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初心】
人类在科技发展中不断成长,提升。在高科技的笼罩之下,是否已经逐渐失去那份初心?苹果公司总裁认为最值得让人担惊受怕的不是计算机拥有人类的思想,而是更担心人类会像计算机那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同时也失去了那赤城可贵的初心。
科技的发展会给人们带去福利,这是必然的。如若让人拥有计算机般的脑子,我想一部分人会求之不得,因为依靠着计算机强有力的超级运算功底及程序,在许多人们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都能轻而易举地迎刃而解。在这样的运作世界里,自然是令人羡慕的。让知名科学家等人像计算机一样去运作;去思考,无疑是锦上添花,而让常人如此,这就是质的飞跃。
在世界各地日益被计算机的覆盖下,有没有觉得身边不知从什么时间起变得冷冰冰起来,人们开始机械性的去办事,思考问题,不知变通,就像是没有温度与灵魂般的计算机,只是按部就班似的,从对于有困难的人冷眼旁观开始,我们在毫无意识中流失了初心。这是一个悲惨的开端,就像我们经常能在媒体途径上看到,听到的那样,某女童当街遭人拐骗,大声呼救,却无人回应。某女性被车碾压,车主逃之夭夭中,路人袖手旁观。男子跳入虎园,被老虎活活咬死,众人目睹全过程,许多人冷漠的选择拿起手机,第一时间拍下这难得一见的“奇观”。这一幕幕事件串联在一起时,你会发现人类的转变是多么的令人生畏。而翻阅浏览中国历史,从孔子开始,便一直提倡“仁爱”,墨家提倡“非攻兼爱”。就连学前教育也是从“人之初,性本善”开始学起的。这些思想应该都是人最根本的样子,谁生来不是一张纯洁的白纸?谁生来又会自带污浊之气?人的初心是美好;通透;善良的。它的转变是因为后天所发生的事在我们洁白的初心上点下一个又一个污点。我们也就和冰冷计算机一样,只会用机械的程序去思考问题,除此以外,周边的事物都会选择同样的方式去思考,我们变得没有温度,连最基本的价值观与同情心也被消磨殆尽。久而久之,极端的;变态的种种行为愈演愈烈。那时已不是害怕计算机反超人类是我们灭绝,而是人类自己把原本的初心彻底摧毁,取而代之的是无情;是冷漠来相互攻击,相互折磨,最终一同灭亡。
还记得那个怀抱着希望,拥有纯洁初心的自己吗?那个善待世界,善待周围的人,不要因为发展而失去了自己偏正不移的价值观和同情心,还有那最可贵的初心。
【篇二:找回初心】
脚步未止,那颗浮躁的心也未曾平息过,我失去了什么?
那凝固的云未曾舒卷,我的心弦也是一直紧绷着。
未曾欣赏过路上的美景,忙于期末复习的我埋头于题海,冲刺着,挑战着。可是,面对模拟测试的失利,我迷惘了,动摇了。
脚步未止,放学后,我径直奔向家的方向。穿过鼎沸的大街,身旁的花草树木,如放电影般快速闪过。
打开书房的门,台灯、暖气早已备好,洁净的书桌上还摆着一杯热茶。“儿子,回来啦!妈妈给你带的点心,尝尝不?”母亲起身,要帮我卸下沉重的书包,我推开她的手,迅速地从书包里翻出课外辅导书,覆在书桌上,再次进入题海。
一个个运算符号从我眼前闪过,又有一条条思路从我脑海里浮现。一道接着一道,笔快速地从空白处划过,很快,我便攻克了许多难题。正当我埋头思考一道更难的数学题时,“咔”的一声,门开了,母亲端着一盘蛋糕走近我“儿子休息会儿吧,来吃块蛋糕!”我脑海中的思路瞬间被打断,不觉得心生怒意,便大声对母亲吼道:"你好烦呀!不知道我正在思考题目吗?我现在已经被别人落下了一大截,再不用功我永远也赶不上了!"母亲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的将盘子放下,关上了门。
母亲走后,我顿时没有了解题之意,唯有对她的愧疚。
我从书房里起身,发现母亲仍未就寝,便坐到她的身旁,拉着她的手,房间安静得出奇,空气也好似凝固了。当我的双眼触及她那慈爱的目光时,不禁对刚才书房的一幕感到倍加愧疚,不敢再与她并坐。
我转身走到阳台。忽然,一股浓郁的芳香扑鼻而来。环顾四周,终于找香味的来源--一盆白色的苿莉。霎时,我惊住了!这盆苿莉我好像几个月都没见到了,如今它却开得这样蓬勃。而这盆茉莉,是我刚刚步入中学时,母亲和我一起挑选的,并将它命名为“不忘初心”。
不知何时,母亲也移步到阳台,站到了我的身后。“儿子,你还记得这盆白色的茉莉吗?”母亲拉起我的手,“那时候,我们共同给他取名叫‘不忘初心’。”母亲的记忆仿佛与我的记忆联通了。
彼此对视后,我低下了头,内疚地说:“苿莉没有忘记初心,而我却忘了!”“不,你没有忘,刚刚那一刻,你找回了它。"母亲笑了,她又把我当作当年那个懵懂的小孩,呵护起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我曾经失去过初心,但现在,我找回了它,我愿将它埋在心中,直到永远,永远!
【篇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读《我们需要比自我“更大的东西”》一文有感
人生不过就是多种事情构成的集合,拥有着无数个元素。而这一切事情却都集中在一件大事——实现人生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完不成目标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目标浮沉不定的人生是可怜的人生,这些人的人生残破、黯淡。但却有着一些人,他们拥有不一样的人生。他们中有的不仅达到既定目标,风行一时。甚至有的人超越自我,流芳百世,究其根源便是初心二字。
初心易得。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每个人都有疯狂的权力,这不需要别人给予,不需要法律保障。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的梦都有意义,都有实现的可能,但连梦都不敢做,又谈什么成功!周恩来从小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马云自小便下定决心成为大富翁,他们并不特殊,尤其是马云“丑的无话可说”。他们和我们一样,被别人耻笑过,可他们却敢做梦,敢做大梦。初心易得,因此每个人都应做梦,去找寻自己的初心。
始终难守。然后有了梦却不一定成功。古今中外,多少鲜明的事迹仍历历在目。青莲居士李白本性孤傲,豪放不羁,即使面对最高统治者——皇帝,也依然活出他的本色,更何况在他眼中根本不值得一提的高力士了。在腐败骄横,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阿谀奉承的宫廷生活中,他谨守本心,出淤泥而不染,最后仰天大笑出门去,高呼安能摧眉折腰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多么豪迈的诗人呀!他起于豪迈,终于豪迈,本心依旧。
又如生活在武汉郊区的马旭,身为中国首位女空降兵,理应受到很好的对待,过着充实的生活,谁知夫妇二人生活在仿若贫民窟的郊区小屋,深居简出,不为人所知。最近突然拿出1000万元去支援家乡,谁不震惊,谁不怀疑,甚至遭到警方调查。可为什么他们能做到如此,原因不过就在于他们未忘本心,始终怀着一颗想要援助家乡的本心!但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个如李白,马旭一样的人呢?著名科学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缔造者,如果他能在生命晚期坚信科学是真理,为科学服务献身,而不是沉浸在神学之中,那么他的成就或许不止如此。正如《我们需要比自我更大的东西》一文所说: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有的人事业稍遇挫折就感叹“人生如此无趣”,沦为“受挫的理性主义者”;有的人事业稍遇辉煌就因物欲膨胀而神魂颠倒。在今天这个物质生活充裕的社会中,在中国这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为何贪官无数,屡打不止?他们中不乏有许多起初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的人,有着远大理想的人,但最终却受到法律的制裁。不过就在于他们经不起物质的诱惑,抛弃了本心,有始无终罢了。
人生短短一瞬间,一花一草一枯荣。在这短暂的一生中,谨守本心,有始有终,无意义的人生也会有意义,有意义的人生会具有超越意义本身的价值。
【篇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永远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
——题记
总有某个时刻,承认在逃避,逃避着当初自己挑起的一个沉重的包袱。但我知道,那只是某个时刻而已!三年磨剑,自初入高中,初心便早已深埋骨里了。可如今记忆的尘埃正在掩盖原有的光辉,因此,为了明天,让我们拭去所谓的尘埃,莫忘初心。
不忘初心,方能对得起那些年不知疲倦的奋斗。那些年我们早起晚睡,只为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哪怕只是一分钟;我们纵身于题海,与它们斗智斗勇,从不言弃;我们提心吊胆,争先恐后,只盼不被落下。后来,我们终于让初心发了芽,而这一切的一切正在渐渐地被时间侵蚀!这难道对得起你曾经的努力,对得起你的初心吗?不忘初心,善待付出。
不忘初心,才能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直视困难与挫折。作为学生的我们却丝毫不知社会竞争的激烈。我们喜欢享受,害怕失去,极度自私,遇到一点点小困难,总是想方设法逃避。对于机遇总是漠不关心,对于学习,更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样子,孰不知这与我们的初心正好背道相驰。我想人心本“善”,每个人都想活出自己的价值,不愿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不是吗?不忘初心,坚持自我!
不忘初心,才能明确目标,扬帆起航,初心往往是一切动力的源泉。也许在你最近成功的一件事中,你能体会到那种怀着初心,一往无前的激情。因为有了初心,那种热诚的激动,让我们在现在的学习中,不迷失方向,奋力向前,而终将为大学梦添上一笔辉煌,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凡事莫忘初心,才能有始有终。
不忘初心,流年已深;君心莫忘,方得始终。也许现在的你,还在为学业,为生活而迷茫,彷徨。那么请你想想当初来到这之前的初心,找回自我。请相信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初心还在,一切不晚。给时间一点时间,让过去过去,让开始开始!从现在开始,奋斗吧!
【篇五:不忘初心】
“有时,特别欣赏树:无论枝干如何生长,主干却不变。然而,人行走在人生道路上,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何为初心。”——题记
无数人在踏入社会之前已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怀着昂扬的斗志、坚定的信心投入到社会浪潮中。
寻找工作、适应环境,生活终于进入到了正轨,却迎来了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上司对自己的欺压压榨……发现社会中黑暗的一面却无能为力,每天为自己的生活筋疲力尽。
慢慢地,适应了社会,却忘记了自己的理想,忘记了自己的准则,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反而被黑暗不断侵,最终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人。一身清白,怀精忠报国之心进入社会,自己却渐渐忘记了自己的信念,终于脱离社会之间的纷争,回顾自己的人生,赚钱、养家……发现并没有做过几件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事,不免叹息。
面对残酷的社会,自己的意志、信心极易粉碎,甚至不堪一击,但再艰苦,也不能忘了初心,总要有自己的“锐气”,绝不能浑浑噩噩过一生。如果连自己的初心都已忘却,那么人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只会漫无目的的徘徊于赚钱和养家之间。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人,无论贫穷或富有,他们都未丢失自己的人生准则、信念、梦想,他们拥有动力,而不是被逼才不得不行动。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人像树木一样走在人生道路上,才是真正的“活着”。
【篇六:固守初心】
现今整个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也越加繁忙。总是奔波于各种各样被认作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例如工作,例如学习。大多数的空闲时光都在奔波中度过,我们多了很多在路上或是等车时的闲散时间。于是碎片化这个新名词正悄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碎片化让阅读便捷,可充分利用每日零碎时间,上班途中、午睡前等边角时间都可以用来阅读;阅读更广博,可以让更多人进行海量资讯浏览,来了解世界;阅读者可以更有选择性进行个性化阅读;更容易抓住关键信息……但也催生“标题党”“头条控”等;更容易断章取义,易造成误读,淹没真相;看了大量的信息,却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微博微信等碎片化信息占用人们大量的时间,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侵占人的生活;不利于学术研究;会造成一代人的浅薄盲从……
在碎片的时代里保留初心,当手机银屏的像素代替了书本的油墨香气,当一篇篇文辞章赋被凝缩于简洁的一百四十字,当电子书的出现几乎突破了阅读的时空界限,没人能够否认,随着客户端阅读方式的飞速发展、见缝插针式阅读习惯的迅速普及,我们所涉猎的文字内容也逐渐地“段子化”“零散化”——“快餐文化”的浪潮还未退去,“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又悄然向我们逼近……碎片般的阅读方式依旧是拥有其无法匹敌的好处的,至少,在我们渴望阅读的一念之间,不会因手边没有一本合适的书籍而感到懊恼;打开手机,就能读上一个情节,微博的方寸之地,却也讲述了一个肝肠寸断的故事。这是何等省时省力的好事,以至于低头族遍布大街小巷也不足为奇,于是,人们不知不觉也丝毫不抵抗地接受了碎片文化的熏染,却忘记了那曾经驱使我们陶然沉浸其中的读书的魅力究竟是什么。
碎片化购物与碎片化社交也变得无可厚非,人们越发习惯运用便捷的网络来完成一切,并不是说一定不好,但我们不能让碎片化完全侵占我们的生活。
毋庸质疑,我们无法阻挡时代的洪流,无法于“碎片文化”的席卷中脱身,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摒弃生活的理由和麻木精神的借口,对抗碎片并不是难题——只要我们能够以最本真的生活方式来保留时代灰霾下那颗一尘不染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