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高中作文 高一作文 戏曲之最——国粹
戏曲之最——国粹
发布时间: 2025-07-01 13:42
阅读:

【篇一:戏曲之最——国粹】

说起文化,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国粹——-京剧。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重大作用。

不论在故宫畅音阁的大戏台,抑或是江南水乡的“草台”上,还是在如今个歌剧院里,一些人家的院子里,都有着戏曲的音调,有着浓厚的名族风味。

在古代,京剧表演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差距,而新文化后,京剧推出了一大批现代题材的优秀曲目,也就是所说的现代戏。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迅速演变,戏曲又创编了新的唱腔,新的音乐,使戏曲艺术有了新突破。

京剧的角色“生”“旦”“净”“末”“丑”又有四大派别。最有名的就属梅派,梅兰芳的戏曲艺术的喜爱,老一辈就会多一点,也许是他们从小听着一种民族的热爱之心吧!就说我的姥姥吧,她有一个收音机,走哪儿带儿,她总听不腻还跟着唱。我总会调皮的给她关上,总少不了挨骂。也许是我听惯了满满的,我也逐渐对戏曲产生了兴趣。一有空闲时间我们两就对唱,虽然我不是太会,但姥姥都不在意,她却很会唱,进而我对这门艺术有了喜爱之情,这也就是那爱屋及乌吧,即使京剧的装扮有点夸张,但这恰恰更能突出京剧的独特性。

京剧,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无限的魅力,一些老外不也喜欢吗?他们专门来中国拜师学艺,虽然他们不懂戏剧含义,但他们认为这是一门能提高艺术修养的艺术,依然学得很好。

是的,在北京,京剧在大街小巷都能听到,在电视上也能看到,是北京的特色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不可丢弃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大都流行席卷全国,特别是近一代年轻人对京剧有极大爱好的非常少,对这种传统文化根本没有用心去体会,去领悟。京剧的追求与众不同,每个动作,每句词要高雅、完美,都要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达到京剧的最高境界,才能体现出一种真正的境界,才能体现出一种真正的高雅艺术。

所以,我们要对文化精髓不离不弃,要对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下去,让所有人都能知道,我国有一种艺术之最,让世界都知道中国国粹——京剧,它的传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

【篇二:体验国粹】

京剧,是我们的国粹,是戏曲的精华。我这学期的选修选择了京剧来更走近这门艺术,丰富自己的底蕴。

我们的老师是一名慈祥的京剧大师,她在第一节课就向我们展示了高超的技艺。一开嗓,她的声音嘹亮无比,宛如一只百灵要冲破天际,震得墙壁都在微微颤抖。不光如此,她的脸散发着熠熠光辉,仿佛真的在台上表演一般。那时而高亢、时而婉转的曲调当中富含情感,让人身临其境,险些就把自己当成了台上的青衣。一段曲子下来,我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而老师却还有更多的绝招。她演起《红娘》中的片段,那活泼可爱如少女的京白,唯美悠扬的韵白都被她念得惟妙惟肖。还有那优雅的兰花指,动作行云流水;轻舞水袖,碎步慢走,说是姿态万千也不为过。她展示时我的眼睛简直贴在了她身上不能拿开,心情随着她的一举一动而变,深深地被京剧之美所吸引。

课程终于切入了正题,我们将学习一个很有名的片段——《贵妃醉酒》。我们在老师面前坐成一排,一句一句跟唱着。虽然我们只学了些皮毛,无法准确地把握调门里的弯弯绕绕,但努力地从曲调和歌词中体会感情的经验也是让人难以忘怀的。一句“奴似嫦娥离月宫”,含着杨贵妃的多少思绪。同时,步伐体态的训练让我们变得端庄,气质中透出了京剧独有的与众不同。

虽然想要真正习得京剧这门“学问”的还需要很长的功夫,但是通过体验,我认为京剧不愧是“国粹”。如果有幸可以将这门技术学下去,或坚持一直欣赏也好,我希望京剧可以让更多人听到,让美丽的诗歌赋词在现代的社会继续留存,将中国别致的水榭楼台带向世界。

【篇三:国粹伴我成长】

回了一趟老家,从屋里的老衣柜里翻出了收音机,爷爷提着在外面,捻着白白的胡子,笑嘻嘻,调了一曲《望江亭》,泡了一壶绿茶,躺在躺椅上悠闲的看着蓝天上的浮云。

我的一个小堂妹搬了板凳做柱子,跳皮筋,跳得不亦乐乎,脸上的笑容也灿烂无比,是城市里孩子少见的笑颜。屋外门前一棵几个人都抱不住的老槐树的枝丫上挂着一把胡琴,时常爷爷会将胡琴拿下来拉上一曲。

乡村闲适的生活让节奏慢了下来,时间有时好像静了下来一样。

每天去喂喂鸡和鸭,挽起裤子下到浅浅的小溪里去摸摸鱼,听着收音机里飘来的缓慢而又悠长的唱腔,到不再觉得拖拉和厌烦,反而是一种舒适的享受。

中午吃完饭之后,直接躺在树荫下的躺椅上,在听着收音机中传来的京腔京韵和爷爷哼的不知名的小曲儿很快入眠。

晚上的时候,全家在树下纳凉,听着大人们讲我们这群小孩小时候的故事,有说有笑,让我们又回到童年。

太阳升到三尺高时,看到爷爷奶奶在练太极,我便也会随着他们手脚胡乱比划几下。当看到西游记时总会问奶奶,孙悟空为什么要与玉皇大帝做对,妖精为什么总会被孙悟空制服、弄死,唐憎为什么不坐孙悟空的筋头云去取经?周瑜和诸葛亮争第一有什么好玩的?诸葛亮为什么那么聪明?刘阿斗也真是傻到不行。黛玉和宝玉最后怎么样了?薛宝钗有点让人烦……。我总会发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看到比我还小的小屁孩,咿呀咿呀学说话;街上橱窗里的各种各样乐器,现代人唱着老唱本的戏,我总会好奇的凑上前去。

想想,回味着这些老事、往事。哦!今天快节奏的生活,让我在时间的长河里逐渐淡忘了。原来从小,就是这些小事一直在陪着我长大。回老家使我懂得了有些东西只是埋藏在记忆深处,不曾挖掘而己。

【篇四:有趣的戏曲】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大家都知道这是我国有名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句,这也是我第一首听到的戏曲。

自从来到六(1)班,认识了荆老师,开展了戏曲社团后,便喜欢上了戏曲。现在在家中,有时还跟我家长一起看戏曲呢!最近正在看京剧《沙家浜》,里面阿庆嫂的机智勇敢、刁德一的奸诈狡猾……深深吸引了我。

在学校,每二周一节的社团课,在课上,老师给我听戏曲,赏戏曲,品戏曲,让我深深喜欢上了戏曲,时不时我好跟着唱两句,感觉着自己变成周东亮在认真唱戏曲。

记得在上学期,我们班还举行了一次汇报,在汇报会上,我们还唱了戏曲《天女散花》嘿,你还真别说,我们唱的还真不赖呢,似乎感到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未来的周东亮,我们还观赏了美丽的水袖,观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变脸,深深吸引了那天在座的每一位观众。

这学期,我们学校还举行了小学生文艺汇演,我很荣幸被选中了,在训练过程中,我刻苦认真,不怕动作的艰难,不怕被流行锤砸伤的疼痛,让我感受到了学戏曲的艰难,唱戏曲的快乐。

我在六(1)班可以说是上帝的安排,是上帝让我来到了戏曲社团,感谢上帝!既然是上帝让我要学戏曲,那就要好好学,争取成为第X个周东亮!在此,我想让老师多给我们接触戏曲,这样,兴许我们班会奇迹般的出现了X个周东亮。

国粹戏曲,真正有趣,若你不信,不妨一试。

【篇五:走近戏曲】

戏曲,作为我国的国粹之一,从宋代流传至今。我国约有三百六十种戏曲,如我们熟悉的京剧、沪剧、黄梅戏等。我与戏曲有着不一般的感情。

记得我4岁时,爸爸带我去看太太(我的曾外祖母)在文化宫的演出。舞台上灯光闪烁,舞台下热闹非凡。一阵鼓声后,出来了几个穿着光鲜的人,一开口那声音便直冲云霄,如雷,如雨。

他们似是在演一个故事,说的话颇有韵律,但我只能略懂一二。突然,有一个身着红衣、头戴珠冠的人出场,原先台上的人瞬间住了声。她并不急于开口,而是从容地左顾右盼……

爸爸告诉我,那是太太。

之后的几幕我已有些忘记了,但我现在仍记得,当年我那78岁的太太,身着红衣的亮相。

小学三年级时的一次音乐课,音乐老师教我们唱一段戏。丝竹、二胡、锣、竹板,同时响起。“生旦净丑角色全,唱念做打不简单,五色的油彩脸上画,锣鼓一响要开演。”其中每一字几乎都要转一个音,类似京剧的唱法,十分悦耳。

我学得很认真,至今仍记得如何唱,且更能体会到,那“不简单”。

如今,我听的流行歌中也渗透了戏曲,“逐梦令,浮生半醒,谁薄命叹倾城盛名”“兰花指捻红尘似水,三尺红台,万事入歌吹”“似水流年何自怜,梦回莺啭春如线”……《北京一夜》中甚至把英语和戏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讲述了一个老妇人一直等待出征的丈夫,而她丈夫已故了,丈夫的灵魂等着北京城门开,好与佳人相会。已过一千年,城门久未开,那老妇人仍在痴痴地等着那出征的归人……京腔京韵中演绎了一个凄美悱恻的爱情故事。“良人何时归”,每每听到此处,总令人唏嘘不已。

最近,我看了一个老电影——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影片中的程蝶衣从小学戏,长大成角,最终为戏自刎。他的表演使“虞姬再生”,他的感情生活却是屡遭挫折,他每唱“霸王别姬”就暗示了剧情的转折。这部作品一共两个多小时,我看完之后哭了出来。“不疯魔,不成活”,程蝶衣真正沉入了自己的“戏梦”之中,从一而终。

与戏曲有这么几段缘分,实属有幸。我愈发感到戏曲是我国艺术文化的珍宝,保存至今,实属不易。戏曲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仍会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我相信,“戏曲”这一国粹定能流传下去,流芳百世!

【篇六:中国戏曲是去是留?】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这是我国豫剧著名《花木兰》选段。我国还有很多剧种,例如:京剧,黄梅戏、越剧……

中华民族数百年的文化,戏曲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风格,有自己独到的地域文化风情。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越剧的轻柔婉转……一方水土造就了一方戏曲。

中国的戏曲和西方戏剧不同,戏曲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表演体系。也有中国传统美学的写意特点,比如:几个跑龙套的人代表千军万马,舞台开门关门等也往往用虚拟动作来表现。

戏曲中有中华民族的特色,所以它该留下。可是要靠什么方式将它永远留在世界文坛上呢?靠我们来把它们传承下去。戏曲,有着民族魂。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有很多华人,外国公民来中国欣赏戏曲,学习戏曲文化,体会戏曲带给他们的独特快乐。如果戏曲文化丢失了,那么我们中国在世界各国的声望不是也失去了?所以,一定要把戏曲传承下去,让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世界上独一无二呃呃戏曲!”

让我们放下一些电影,电视剧,去传承中国文化精髓——戏曲吧!让我们放下一些歌星,影星,去崇拜戏曲,成为一个戏迷吧!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要尊敬它,向它致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