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又是一年春运时】
又是一年春运时,抢车票成了这两天的讨论话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抢到了2月6号的一张硬座票。回不回家呢,这个问题一真缭绕在我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十一年都没陪父母过个春节了,说实话,真想回。可一想到家里冷飕飕的冬天,都望而却步了。两个孩子都是在广东出生长大的,如果过春节回家肯定各种折腾,各种不适应那是再所难免的了,年都不知道能不能开心平和地度过。
一张硬座票,20个小时的车程。闭着眼就可以想象到自己抱着三四十斤的儿子一夜那种疲惫不堪,那种无奈,真让人后怕。还是不回了吧,这个罪本人真受不了。
天无绝人之路,今天一个到南阳拼车群里,有一个老乡说他在珠海南屏,可以2月7号让我拼他的车一块回家。中午回家跟先生说了,先生不同意我坐老乡的车。先生说:“那个老乡咱又不了解,开车技术又不知道怎么样,春运高速路上车太多,车祸也比较多,就是免费让咱搭车,咱也不冒这个险。”
先生在我心中一直是暖男来者,虽然他其貌不扬,但是一直给家人送出缕缕温暖,所以被我称为”暖男“。他是我的定心丸,听先生如此说,我浮躁且矛盾的心也平静下来了。
很多时候,烦恼是自己酝酿的,父母打电话都说了,过年回不来的话,明年天不冷了再带孩子回家看看。可自己老是自寻烦恼,生活在矛盾中。
自己的小家庭平安幸福,父母才会心安。伯,妈,如果春节赶不上回家陪你们一起过,明年春上我一定尽早回家陪你们!
【篇二:春运有感】
春运,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就在中国每年的一二月份上演着。每逢每年的这个时候,远离家乡的游子们,无论有多远,无论有多忙,都会赶回家中,在农历三十号那天,好好地和家人们吃一顿团圆饭,与父母一起去看春节联欢晚会。实际上,春运已经不仅仅只是一次大迁徙了,它体现了中国人家中那份浓浓的情亲,以及对传统的尊重,对于其产生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四点:
一是春运已经体现出了中国发展不均匀的问题。现在在北上广深等经济中心,人们非常富有,就业率十分高,生活质量也很好。然而在一些地方人们集体贫穷,生活质量也无从谈起,这就导致了许多外地人纷纷涌向一线城市来谋工作,这就引起了人口大量流动,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当到春节这种传统团圆的节日就会有大量的人返回自己的家乡。所以对此我建议国家在努力发展北上广深这四大城市的同时,也要顾及到内陆那些偏远一点地方的发展。同时一些大型企业也应该把自己的一些工厂放在一些二、三线的城市里,增加那里的就业率,这样的话许多年轻人们就不会离开家乡出来打工。
二是运力不足,虽然中国已经是铁路总里程高居全球前三的国家,但是这并不能满足几天几亿人次的客流量,虽然相比以前,中国已经让我们不用再去排长队领票,去火车站买票、抢票,但是买不着票坐车回家过年的事情时常发生,所以我在这里建议,政府应该发更多的火车票,提高火车的运输能力,增加车次。
三是平时假期时间,或者是假期太短,离家远的人根本就无法到达家乡就得回去了,所以只好统一在寒假这一时间,刚好在春节里回到家中。但这也没什么好的其他解决方法,如果换一套制度虽然不会出现春运但这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新的问题可能就会出现。
四是春节回家过,怎么样都要回到家中和家人团聚的这样的思想已经牢牢地刻在我们的心中,所以我们才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算人再多也要去挤。
虽然春运体现了家人之间的亲情,但是其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但我还是希望它一直存在着,因为它虽然挤,但挤出了家人的亲情,挤出了中国的特色。
【篇三:春运】
还有十几天就要过年了,现在又到了春运的高峰期。
“幸运”的我有幸亲身体验了一下春运,春运给我留下的印象可以说是刻骨铭心了。到车站的时候,你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取票,自己大包小包地拿着行李还要排很久很久的队,人山人海,排队的人已经快要排到马路上了。等到终于取完票,腰酸背痛的时候,你还要去安检,人,依旧很多。就这样一路“闯闯荡荡”终于来到了候车室,感觉骨头快要散架了,想找一个地方休息休息,却发现,偌大的候车室没有一个空座。
这可能就是春运带给我的第一印象了吧。虽然赶一次春运很辛苦,但是内心还是充满感慨的。平时人员较少的车站如今比肩继踵,其实都是游子急切的归乡心啊!在外工作学习打拼了一年,一年告别故土,远离亲朋好友父老乡亲,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挥洒汗水。只有过年的时候有些家庭才能真正团员,留守的孩子们会见到久别的父母,年迈的老人会看到自己记挂了很久的子孙,这才是真正年的味道。
看到春运期间车站爆满,其实自己也会有一种想要快点回家的念想。当然也喜欢看到每个家庭都即将团结的模样。我仿佛已经看到了远方那些期待亲人归来的人们。
春运满满,思乡切切。
【篇四:春运回家】
寒假,是我最快乐的日子,因为即将迎来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此时,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通过各种交通方式在除夕前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也就有了南来北往的大迁移——春运。我好开心——妈妈终于及时抢到了回家的动车票。
盼,盼,盼!终于盼到大年二十九,要回我的老家——温州了。在我兴奋地再三催促下,爸爸妈妈带我赶往了火车东站,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潮,我们终于到了动车站。通过各种漫长而磨人的检查后,我们决定挤上电梯去二楼吃快餐。
站在二楼往下一看,哇,一楼候车大厅里座无虚席,乘客们比肩继踵,似乎都是后一个人的前脚顶着前一个人的后脚,慢慢推行前移。那等待检票的队伍如同一条条长龙在舞蹈,又扭曲着不断地变幻着阵型。人们在出站口进进出出,有的是出站回家,有的是进站准备坐车回家,有的是来送站的亲友。密密麻麻的人头和各种花花绿绿的衣裳,填满了整个动车站,那场景真是壮观,真如网上的所说的——春运就意味着“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一般。再细细望去,来来往往的人们步履匆匆,可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那般温暖,那般灿烂。看着,想着,不禁觉得整个动车站都弥漫着了幸福的滋味,令人陶醉。
吃过晚饭后,我又开始盼望检票时间能早点到来。19:30,我们一家三口终于拖着行李如愿以偿地挤进了回到故乡的动车上。一进车厢,一股热浪就迎面而来,闷极了,在爸爸这个前锋的开道下,我们好不容易坐到了自已的座位上,环视着车厢的每一个角落,竟然都是人,心里暗自庆幸老妈抢到了座位票。而无座的人们,有的挤靠在过道里,有的拿报纸垫在地上坐在角落里,还有的竟然自带了折叠凳子随时变动地方。虽然大家没有位子,可我发现他们眼神中并没有疲惫,有的只是兴奋,像我一样充满对回到家的渴望与憧憬。
“妈妈,到了没有?”,“妈妈,还有多久到?”,“妈妈,我等不急了!”,“妈妈……”一个小时不到,我一直在碎碎念,多想此时此刻就能到家,立马见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弟弟妹妹们……不知道奶奶的身体怎么样了?不知道怀宝宝后的阿姨肚子变大了多少?不知道弟弟妹妹是不是也在家急切地盼着我回去?……我越想越急,越想越急……短短的两个半小时车程,仿佛有一个世纪。
不知过了多久,随着播音员用温柔的声音说温州南站即将到了,我一下子反应过来了,随着动车缓缓地进站,轻轻地停靠在站台边,啊,终于快到家了!一想到家里的亲人,想到他们那和蔼、亲切的笑容,我的心软软的、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