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与《山东教育》】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愉悦思维、陶冶情操……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作为教师,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读书,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没有多少教学经验,没有多少教学技巧,没有多少管理方法,书籍更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
不知从何起,便开始迷上《山东教育》。这本书对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及鲜活经验的生动展示,让我获益良多,成为我工作中爱不释手的同伴。《山东教育》给我最大感受是: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就要对教育工作热爱,对学生热爱,而这种爱又必须是源于你的内心,同时也正是这种爱成就了日后的辉煌。任何成功背后都需要艰辛付出,从该书中我发现许多教师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
我常常会收录下《山东教育》中那些令人深思、发人深省的文章和句子,在此不妨与大家分享一篇韩涛的《教育要张扬“狼性”》。狼是最团结的动物,“狼性”能够直面困难,勇敢顽强,善于竞争,团队意识强,更适应现代社会而羊历来是温顺的象征,它安于现状,逆来顺受,听天由命,贪图安逸,“要把学生培养成‘狼’,而不要把学生培养成‘羊’。” 在学校教育中,在“狼性”教育方式下,学生在良性竞争中所催生出的一系列能够成就学生幸福人生的优良品质,有助于学生群体和谐地发展。届时我们培养的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人。关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我想说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家长,家长对子女的爱无可厚非。现在的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可以理解。可是现在爱成为了一个万能理由!似乎所有的过错都可以以爱的名义来糊弄过去!童年令人难忘,因为无忧无虑。为什么无忧无虑?因为“还没有故事”。孩子的世界是一张白纸,由于家长的溺爱,很多学生养成了不好的习惯:迟到早退,不写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反而睡觉、玩游戏、吃零食,遇到困难不知道自己想办法,只等着被帮忙、被告知答案……这种现象可以借用《两只小狮子》中懒狮子的话:“我爸妈是林中的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的很好!我才不去学什么本领呢。”长此以往,孩子无异于“羊”!有这样一个故事愿与家长分享:一只幼虎被母虎撕咬着,赶进了森林。开始,它饿、它渴、它长啸,可是母虎头也不回地走了。后来,这只幼虎历经追捕,拼杀,一次又一次死里逃生,遍体鳞伤,终于,它威武起来,强大起来。它感谢母亲,感谢她目光远大的爱。动物的爱如此长远,相形之下,人类的爱却太过于短浅,有时只着眼于眼前的一点一滴,而忽略了还有一生的路要走,在这里,只想告诉溺爱孩子的家长,为了每只小狮子都能成为真正的林中大王,请收住你们的爱!
关于所谓的“一代不如一代”。我不禁自问:学生果真一届不如一届吗?老师们常抱怨说,如今的学生,基础知识不比以往学生扎实,学习不比以往学生刻苦……然而,我们忽略了另一面:现代的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个性非常鲜明……许多老师或多或少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但时代变了,学生也变了,这老办法渐渐地不灵通了。学生不愿意只坐着,任由教师提起耳朵灌知识。他们的个人意识很强,极其渴望展现自我。如若教师的教育方法没有与时俱进,面对学生,难免力不从心。一花一世界,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芬芳和色彩,一代学生有一代学生的个性与优缺点,今天,在学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勃发着青春的朝气与锐气,他们叛逆、他们敢闯、他们无视危险,他们代表着未来和远方。为了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真正的“狼”,能够直面困难,勇敢顽强,善于竞争,团队意识强,更适应现代社会,我们应当不断地观察不同时代学生的差异性,及时调整当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变化与要求。
一期期刊读完,掩卷而思,几分收获,几分窃喜,收获的是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窃喜的是日后多了一个请教的良师、交流的益友,思想终归于实践,一次的收获不应成为我停步不前的理由,作为一名年青教师,怀揣着对孩子、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在《山东教育》的殿堂里不断的学习与汲取,将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坚持、一种追求。
潍坊市坊子区工业发展区罗都屯小学 陈建丽
【篇二:学会正确教育未成年人】
在世间,每个人都处在一个鸟语花香的国度,一个载着快乐与温馨的避风港,但在这个世外桃源内,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那天下午,我和朋友去书城看书,正哼着曲儿开开心心地准备回家时,突然看见前面涌着一群人,黑乎乎的脑袋背对着我们,不知在围观着什么,似乎还有打斗声!我心一缩,发生什么事了,正想我绕路走,可喜看热闹的朋友立刻把我喊了过去。
我到前面一看,差点儿吓昏了,我看见一位男孩,大概16-18岁间的样子,竟然手中拿着左边工地上的小铲子,滴着血的小铲子!而他的脚下一位与他年龄相仿的少年正倒在血泊中,围观的人们个个惊讶地嘴里能装两个鸡蛋,看到这个场景,我的心跳得特别厉害,这是真的吗?还是做梦?但残酷的事实让我明白了,这名少年伤害了自己的同胞,天啊!这可是要判刑的呀……“嘟……嘟”救护车还有警车都来了,我只模糊地看见了人们往那里靠拢,靠拢……
笛声渐行渐远,我却没有回过神来,眼前的一滩血迹似乎在回放着,我不禁想着,那少年最起码也要判个三年吧,可惜了花季少年中的孩子,他为何知道要判刑还这样做呢?从中,我也看出了多多少少的中国家庭的教育。
在中国,教育未成年人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历史故事“孟母择邻、岳母刺字”等都是家喻户晓的教育故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素质的提高,社会的影响以及种种原因,却反而使许多家长错误性地教育起孩子,如有的家长很宠孩子,担心孩子受一点伤害,如果有人欺负孩子,就让自己的孩子“自卫”,但这个自卫并不是我们说的正当防卫,而与双方斗,以硬还硬,不过,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就预示着灾难的发生,于是把别人打伤,甚至打死了的悲剧开始层出不穷,不定期有的家长对孩子是言听计从,要什么给什么以致孩子认为,不管什么东西,自己都能得到……从此,谋财害命的事又多了起来。
我想,一个家长,如果真爱孩子,就不应该这样教育他们,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样的家庭怎么教育有用的国家栋梁呢?所以说,未成年人素质要提高,避免犯法,家庭的教育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说,我希望普天下的家长们能够正确地教育孩子,用健康的思想教育未成年人,让他们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篇三:国防教育夏令营】
依旧是毛毛细雨的天,依旧是昂首挺胸的军姿,依旧是声若洪钟的呐喊和一模一样的我。
回顾起昨日的招式,侧转、跑步,一成不变的反复练习,腿脚麻木了,成果令人欣慰。几百人,虽有不同,却在一招一式的迅速上犹若一人。几个声音同时响起,再无杂声,咚咚的脚步声如战鼓般在天边来回震动。我有些乏了,腿脚渐渐支撑不住沉重的躯体,便紧紧抿住嘴唇,闭上眼,不再思索身体的不适,细细聆听教官的指令。我感觉自己在无人的空间,声音一起,活动身体,宁静的世界带来一份安逸,沉浸其中。
细碎的抱怨打破空间的屏障,闯进来。我撇了撇嘴,眨巴眼睛,烦躁起来。宁静的氛围又回来了,一切都寂静到极致,没有任何杂音杂念。相比那不和谐的声音,静才是根本,是最朴实淳厚的物质,是心无杂念的淡薄。他带给我许多,给我了宁静与愉悦,我可以在这之中想许多事情,感受到许多事情。我想静或许是泡泡,五彩但一戳
即破,或许是玻璃,晶莹却脆弱无比。
一切如昨天一样,只是又多了一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