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书屋中我成长】
一川烟雨,满城风絮,而我在梦的最深处找到了你——我的书屋,从此,便不愿醒来……
素馨满架香,杨柳堆烟处,还有乱红飞过秋千,归燕思绪翩跹,一切都像这小村庄的一场盛宴,亭台水榭,流水长街,惹人留恋,细细啜品,却总觉得这乡村少一抹点缀,这心头缺一种满足。直到这年,乡图书馆的建成,使梦为之注解,见证一个少女的成长,书屋的双眸映出八月里的你我。
书屋如梦
我奔跑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即使归燕盘旋,就算云影青烟,还是鼻头沁香点点,眼前彩蝶翩翩,这瑶池般的乡景也阻挡不了我一睹书屋的欲望,不觉间,加快了速度……
我走进书屋,那是宁静古朴的棕红色书架,亦是淡泊致远的棕红色,贯穿古今,穿梭流年;那是一排排惹人驻足的书,像一个个跃动的音符,五彩斑斓,韵律飞舞,奏响了整个世界的狂欢,调动了整个世纪的酝酿;那是一间不大的书屋,四四方方,规整有致,却凝结了历史的心血,成为我的一方乐土。
目光流转于书屋却怎么也舍不得离开……啊!我看到了!看到了鲁迅先生在黑暗社会发自内心的“呐喊”;看到冰心奶奶在子夜孤独中为无数青年点亮了一盏“小橘灯”;看到了徐志摩在康河边奏响“离别的笙箫”;我看到了风花雪月是民国,看到了新中国的前身……
书屋如梦,苏醒了一个乡村女孩别样的生命,点缀了我的整个世界,让我在书中成长!
书屋有梦
固然新知如心雨,书屋如梦境般可爱,然而它予我的并不止于这些,书屋中有梦里花落,有梦忆舍弟,有梦中一轮皎皎圆月寄故乡。
沏一杯香茗,捧一卷诗三百,在书屋中细细赏那温柔的山水之气,感悟那忠诚的云天之歌,体味那犹存的风雨之韵,听一听巴山夜雨,品一品宫商角徵羽,倏然,忘了问今夕何夕……
书屋有诗人封存千年的梦,待我千百年后一一解读:我敬陶渊明带月荷锄,采菊东篱,使愿无违的自由快哉;我叹纵酒写文,敢让敢让高力士为其脱靴的李太白;我为杜甫亲朋无字,老病孤舟而哀伤;更为陆游一不能于沈园再得佳人,二不能酬了壮志而见九州同而心痛;为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看尽长安而喜悦……
书屋有梦,有诗人千百年间风雨穿行的梦,还有一个农家女孩与书相伴的梦与成长。
书屋圆梦
书屋中有梦,还有粉红色的回忆,有一串长长的呢喃,还滴灌了一个乡村女孩悄然萌生的一颗梦的种子……
书香卷气,浮沉春秋,是书屋让我寻到了生命的意义,让我在笔尖的起起落落下,在历史的沉香漫溢中,舞出了一曲惊鸿笙歌。曾记否?无论风霜雨晦,书屋与我相知相伴;即使世事喧嚣,我也能来到书屋追寻一方净土,谁也不能扰我一颗静心;就算委屈隐痛,书屋也能张开手臂,拥我入梦,抚慰我受伤的心。从此,书屋的意义便不止于“书”,更是圆我一个梦:与书长伴四季,不离不弃。有书屋,我便以诗词歌赋为双眸,观岁月纵横,洞人情冷暖,学会予人玫瑰,学会即使善小也为之,学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书屋圆梦,圆我一生与书的情谊,圆我一生成长。
书屋中读书,读出章台柳,读出大漠孤舟,读出这山河的显豁,读出这春秋的痛快,读出一个女孩关于书的梦。书屋中,我愿静静守候,不必醒来……
【篇二:我的书屋我的梦】
我家有个小小的“书屋”,它是有简单的4个双层小柜子组成,里面排列了很多书籍。每当我闲暇时,取上一本书,在温暖的阳光中慢慢翻开书本,细细地品读,让每一个“小精灵”带我畅游知识的海洋。书屋里还有好多伙伴,温婉的李清照、率直的苏轼、聪明的福尔摩斯、淘气的马小包等等。在众多书籍中,我喜欢读《绿野香踪》这本书。
这本书讲了一个叫多萝西的小姑娘被龙卷风卷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在漫长的旅途中她认识了想要聪明的稻草人,想要心的铁皮人,想要胆量的狮子这3个号伙伴。他们互相帮助,患难与共,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后他们都实现了各自的愿望。
多萝西的善良、坚毅、不怕困难的精神告诉我,世界上的人之所以遇到困难不会放弃,正是因为心中有属于自己的信念。而我的信念就是将来要考上北京大学,学习像一个漫无边际的森林,里面有阳光灿烂的时候,也有刮风下雨的时候,我要努力克服一个个绊脚石,朝着我的信念前进。书屋,则是我的加油站。
【篇三:我的“筑梦书屋”】
在忙碌的时候,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憧憬,在一个小小的书店里,飘着书香,人们安静地坐在那里,手捧着自己心爱的书本阅读,感受着浓浓的阅读氛围。你轻轻取下一本书来,找一个安静的角落,静静翻阅,阳光从窗外散落进来,正好落在你的肩膀,那柔柔的暖意和美美的感觉,会让人忘却了世界的一切纷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的海洋之中……
我就经常这么憧憬着,也一直期盼着有一间书屋。因为读书能治愈人心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的追求越来越高。从前,那些在大城市才有的书店,现在都像星星之火一样散落到乡村里了。比如在我们十八洞村就有一间书屋,名字非常特别,叫“筑梦书屋”,为什么特别呢?我想是因为它的寓意特别,它是一间创造梦想的书屋。有一句话说的好:“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梦想,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十八洞村的书屋,应该也是基于这,让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都实现梦想。
书屋是双层木质的房屋,和农村的房子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当走进之后,你一定会非常惊讶,里面装饰古色古香,书卷味非常浓郁,沁人心脾,那成排成排分门别类的书籍,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安安静静坐着看书。看到这一幕,你肯定会不由自主安静下来,寻找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去阅读。
据说十八洞村自从有了这个书屋,村里的孩子们每天放学后都跑来这儿看书,书屋就成了祖国花朵的世界。他们看书时,仿佛整个世界都随着他们一起安静了。甚至,他们是那么专注,以至于人们不断进出他们也没注意到,看到动情处甚至轻轻抽泣起来,那画面甚是感人。
妈妈说,这个书屋的建成,是得益于在十八洞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也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我不太懂这些,但我想,孩子们能天天有书看,这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最近这些天,我也把家里有的书都收集起来,妈妈还给我买了一个书柜让我放在上面,我精心准备了一张硬壳纸张,在上面认真地写下“筑梦书屋”四个大字。因为,我也想让自己家里有一个书屋,我喜欢这样的氛围。我还有一个梦想,长大后建设一个大大的书屋,让全世界的人都能读到书,看到书,都能从书中学到真、善、美,懂得很多很多道理。
朋友们,让我们从创造梦想的起点出发,找到属于自己的“筑梦书屋”吧。
【篇四:我的书屋】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想说这话说的真是太好了,我家里也有一间书房,那是我写字看书的地方,虽然不是很豪华,但是却显得朴素又温馨,看起来多了一份和谐的气息!我很满足,在这里我可以放松地与书为伴,自由的徜徉在书的海洋中。
走入书房,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成天与我做伴的大书柜了,书柜里的书都摆的整整齐齐,上面有课外书,工具书,作文书等。书籍就像一个无穷的宝藏,我在书里获得知识,开阔视野。
书房里还有一张书桌,虽然普通但经久耐用,而且被我装饰得很漂亮,桌面上有一台电脑还有几支塑料花和一些玩具,书桌对面是一张学习桌,每天放学回家我都在学习桌上写字,学习桌上的小风扇和台灯,都是我学习的好帮手。妈妈还在书柜的左边放了一张小床,让我可以累的时候休息一会儿。可我喜欢把我爱看的《十万个为什么》《窗边的小豆豆》《格林童话》放在上面。偷偷告诉你有时就是它们陪我睡觉的。
这就是我的书屋,虽然很小但很温馨。
【篇五:书屋伴我快乐成长】
我小的时候,就特别爱看书。春天的时候别的小朋友去田野扯猪草,我就躲在田坎边看书。夏天晚上乘凉的时候,我总是拿把扇子和哥哥姐姐们交换成故事书看。秋天的时候,我就缠着大爷大妈讲书给我听。冬天的时候我就待在田大爷家的“一毛书屋”不出来,花一毛钱软磨硬泡从早上看到晚上,那里的的旧书特别多,什么三国演义啦,西游记啦,三毛流浪记呀,上下五千年呀,我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总是百看不厌。
就在我七岁的时候,一场特大水灾冲进了田大爷家的“一毛书屋”,一屋子的洪水把书浸泡成了浆糊,很多书没了踪迹,我心爱的《水浒传》没了,我哭得直跺脚,直到村长答应我尽快再建一个免费书屋,我才破涕为笑。
几个月后,村里修建了一栋漂亮的两层小楼——村部,在村部里真的有图书室,我一头扎进书屋里,迫不及待地读起书来,呵,好家伙,这书屋的书比田大爷家的“一毛书屋”还大,不仅有古代的书还有科技书,不仅有中国作家的小说,还有外国作家的小说,不仅有儿童喜欢的童话书,还有很多技术养殖、种植方面的书,简直就是一个书籍王国。我拿起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铁砂冲向铁石一样,我被深深地吸引了: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相当混乱的,“二战”的阴云尚未散去,冷战的硝烟又起,人们缺乏理想,意志消沉,霍尔顿没有办法改变社会,他的心底存在着一个美丽的理想——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我的眼前忽然一亮,我们的国家如此强盛,社会这么美好,我有什么理由不认真看书,不努力学习呢?对,它就像灯塔一样照亮着我的心路历程。
有了理想就有希望,即便有些书我还不能怎么看懂,我仍然津津有味地看下去,早上在晨曦中看,晚上在电灯下看,放学回来的路上,我坐在草地上看个没完。
润物无声之间,我读了很多书,语文成绩不知不觉提高了,我的作文也经常被老师当范文供同学们观摩,后来我居然也能代表学校参加作文比赛还获奖了,甚至我写的《我们花鼓世家》还上了《小学生导刊》获得了三星好评。
我想:“村部书屋”已经给我安装上了一双自信的翅膀,它让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成长得更快乐。
【篇六:农家书屋伴我成长】
我是个爱看书的人,无论是怎样的书,阅读它们时总能给我一种非凡的快乐。每每暑假之际,东正街那里的一处小书屋便成了我的“第二个家”。在那儿,我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这个书屋并不大,却很整洁、明亮,有一种温馨的感觉。木质的书架、铁皮的橱窗、几张桌子、几把椅子、窗户上随风歌唱的风铃……透过透明的橱窗,可以看到整齐摆放着的各类书籍——有儿童文学、小说、名著、百科全书、农业……应有尽有。
书屋里的人不算很多,但也不少,却十分安静。各种各样的人摆着各种各样的姿势看着书——小孩子趴在地板上津津有味、两个女孩背靠背、男孩斜靠在书架旁、老爷爷带着老花镜坐在小椅上……偶尔有小孩子争论书里的故事,却不显得突兀,反而另生一种童趣。
在悠闲的午后,我经常和几位有相同兴趣的朋友一起来到这所书屋,手捧一本书,伴着慢慢倾斜的阳光,一起沉沦。不管是软软的小沙发还是发旧的木质地板都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好像在慢慢的时光长河中唯有这个温暖的一隅是静止的。坐在椅子上,周围环绕着层层叠叠的书籍,随手取下一本,便能静静地读下去。在这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慢的,慢到似乎可以天荒地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会带领我们攻克学习中的难关,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穿梭。我的书屋,感谢你赐予我无限知识,让我领略到知识的无穷无尽;让我在许多问题前不至于束手无策;让我享受到拥有知识的快乐;让我……
感谢你,我的书屋,我梦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