铁皮石斛的样子。一开始,我以为铁皮石斛长得跟人参差不多。
但到了那里,一走进大棚,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铁皮石斛一根根的,像小草一样。有的种在横着的竹子上,有的种在竖着的竹子上,还有的种在花盘里。
铁皮石斛是一种草本植物,有“仙草”之称,我原本以为植物都应该长在土壤里,但它却不长在土里,在它的下面铺满了椰子壳和木屑。基地的叔叔告诉我们,这是因为石斛喜欢水,但是也不能有太多的水,这两样东西保水性极强,又不会积水。
我走近仔细一看,发现石斛的叶子上有很多小斑点,我就问叔叔:“这是什么呀?”叔叔回答说:“这是病斑。”我心里又想:这石斛难道生病了,怎么会有病斑呢?叔叔接着告诉我们说:“因为我们是有机养植,不打农药,不施肥料,所以有一些病斑是很正常的。我们的铁皮石斛的功效跟野生的差不多。”
参观完大棚后,叔叔请还我们喝了一杯石斛花茶,并品尝了鲜石斛,汁水有些黏稠,但清新爽口。
活动结束的时候,叔叔还送我们每人一盆铁皮石斛,让我们回去养好它。
今天,我既长了知识,又有了一盆我自己的铁皮石斛,收获真大呀!
【篇二:走进深山,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那是雨后的一天,温暖的阳光透过纱窗洒在我的脸上,耳旁的鸟鸣声又一次响起,悠扬婉转。这是走进大自然的好天气。
刚走进深山,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珠和芳草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少了城市的喧哗和世俗的浮华,却感觉多了一分舒适。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都是绿色的竹林,如一片碧玉,绿得纯粹。
这儿的竹子各有千秋,有的高耸入云,直插云霄;有的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知识渊博,满腹经纶,沉重的连腰都抬不起来;有的则像慈爱的父亲,为孩子遮风挡雨。有人说:“竹,有着清高又淳朴的气质,清丽又脱俗的风韵,清幽有雅致的意境,清心又自在的悠闲,还有那不为世俗的颠覆,不为尘世所打扰,自净自清,自善自美的精神。”我想这不正是我们应当去学习的地方吗?
走进竹林深处,竟发现几颗刚破土而出的小竹笋。它们一个个小巧玲珑,是多么可爱!而它们冲出泥层,破蛹成蝶,接受阳光的洗礼时,那种拼搏向上,不轻易言放弃的精神又一次震撼我的心灵。
前方,一颗风烛年残的古树映入眼帘,光滑的树干被岁月的苍桑刻出了一道道刀疤似的伤痕,腐朽的树枝见证了这一路上的大风大雨,多少春秋的轮回使一颗娇小的树苗化为今日的模样,不禁使我黯然泪下。
再向上走去,便是山顶了!我一鼓作气,爬上山顶,欣赏着山下的美景时,一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情怀油然而生。
或许这就是大自然,他不仅给了我视觉上的享受,更给予我人生的道理,让我受益一生。
【篇三:深山卫兵的守望】
有一种奉献,不论流年似水;有一份坚守,不畏风雨沧桑。
——题记
生活中不乏“最美教师”,用自己生命为代价诠释“爱”的灵魂教师,身患残疾却仍坚守课堂的奉献教师……而在我记忆的银河中,最深邃、最难以忘怀的是便是那默默无闻的李老师。
我亲爱的李老师,在和平村的一个村小默默奉献了几十个春秋,把一生都献给了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一直用自己微薄的双肩、手中的粉笔为我们山里孩子撑起了一片天空,用青春和爱心照亮了我们的前程。我们沿着山路走出了深山,而李老师,却依然驻守在那求知的起点……
两个坚守的老师、泥泞的操场、简陋的教室、残缺的桌椅,是学校的全部。它垒起了深山孩子的梦想、传递了爱的热度。那残缺透风的窗户,经不住寒风的肆意吹刮;那疮痍的墙壁,经不住年轮的沧桑变化。您补好了教室漏雨的大洞,给予了我们舒适的避风港;您跋山涉水为我们送来木炭,给了我们冬日里如春天般的温暖。即使条件再艰苦,您说只要看到孩子们清澈渴望的眼神,便舍不得离开。李老师,您的存在,让所有的言语融化为爱,在我们心中默默地流淌;您的存在,激起了感恩的千石万浪,让我们的热血一次次沸腾。
李老师,您可知?您是我们所有知识的源泉,所有快乐的中心!黑板上刚劲有力的字迹,书写的是热情、力量;课堂上神采飞扬的讲课,传递的是梦想、希望;而我们脸上如花般绽放的笑容,更是幸福的洋溢啊!即使疾病缠绕,您仍坚守这三尺教坛,您放不下工作,放不下我们。谁也忘不了您拖着疲惫的身子,不时猛烈咳嗽教学的情景。您说您守护着的是花朵,是希望,是幸福。这份执着,没有随时间的沙漏流走。李老师,是您给了我们飞翔的羽翼,让我们的梦想能抵达云端。
您总是满足于自己简陋的办公室,寄情于天真质朴的孩童,执着于教坛的耕耘、山区的事业。沉鱼落雁之容经不住岁月的摧残,气震山河之城也经不住时光之钻的锤錾,可您却在穷乡僻壤里几十年如一日,这份无私奉献的执着,不因荏苒时光而改变。
李老师,失落时,您给我们以清风般的慰藉;迷惘时,您给我们以波涛般的勇气;冲动时,您给了我们天空般的胸襟;跌倒时,您给了我们以煦日般的温存。
啊!李老师,为何我总是想起您?您在贫瘠的土地播下知识的种子,撒下师德的阳光。让我们在土地里成长,在暖阳中沐浴。是您,教给我们知识,塑造我们的灵魂,改写我们的命运。奉献,感彻心扉;师恩,永铭于心。
老师,感谢您!是您,为我们山里孩子撑起了一片天!哪怕校园再简陋,这里永远是我成长的摇篮,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而您,也将是我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人!
【篇四:走进深山了解铁皮石斛】
今天我再一次和小记者们来到了正德农业有限公司来参观铁皮石斛,我们先来到种铁皮石斛的地方,原来铁皮石斛是这样种的,他们把竹子横的竖的串在一起搭成架子,然后劈开竹子在空格子上放满土壤和羊粪,再种上铁皮石斛。
这时大记者开始给我们讲解关于铁皮石斛的知识了,我了解到铁皮石斛的生长周期是五到六年,一般四月发芽六月开花,铁皮石斛的花可以用来泡茶喝。如果要养铁皮石斛的话,你必须给铁皮石斛一个通风、温暖、透气的地方。铁皮石斛最怕蜗牛飞蛾这两种害虫了,不过,我教大家一个方法,去买一个饼,把饼做成粉洒到铁皮石斛上边去,飞蛾和蜗牛只要一吃到就会死去了。
讲解完后,老师把我们带到大厅,让我们品尝铁皮石斛花茶,我才喝了一口就精神饱满!临走时,我们每人带了一盆铁皮石斛回去。等到铁皮石斛开花了,我还要喝那香气浓浓的花茶。
【篇五:深山里的铁皮石斛】
星期六下午,我跟着妈妈来到了楼塔镇铁皮枫斗养植地里,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铁皮枫斗大家一定很熟悉,它原名叫铁皮确斗,是一种可入药的草,售价极高。今天我就要来看看,它是怎么长出来的。
首先我走进了一个恒温大棚,里面有一排排整齐的被对半切开的竹子,竹子上长着一类植物,它的茎一截截的,像极了缩小版的小莲藕,叶子是绿色的,小小的,叶子的顶端长着少量的黄花,靠近闻了闻,有股淡淡的香气,原来它就是铁皮枫斗。它种植在一种特殊的土壤里,这种土很特殊,它是按特殊有机物比例调配的营养土,里面含有椰子壳、发酵的羊粪、木屑和树皮。之后,我们走进了品茶室,里面已经摆好了一杯杯清香的铁皮石花茶。我赶紧拿起一杯茶,尝了一下,好烫!我端着茶走来走去。忽然,我看到几个大人在吃一些根状的铁皮石斛的茎,我也赶紧拿了一根,迫不及待的地扔进嘴里嚼了嚼,它的味道有点像青草,我嚼呀嚼,越来越嚼不下去,主要是因为它越嚼越粘,可真是太难吃了!刚好手中的花茶也凉的差不多了,于是我猛喝三大口,才将这股味儿压下去。不过说实话,这花茶味道很好喝。
最后,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铁皮石斛的种植及价值,彭总很阔气地给我们每人发了一盆盆载,真是很太方,我抱着它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篇六:铁皮石斛,养在深山】
2017年3月18日,我们约40位小记者来到了位于楼塔的杭州正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参观。
车子随着公路盘曲而上,大片的油菜花田不时从我身边掠过。很快,我和妈妈到达了目的地。我们先签到,然后石头老师便让我们排成两排,我们出发去大棚了。
踩过一块架在小溪上的石板,我们走进了大棚。刚跨进一步,一股清香味扑面而来,一大片绿色映入眼帘,这就是铁皮石斛的生长地了。一根根毛竹扎成的三角形架子中夹着一条条对劈开的竹子,铁皮石斛就藏在这里。它的叶子绿油油的,显得很有活力,仿佛每片叶子上都有一个小精灵。叶子下面是茎,粗粗的,像竹子一样一节一节,它们颜色各异:有些是白色,有些是棕色,有些则半白半棕。参观完了,我们的向导老师开始为我们介绍铁皮石斛:“铁皮石斛属于兰科,铁皮石斛有两大天敌,一个是蜗牛,一个是斜纹夜蛾……”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又换了一个大棚,这个大棚跟那个大棚不一样。看吧,那里的铁皮石斛样的方法不一样。这儿用的方法真是奇妙,一根根高高的毛竹矗立在大棚里,一行行一列列,很是整齐。毛竹中间有一个个方形的小孔,铁皮石斛就种在这里。大棚顶部,还有一个荧光屏,上面显示的是室内温度、光照等数据,来告诉我们室内的情况,便于更好的照料铁皮石斛。
来到第三个大棚,这儿的种植方法又不一样,这里是散养,一个铁框架弄好,让他们自由生长。我还发现了一位大王躺在一推年轻的铁皮石斛上。“铁皮石斛王”的茎是全白的,像铅笔那样粗,大约有10厘米,叶子也显出了深绿色,一看就是王中之王。在铁架子旁,安装着许多管子,向导老师说那是浇水的,我想,这儿的铁皮石斛不仅自由生长,还有这么多“大王”,估计是这个棚里的石斛最值钱吧。
我想着想着,跟着队伍来到了一个洁白的四合院里,进了会议室。我拿了一根铁皮石斛,又捧了一杯花茶来品尝。我咬了一口铁皮石斛,味道甜甜的,感觉很粘,我立马又拿起花茶漱口,花茶甜甜的,带着一股清香,真是好喝啊!向导老师说,铁皮石斛全身是宝,可以生津养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看来,外公外婆要多吃点铁皮石斛啊!
活动结束后,我们每人拿了一盆铁皮石斛,我心里默默的许下愿望:我一定要把这盆铁皮石斛养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