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二作文 久违的童谣
久违的童谣
发布时间: 2025-07-05 08:17
阅读:

【篇一:久违的童谣】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小时候,我就是在外婆唱着童谣的声音中渐渐入睡的。

“快睡吧!时候不早了!”外婆慈爱的抚着我的头说。

“外婆,给我唱歌嘛!”我抱着外婆的胳膊又摇又晃,“好不好,好不好嘛!”“好好好!”外婆的眼中尽是宠溺,她轻刮了一下我的小鼻子。我便很配合的朝外婆做了个鬼脸。

外婆抱我上床,我侧头听她唱出的首首歌谣,她的声音又轻又柔,如风轻轻拂过麦田的声音,如雨悄悄吻过屋檐的声音。

我在外婆的歌声中渐渐入睡,梦里还回荡着外婆给我唱的歌谣——“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如今,外婆已经去世,留给我的是对她的思念,那首童谣则被我放回了记忆深处。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陌生而又熟悉的调子在我的耳边响起。抬头一看,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正哄着她的孙儿入睡。阳光倾洒,用它的金边装饰着老人慈祥的脸……

刹那,眼泪汹涌。那些被我放在记忆深处而已布满灰尘的过去,渐渐涌了出来。那些与外婆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她为我削苹果,她为我整理床单,她为我织毛衣……那些镜头如一部老旧的电影一般,张张都有些模糊,似乎最清楚的便是外婆的笑脸。

似乎我的大半个童年都被占据,早上,是外婆那宠溺的目光;晚上,是外婆那轻柔的歌谣。我想起来外婆最喜欢的桂花糕,还有外婆栽的一棵小树,还有那把外婆一坐上去就会吱呀作响的小竹椅……

我已流不出眼泪了,风也吹得眼睛疼,大步跑回了家,仿佛这样就能找到外婆似的。可是家里谁也没有,只有我一个人站在这偌大的房子里。

躺在沙发上,哼起了这久违的童谣:“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唱完一遍又一遍,哪怕口渴了也还是继续吟唱着,我渐渐进入梦乡……

梦里,真的有一座外婆桥;

外婆,笑吟吟的站在桥那边;

在梦里,我见到了久违的外婆;

在外婆那,我听见了久违的童谣——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久违的外婆的声音唱起久违的童谣,让我感受到久违的外婆的爱。

【篇二:写童谣,真难】

说到难,难的事情有很多。写作文难,学习难,练琴难,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很难,可是在我心目中,真正难的还是写童谣。

又到周末了。平常,周末都是一篇周记就可以了。但是,这个周末,老师居然给我们布置了两篇童谣,听到童谣这两个字,我瞬间一脸蒙逼。

哎,这童谣要怎么写呀?回到家里,我又看着老师发的童谣征稿发呆,咬笔头了。苦苦思考了半天,无从下手,无奈之下我跑去请教,在我学习上,算是个万能应用的妈妈,可是妈妈居然也搞不定这么一小篇童谣。

我只得绞尽脑汁的继续思考,有谁写过类似于这样的童谣?突然,我脑子里灵光一现,想起悦悦写过一篇类似于这样的童谣。我激动地打开电脑,去悦悦的新浪博客,拜读悦悦的那篇童谣。我反反复复把悦悦写的童谣看了一遍又一遍,可仍然想不出自己的童谣应该如何下笔。

情急之下,我动用了终极武器──万能的度娘。谁料,因为我自己肚里实在没有墨水,万能的度娘也没了办法。哎,书到用时方恨少啊!我长叹了一口气,只好凭自己的能力,继续冥思苦想了。

就这样,磨磨唧唧的耗掉了一个小时,我的童谣仍然只写了一个题目──宣城,新风貌。最后,我又半访半抄的写下了一句话,走在祖国一片和谐的土地上,心中响起了战争的号角……

不行不行,这两句话也对韵不起来,我还得继续动脑筋,啃笔头,细思考。一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我的脑子都快爆炸了,我笔下的童谣却仍然只有那两句不着边际的话。

唉~写童谣真难啊!还是以后多看些有营养的书籍,让写童谣变的简单些吧!

【篇三:童谣伴我成长】

如果你有机会在长沙的街头巷尾走一走,时常会听到一些有趣的童谣,如:月亮粑粑,里面坐个嗲嗲,嗲嗲出来买菜,里面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绣花,绣个糍粑……这首童谣朗朗上口,让人忍不住就想去看看长沙人的生活,那样勤劳质朴又带几分温馨的画面,又忍不住心生几分向往!这样的童谣,是我们生活的剪影。有童谣,真好!

哎!哎!哎!别光读这一首啊!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三个人或几个人一组,手牵手,第一个同学把一只脚搭在旁边另一个同学的脚上,依此类推,围成一个圈,然后大家一起拍手,一起开心而缓慢地转着圈,好听的童谣也传了出来:“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花篮说:一不准动,二不准笑,三要做个好动作。”只见同学们金鸡独立般站在那儿,时间似乎静止了,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终于有小朋友坚持不住,于是,欢快的笑声又响了起来。童谣,伴我们快乐游戏。有童谣,真好!

小时候,我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记得有一年中秋,下起了大雨,因为我们家住得比较偏僻,大街又离得远,所以只能自己做月饼。我拿着面粉在盆里揉来揉去,无聊极了。爷爷见了,就用他那那爽朗的男高音给我唱了一首童谣:“八月十五月儿圆呀!爷爷教我做月饼,月饼甜又香,一个月饼记心田。”爷爷反复地唱着,我也小声地跟着哼唱着,浓浓的亲情在小小的院落里弥散开来。现在,每当我看到月亮,就会想起这首童谣,就会想起爷爷和我一起做月饼的情景。这样的童谣,浓缩了亲情。有童谣,真好!

童谣,是一束火花,多姿多彩;童谣,是一个百宝箱,里面装载了我们美好的回忆;童谣,是一团火苗,温暖了人们的心。我爱童谣!

【篇四:封存在记忆深处的童谣】

牙牙学语时,最先接触的歌是那些经久传唱的童谣——《找朋友》、《卖报歌》、《郊游》……小时候,每当妈妈抱着我,哼唱着这些曲子哄我睡觉时,感觉无比幸福。日子久了,便产生了一种“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感觉。慢慢地,在悠悠的童谣声中,我长大了。

如今,我迷上了流行歌曲。从一开始王力宏的《花田错》,到林俊杰的《三国》,再到周杰伦的《魔杰座》,最后到飞轮海的《越来越爱》……这些歌把我带到了一个崭新的音乐生活。嘴里哼着流行歌,看到街上有老婆婆牵着小宝宝,还唱着古老的童谣,我会暗自偷笑,然后不屑一顾地走过去,继续唱着我的流行歌曲。日子一长,儿时的童谣渐渐地被淡忘,如同一个被冰封的记忆。直到那一天……

上学路上,我在爸爸的车上又唱起了周杰伦的《花海》。车开到一半的路程,爸爸忽然打断我的歌声,“唱的什么呀,听都听不懂,还是儿歌好听。还会唱《卖报歌》吗?”“当然会。”我爽快地答应了。可是,刚要唱,忽然发现我连曲调都忘了。抓耳挠腮想了半天,硬是没想出来。这时,妈妈唱了起来:“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听着熟悉的旋律,我清楚地感觉到心里的那块冰裂了一个缝,瞬间我记起这首歌谣来。于是,和着旋律,我与妈妈一起唱起来。爸爸觉得不尽兴,又带头唱起了《找朋友》。我本想就此打住,可忽然觉得心里的那个大冰块融化了。那些歌像长了翅膀似的,从冰块深处飞了出来。刹那间,儿时的童谣又重新回到了我的记忆中,儿时的一幕幕像过电影似的一遍一遍在我眼前放映。那一串串音符、一段段旋律、一句句歌词,都曾使我陶醉。我又禁不住和着妈妈的旋律,轻轻地,轻轻地,最后越来越响地唱了起来。

陶醉了,是因为那亲切的旋律;陶醉了,是因为那动人心弦的歌词;忘我了,是因为那童年美好的记忆……

【篇五:童谣】

“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槟榔。”昏暗的小路,稀疏的几盏路灯,又听到这首熟悉的童谣,我又回想起从前的时光……

夏季炎炎,而我偏又因贪凉发着烧,不能开空调,午间躺在凉席上,我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外婆拿一把蒲扇在一旁为我扇凉。我又抱怨说无聊睡不着,缠着要她讲故事唱童谣。故事很多,但我记得最熟悉的这首旋律却始终萦绕。歌词稍繁复,我总记不全歌词,便缠着外婆给我一遍遍的重复,她一遍遍耐心的教我,时常是教着教着我就没了动静,回头一看,我已经睡着了。想必那时的梦里,定然有它常伴。

“槟榔香,买子姜,子姜辣,买菩达,菩达苦,买猪肚……”待到真的年卅晚,去逛集市,我对词中五花八门的食材充满了好奇,执着的拽着外婆去寻找,怕忘记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它们的名称。晚上,大人们都忙着张罗晚饭,唯有我悠闲自在,去逐一品尝那些食材。有很好吃的菱角、猪肚,也有我吃一次就不愿再吃的子姜和菩达,这些滋味伴着童谣印在脑海。每当想起它,嘴中便似回忆起各种滋味。

“刀切菜,买锅盖,锅盖圆,买只船,船沉底……”之后我便很少再听童谣了,更多的是戴上耳机,与世隔绝的听音乐,歌词从我记忆中淡忘,只隐约记得一点旋律。偶尔走过一条旧路,看天色渐沉,几个小孩还在路上嬉戏打闹。一旁的老奶奶推着摇篮,慈祥的注视着他们,嘴里唱起那首熟悉的童颜哄小宝宝睡觉。我下意识的跟着唱起来,却怎么也回忆不起那段歌词。原来,我已经许久没听过了。

我回到家,急忙向外婆询问歌词,外婆轻轻吟唱……我有些恍惚,时光匆匆而过,悄然带走童年的天真,除了徒添白发,外婆还如当年一般,陪着我。

“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槟榔……”旋律在陪伴中,散在夜间风里。而撒满月光的一个个记忆,定格在脑海之中。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