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南郭出名记】
自从南郭先生从宫中逃出来后,找不到工作,他四处流浪,吃尽了苦头。他想到以前滥竽充数的事,肠子都悔青了。于是,他决定发奋图强,去秦国拜师学艺,成为一名真正的吹芋乐师。
来到秦国后,他马不停蹄地找到了秦国远近闻名的吹芋大师——北郭先生。南郭先生一见到北郭先生,就万分恳切地说:“北郭先生,求求您教我吹芋吧!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了。”而北郭先生却冷冷地说:“哼,我才不会教你这种用诈骗来维持生活的人!”说罢,北郭先生就关上大门,将南郭拒之门外。南郭不灰心,因为这次在来秦国前,他立下毒誓,当他再次回到齐国时,将会是一位资深的吹芋师。于是,他就在北郭先生的房子附近住了下来。在之后的日子里,他日复一日地为北郭先生打扫房子、做饭。就这样持续了两年,北郭先生见他是真心想学芋,就收他为徒了。
南郭得知这个消息后,万分高兴。他每天早早起来到北郭学堂,十分刻苦地练习吹芋。在北郭讲解的时候,南郭也十分认真,生怕漏掉一个字。在炎热的夏天,北郭要睡午觉,南郭就在院子里练吹芋。酷热的太阳烤着大地,大地像着了火一样,汗水已经浸湿了南郭的衣服,可他却毫不在乎。在寒冷的冬天,零下十几度坐在炉火前都感觉冷,而南郭却在这滴水成冰的院子里坚持练习吹芋,他的手冻得都和胡萝卜一样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南郭用了五年时间终于掌握了吹芋的所有技巧。北郭欣慰地对南郭说:“你已经掌握了为师的所有吹芋技巧,可以得心应手地吹奏各种曲子了,回去吧,你一定要在你的国家,好好吹芋,成为吹芋能手,可不要辜负了为师对你的希望!”南郭忍着眼泪告别了北郭,回齐国了。
南郭回到家乡后,在一条繁华的大街上开了一家“南郭吹芋学堂”。可是,由于南郭以前滥竽充数的事情臭名远扬,弄得人尽皆知,所以无人问津。可南郭不放弃,他每天一边编写教材,一边练习吹芋。一天,南郭在练习吹芋时,悠扬的芋声被一位孩子的父母听到了,正好,他们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吹芋,所以他们孩子便成了南郭学堂的第一个学生。南郭十分珍惜这次机会,认认真真地教他,光是指法,就练了无数次。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个学生在全国吹芋大赛上得了第一名!
从此之后,“南郭吹芋学堂”门口经常排起一队长龙。很多人都是慕名前来报名,而齐国也因为出了很多的吹芋能手,获得了“吹芋之乡”的美誉。
【篇二:南郭先生后续】
话说南郭先生从齐湣王那里逃走后,受到良心的谴责。想起那段苟且偷生的岁月,心里惭愧不已,决定悔过自新。可细想:中举做官没资本;摆摊生意不会做;做做郎中没学问;从头至始一场空。于是决定重操旧业,拜师吹竽。
听说山中山有个“天下第一吹竽者“,马上,南郭先生捧起竽,背上囊,翻过九十九座山,涉过九十九条河,历时六个月,终于来到了一间阴森神秘的小木屋。南郭先生半信半疑地叩响了门,里面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谁—呀?”南郭先生立即拜倒,说:“小人叫南郭,特来山中拜师吹竽,恳请先生收留我。”只听“吱呀”一声,一个带有一米长白胡的老先生出现在眼前,老先生自言姓秦。当秦先生拿放大镜一看说:“你?你不是南郭吗?嗯,滥竽充数可是你?我不收!”欲关门,南郭先生恳切地乞求道:“今日的我非前日的小人,我决定悔过自新!”秦先生首鼠两端,还是将他请进了屋,并让他先到自己的徒弟武令那儿学。南郭先生再三告辞而离去。
第二天,南郭先生很早就到了一个叫“明正”的学堂,良久,武令才来。谁知,武令犹似齐宣王,只让大伙儿一起吹,从不一个个考核,但南郭先生不会再装腔作势了,不会的就是不会,会的跟几个音。武令说放学,但他仍不走,诚恳地来到老师身边,请教他,并大胆地吹给武令听,让武令指错误。一月,两月……南郭先生那执着的精神令武令感动,使他不但帮南郭先生,还教他一些名目佳曲,让南郭受益匪浅,吹竽本领突飞猛进。时间一久,秦老先生知道南郭真的回心转意了,便将他唤来,亲自为他授课,并将一些秘诀告诉了他,还说一旦自己不适,南郭要继承其位啊。一眨眼,五年过去了,秦老先生已上100了,再也支持不住了,将“天下第一吹竽者”的金牌从怀中取出,双手捧给了南郭,徒弟们泣不成声,南郭接下温暖的金牌,终是流下两行热泪……
从老先生口中得知,原来,武令只让大伙儿一起吹是和自己商量好的,只为了测测南郭是否真的悔过自新……南郭出山后成了名人,被人赞颂,但他最难忘的还是长长的胡子,苍老的声音。
【篇三:南郭先生逃走以后】
自从南郭先生逃走以后,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不一会儿,从皇宫里“赚”来的丰厚薪金就花完了。南郭先生走投无路,只好在一家酒店里当了店小二,每天累得半生不死的。南郭先生觉得这不是办法,决定另谋生路。于是,南郭先生辞去了酒店里的工作,在大街上寻找一份好工作。来到一家卖弓箭的小店,拜师学艺。但老天爷不给面子,这家店业绩不佳,没几天就倒闭关门了。南郭先生整天无所事事,和他的妻子儿子勉强的过着日子。终于,南郭先生再也受不了这样的苦日子了,决定奋发图强,再次回到他的老路上——吹竽。他来到一位吹竽大师的家里,诚心请教大师吹竽的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南郭先生终于吹得了一手好竽。他又来到皇宫里,可齐湣王也病死了,继位的齐王不喜欢听竽。
南郭先生长叹一声:“难道天要我亡?”便离开了京城,回到了故乡。这时,南郭先生已经两鬓花白,但还是没有一份稳定的的工作。他整天哀声叹气,不务正业。从此,这件事在大家的嘴里慢慢传开了。一位商人知道了南郭先生的经历,感动至极,便和南郭先生说明了他的来历,把南郭先生带到了商人的乐器店。原来那些乐器正愁没有销路,南郭先生吹竽吹得这么好,可以帮他卖乐器啊!南郭先生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和商人一起踏上了“经商之路”不管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南郭先生都坐在店门口吹竽,南郭先生吹竽吹得这么好,自然有人来看啦。
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诚心改过,就能取得进步!
【篇四:南郭先生逃走以后】
南郭先生从皇室逃出来以后,心想:什么齐湣王?偏偏要一个一个的吹给他听。
唉!我上有老下有小该怎么办呢?难不成都去当乞丐。不对哦,我身上的银子可以够花两个月,等用完了再说吧。
两个月后,南郭先生的银子用完了,才开始打算去赚钱。经过家人们的讨论。最后决定让南郭先生去菜市场卖菜。
一大早,南郭先生挑着菜筐子去卖菜了。筐子里有西红柿,鸡蛋、白菜、猪肉、还装着一根香蕉,二个苹果,一罐子水。原来南郭先生要买一天菜,妻子怕南郭先生饿了特地给他放了水果。
这天,烈日当空,骄阳似火,南郭先生不幸中暑了。被人们送进了诊所,经过两个时辰的抢救,南郭先生终于醒了。“我的菜呢?我的菜呢?它们还新鲜吗?”从南郭先生苍白的嘴唇挤出这么一句话。医生吃惊地说:“你昏迷了七日。你还管菜,命都快保不住了。”南郭先生吃力地拿开敷在额头的毛巾,颤颤巍巍艰难地站起来,跌跌撞撞摇摇晃晃向菜场走去……
两年后,齐湣王微服私访走过南郭先生的菜摊,无意中听到了南郭先生舍身卖菜的故事。他对南郭先生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敬业精神大加赞赏,就让他当了个大官。从此南郭先生,过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