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和阅读有个约会】
喜欢在一个阴雨连绵的春日,坐在窗前,捧一本名著,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品味着爱与恨,品味着悲与喜。
喜欢坐在溪间的岩石上,在一片瑰红色的云翳中侧卧着欣赏一本名著,神秘如置身梦幻。
喜欢在一个晴朗的秋日午后,躺在一片黄色的草地,闻着丰收的气息,细细品味阅读中的收获,感受着那些真理。
喜欢在一个冬日的夜晚,点一盏孤灯,品一杯香茗,在似有非有,似无非无中与主人公一同进入那个银装玉砌的世界。
春夏秋冬,四季都有我阅读的身影,早中晚夜四时都有我阅读的脚步,一年一年我在阅读的世界里徜徉,在阅读的世界中成长。
小时后,就知道在父母的旁边读书,虽倒读,却仍津津有味。大一点儿,便开始沉醉其中,不休不止。上学后,书与我变成了形影不离的伙伴,开始了我真正的阅读生涯。也曾想在三国中叱咤风云演绎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豪壮,也曾想在梁山中大展生平,一展自己的鸿鹄之志,也曾为林宝黛爱情悲剧涑涑落泪,也曾替简爱慨叹一生,也曾为迁客遭贬感到愤懑,也曾为骚人青云得志感到欣慰……
我一直认为阅读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享受,因此我与阅读结下了不解之缘。烦恼时,会和诗仙李白聊聊天,感受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胸怀;忧愁时,我会倾听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心声,和他的亡国之痛相比,我的那一点点忧愁又算得了什么呢?疲惫时,仿佛听到李商隐的低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于是,我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为一种信念而执著奋斗。我能在油滴飞溅的餐桌上阅读,我能在喧杂吵闹的沉醉其中,我能在床上阅读我感兴趣的文章,幸而欧阳修有三上(马上、枕上、厕上),我也可以聊以自慰了。
虽然说阅读习惯不是很高雅,可我也确实在这不雅的习惯中收获了许多明白了许多:阅读是一种美丽的享受,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功课,是一本人生最珍贵的存折。愿我们都能在阅读中感悟人生,在阅读中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走向未来。
我与阅读有个约会,无论艳阳高照,无论阴雨连绵,无论狂风大作,无论瑞雪纷飞,我都与你不见不散!
【篇二:阅读使我快乐】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的,书可以提高人的修养,使人生变得亮丽。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可以使人的气质得到升华,最终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书的好,我说不清楚,道不明白,所以,就让我摘取一朵令我记忆犹新的小花,同大家分享吧。
我很喜欢泰戈尔,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
我很喜欢他的文字魅力,他总是从细处落笔,摘取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在一个唯美的意境中,引发出诗的情思,在精美流畅的言辞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泰戈尔有一首诗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如今,记忆最深的只有那么几段了,同大家分享一下: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无法再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再风中相依,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翱翔天际,一个却深潜海底。
是啊,不正是这样吗,看似这距离并不遥远,但只有深入其中,才能发现这距离竟是如此遥远。正如近在咫尺的人们,谁能说他们的心灵是近的呢?
这令人感伤的诗句,每每读至此处,我总会忍不住落泪。
通过读诗,让我和泰戈尔产生了思想共鸣,这不就是读书的快乐嘛!
【篇三:我爱阅读】
“没有一艘船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诚然,读书是一种心灵的净化,读书是我们翱翔的翅膀。
很小的时候,我便被书吸引住了,不仅是因为那曲折优美的情节,也不只是因为纸浆与油墨混合在一起那淡淡的墨香。更是因为那白纸上的黑字,活生生的一个个小精灵将我的魂给勾了去。
每次写作业,看着书架上的书,我总是按捺不住心底的“原始的冲动”,拿起一本书随手翻阅后便将作业丢到一边去了。
我曾沉醉于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与主人公一起上山劈柴,生活做饭;我曾经沉浸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被那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对峙与烽火连天的战争吓得提心吊胆;我曾经钟情于《福尔摩斯探案集》,跟着夏洛克的步伐一点点发现蛛丝马迹,找出幕后真凶……曲径通幽处,读书,你会发现世界原有的颜色。
我曾经屹立于泰山之巅,将魂魄放飞,将思绪放空,体会杜甫那“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我曾闲游于世外仙境,把身心舒缓,把美酒当歌,欣赏陶渊明那“桑竹美池”的桃花秘源;我曾独坐于西塞山顶,眺望白鹭远去,桃花水流,感受张志和那“斜风细雨”的诗情画意……落霞山云舞,读书,你会找回真正的自己。
读书时,我的神游万仞,从罗贯中到柯南-道尔,有泰山之巅到桃花秘源……如果没有浆,船依然有帆的导引;如果没有了花,草依然青葱茂盛;但如果人不读书,他就会无所适从,停滞不前,他的心灵,就会变得暗淡无光。
所以,朋友,读书吧!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篇四:阅读,使我和谐成长】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它,不但给我带来快乐,还可以让我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使我和谐成长。
只要有空余时间,我都会捧着课外书来读,看到入迷的时候,每次妈妈叫我做家务,我只好爱不释手地让书休息一会。因为爱看课外书,妈妈总是称呼我书呆子。其实我并不是真正的书呆子,因为我从书上学到了很丰富的知识。如:读了《狼来了》的故事,让我懂得了撒谎带来的后果;《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使我看到了人间的美丑善恶,使我懂得了做人应该具有的品质;《十万个为什么》使我掌握了一些人们束手无策的生活小常识……
有一次,妈妈煲汤时由于健忘,在汤里重复放了盐,当她尝了一口时,马上把舌头吐了出来,原来汤太咸了,正当妈妈准备把汤倒掉时,我大声地把她叫停了。我记起了《十万个为什么》里介绍过如何处理太咸的汤,我叫妈妈把1个鸡蛋打在汤里,均匀搅拌。妈妈半信半疑地照着做,然后再尝尝。然后妈妈一边点头一边笑着对我说:“这个办法真管用,看来我家的书呆子也不呆呀!”
记得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妈妈经常叫我多看一些优秀作文集,看的时间长了,我的脑子里积累了很多好词好句,所以我的写作不断进步,学习成绩也比较优秀,看着家里墙壁上整齐地贴着一张张奖状,更激发了我阅读的兴趣,这些都是我平时爱阅读的结果。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我爱阅读,因为阅读让我快乐;阅读使我和谐成长。
【篇五:我的阅读经历】
阅读,是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阅读,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阅读,是我们的精神食粮;阅读,是我们的人生之本。让我来为大家介绍我的阅读经历吧!
其实,在五年前,我并不喜欢看书,或者说,我并不会看书。但是我有一个习惯,在开学的时候,当语文书发下来时,我喜欢在家把书从头至尾的看一遍,领略作者的手法和文笔。
妈妈发现我爱看书,有一次去益阳时给我带回了一本作文书。当天,我就一直看了好一会儿,直到妈妈叫我吃晚饭,我嘴上虽然应着,但脚却没有迈开一步。直到妈妈有些怒气了,我才依依不舍地放下书。吃晚饭时,爸爸说:“还以为你成神了呢,连饭都不吃了,如果再有下次,那我就亲自去‘请’了!”爸爸的“请”,肯定不会是表面意思,必定是会打我一顿,不过我倒是不怕,因为看书被打一顿,也算值得了。
不久后,我不仅仅满足于作文书了,也喜欢看那些富含哲理的故事书,有一些故事中有特别美的写景的段落,我通常会把它们抄下来或背下来,碰到一些不认识的字,我就去查字典,通过看书,倒是让我也认识了不少字呢。
到后来,我又喜欢上了漫画,可能是它那丰富多彩的语言和绚丽多彩的画面打动了我吧,其实在大人的世界里,小孩看漫画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我倒是不认同,并不是所有漫画都是不好的,比如说有些哲理故事改成了漫画书,还有《西游记》,《红楼梦》等四大名著也一样。再说,喜欢看漫画的人也不一定是成绩差的孩子啊,有些不也是好孩子嘛。我喜欢看漫画多以侦探为主,我喜欢看那精彩的故事,破案的奇妙。
其实我为书还做了一件傻事呢。
那是一个端午节的前夕,妈妈和奶奶包了粽子,妈妈提议来玩一个游戏,就是在粽子里放一个硬币,谁能快速找到,并吃完那个粽子,就能实现一个愿望。那时的我真是“傻得无慧”了,因为那时的我正好看上一本书,可是不好意思跟妈妈开口,听到有这个奖励,我顿时燃起了斗志,但是那么多的饺子也不可能一下子吃完了,我突然有了一个“办法”,等粽子上桌,我把每一个都咬一口,很快就找到了那一个,结果,当然是我赢了。但是也没好到哪去,妈妈要我把咬过的粽子全吃完才能有奖励,害得我吃完了那些粽子,整整十几个啊,撑得我晚饭都没吃。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我爱书,也爱看书,书是一个人知识的源泉,我一定会努力增长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