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传】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着长江东下,一路上游览了不少地方。在经过襄阳时,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便特地去拜访他。
李白来到孟浩然的住所,见到了孟浩然,心中暗喜。李白快步走上前去,先是给孟浩然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说:“久仰孟大人大名!今日我带诗稿来拜访大人,不知大人可否给出意见?”说着便把诗稿递到孟浩然面前。孟浩然接过诗稿,认真仔细的从头至尾翻阅了一遍,渐渐地,他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色。孟浩然紧紧地握住李白的手,激动地说:“好诗!真是好诗!”李白很是高兴:“能得到大人的称赞,我也就知足啦!”两人很快成了挚友。接下来,孟浩然热情地款待了李白,并且留他住了十多天。
五年后的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便托人代信,约孟浩然在江夏相会。
那文人骚客流连的黄鹤楼,此刻依然富丽堂皇,但似乎又隐约含有离别的愁思。眼见着老朋友就要与他分别了,李白心中不觉有一丝惆怅:“今日送君去也,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啊!”孟浩然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切莫伤心。如果有缘分,日后必定再相见!”“话虽然这么说,但老朋友就要分别了,心中难免会有些不舍。”李白望着这滔滔江水,不禁一阵心酸。“兄弟莫难过。在这如此美妙的春景下,我们若不多笑几声,岂不是辜负了这片美景?”“说得对!我相信我们以后一定能再相见!”……
两人虽然嘴上说着分别以后还能再相见,可心中却是万分不舍,直到船夫忍不住催促他们,两人才终于分了别。宽阔的江面上,那只小小的白帆,显得孤孤单单。三月的春风把小帆吹向遥远的天际,最后消失在万里晴空。只留下滔滔不绝的长江水,缓缓东流……
李白久久的伫立在江边,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吟出了这首名垂千古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篇二:送孟浩然之广陵】
晚上,李白正打着游戏,孟浩然突然发来短信:“白兄,我明天要走了,我希望你能到黄鹤楼见我一面。”看到短信的李白再也没有心思玩游戏了,他这一晚上都像睡在钉板上一样,无法入眠。
第二天早上,他走在路上,街上一个人都没有,路边那一棵棵粉红的桃花正看着水中的自己发笑,青青的小草绿的发亮,小河里的水正在追赶着太阳!可是,这些都不能让李白的心情愉快起来,李白三步并做一步向前飞奔,还差点摔进了江里。
李白到了码头,看见了小孟正在吃早点,他激动得抱着孟浩然,不停地拍着孟浩然的背,差点把小孟吃的米线都给拍出来了。小孟说:“白兄,下次你能拍轻一点吗,我都快被你拍死了!”李白说:“不好意思,我太激动了。”李白拉着孟浩然来到了酒馆,不舍地说道:“小孟,这最后一杯酒,我敬你。”“别搞得像是我要死了似的,我妈让我回家继承我们家的公司,等我发了大财,我一定会回来看你的。”小孟幽默地说。李白皱皱眉头说:“下次来,记得买一个苹果10S送我,我们一起打游戏。”小孟都快吐血了:“什么……苹果……10……S,我怎么没听过?”
这时,船夫也催到:“客官,船要开了,快上船吧!”小孟一步三回头的上了船。李白来到黄鹤楼顶,拿出一块白手帕擦着泪,看着孟浩然的船渐渐消失的江面上也不肯离去。
【篇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扩写】
阳春三月,正是大自然生机盎然,万物萌发的时期,一株株小草从肥沃的土地里探出了充满好奇心的小脑袋,打量着这个对它而言是十分新奇的世界;桃花害羞地向人们展示它的盛世美颜。
在河畔,一座八角形的建筑屹立在眼前,它就是黄鹤楼。在黄鹤楼里,真是好不热闹。服务员把我带到一间独立的、古色古香的房间里,向我做了一个请进的手势,对我说:“李白先生,这里是您预订的江景VIP包厢,菜单就在雕花的梨花木餐桌上,有需要请按服务铃!”我微笑着点了点头,进了房间,我拿起桌上的菜单和笔,坐在椅子上,点了老孟最喜欢的招牌菜和其它一些名贵的菜,还点了我和老孟最喜欢的女儿红。过了不久,各种美味佳肴上了桌,又过了一小会儿,老孟也来了。我不停地往老孟碗里夹菜,对他说:“哎!孟兄,人生难得一知己,如今你我一别,再见不知何时,今天我们不醉不归!”老孟往我的金酒杯里倒了些酒,又往自己的金酒杯里也倒了些酒,说:“李兄,你我虽两地相隔,但只要心意相通,又有何妨!”我和孟兄干了杯,将各自杯中酒一饮而尽,吃完离别餐,付了金子,我们来到了楼下的江边。
我把老孟送上帆船,并从随身包裹里拿出好几套厚衣服,塞到他的怀里,对他说:“贤兄,听说广陵天气冷,你可要照顾好自己呀!”说罢我又从旁边的柳树上折下两根柳枝,一根放在老孟手上,一根握在自己手里,接着强撑着笑脸,对老孟挥挥手说:“再见了孟兄,希望我们有缘再相见!”老孟抹了抹眼角,随后招手道:“贤弟留步,愚兄永远也不会忘记你的!”
我目送着帆船朝着天际越开越远,逐渐变成小点直至消失不见。想到日后没有老孟陪我饮酒作诗;没有老孟陪我游山玩水;没有老孟陪我……思绪至此,我不禁泪如雨下,在一瞬间,离别的忧伤漫上心头,借着酒意,我灵感大发,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篇四: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
晚上,李白还在看着电视,突然来了一个未知来电,李白拿起手机说:“谁呀?大半夜打电话!”“我孟浩然呀!”“你怎么又换号码了?”“昨晚我们喝完酒,手机被小偷偷了,对了,我明天就要坐船走了……”电话挂了,李白心都快碎了。
第二天早晨,李白连忙跑去码头送孟浩然,开着车闯了几十个红灯,其它司机都说他是色盲,不会看红灯的。一路上,美丽的花朵,在李白眼里也不美了,最爱酒的他,闻着酒馆飘来的酒味,也没了感觉。
他到了码头,孟浩然已经买好船票准备去吃早点,李白不舍地问问:“孟兄,你为什么要走?”孟浩然说:“我要去广陵当大老板了呀,我那上市公司,每年利润几个亿,我不放心交给别人管理,得回去好好经营一番。”李白一把拉住他说:“大兄弟,我不要你走,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肝,没了你我可真的活不下去呀!”两人紧紧相拥,久久不愿放开手。李白到车里拿了一坛上好的女儿红送给孟浩然,两人干了一杯离别酒,孟浩然便上了船。
李白爬上黄鹤楼顶,提笔写到:“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篇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
我是李白,我爱好饮酒、旅游且自认为浪漫。在与好友孟浩然离别之后,我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包含了我对他的思念之情。
我与他相识,是在那次旅游时。
那一年,我闲来无事,乘着船从四川沿着浩浩荡荡的长江东下,一路上游览了各地的美景名胜,让我流连忘返,来到襄阳,是我听过著名的前辈诗人孟浩然就隐居在这儿城东南的鹿门山,于是便迫不及待的去拜访了他,我们两个交谈了很久之后,他见到了我写的诗,没想到竟对我的是赞赏有加,想想心中还有点激动,因为我们两个人志趣相投,不久就成了很好的挚友,我于是就在这长期游玩,我们两个一起到别处去欣赏无法欣赏的独一无二的景色,沉醉在这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这样的美好宁静,你也不知持续了多久,我得知我的好友孟浩然将要离开这去往广陵,我心中不免有了几分遗憾、伤心。可也没有办法,我只得托人带信给他,与她相约某一天在江夏相会,借此抒发各自的思念之情。
几天后,我们两人如期而至了,我们在黄鹤楼边愉快的重逢了,各自都抓紧了这短短的时间来抒发心中的不舍,留恋。又是几天后,他就要乘船东下去往广陵了,我着急慌忙的跑来江边,幸好赶上了,我伫立在江岸,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喘,似乎忘记了刚才,只不过我一时一刻都不想错过,我望着一叶孤帆,远远而去,渐渐消失在一片碧空中,只剩下的浩荡的江水奔流在天边,我一边送别,我的心也一起跟着飞翔,胸中有着无限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我便写出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篇六:改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谁都知道,我李白喜欢喝酒吟诗,广结天下文人诗友,其中孟浩然是我亲爱的老朋友,我们经常在一起观赏风景,饮酒做诗,下棋作乐。
烟花三月的一天,孟兄突然向我辞别,要东去广陵。老朋友要离开,我的心中觉得很难过。
我准备了丰盛的佳肴和美酒,与孟兄骑马来到我们常去的黄鹤楼,为孟兄饯行。
我们拾级而上,登上黄鹤楼。在温暖的春风中,在明媚的阳光下,我们眺望着远处春意盎然的景色,江面上波光粼粼,绿油油的草地上夹杂星星点点的野花,路边的树木正抽出嫩绿的新芽,一群鸟儿婉转地歌唱,高兴地飞翔,好像也在为孟兄送行。
在这如画的美景中,我们喝着美酒,吃着佳肴,诗兴大发,作出了一首又一首的好诗。我们倾谈心事,高谈理想和抱负,高兴之下时间一晃而过。不知不觉中,离别的时间拉近了,离别的哀愁又袭上心头。我举起酒杯,感慨地说:“老朋友,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相逢,来,干了这一杯。”说完我一饮而尽。孟兄也千愁万绪:“老朋友,我们感情深厚,但愿友谊万岁!”
江边的帆船早已靠岸,我紧紧地拉住孟兄的手说:“此去路程遥远,你要多保重!”孟兄站在船头向我作揖告别:“再见,李兄!希望你常来信,把好诗写给我看看。后会有期!”
船渐渐地走远了,帆影已慢慢模糊,消失在水天帆相接的地方。江面波光闪动,江水溅起层层波浪,滚滚向前。
我鼻子酸酸的,依依不舍地站在江边,久久不肯离去。我触景生情,大声地吟唱: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