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要留住这一天】
太阳逐渐升到最高,灿烂的阳光均匀地洒在每一个人的头顶上,随着一声声再见的想起又淡去,大家各奔东西,分道扬镳。
那天是我们小学的毕业典礼,转眼间五年的时光已经悄悄的从身边溜去。回想起刚开学的时候,想的只有快点度过这五年的时光,早日毕业;可现在到了毕业的时候了,想让这时间再慢些。
吵闹的教室里,大家有说有笑,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对即将毕业的事好像混不在意。快掀翻屋顶的笑声,说话声,在当时看来却一点也不为过慈祥的老师轻轻地走进教室。我们一改往日的调皮,立刻安静下来。静静的看着老师,听从老师的安排。
嗯。老师给我们每人两个气球,让我们将它吹大。我们一个个脸吹得通红。甚至可以说有些痛苦,但。在这最后的时光里,每分每刻都。过的那样快乐,那样有意义,这大概就是友谊的魅力吧
我们举着两个。简单的气球,一步步走向宽阔的操场。踏上。拍毕业照的台阶。看着镜头余光。随着心情跑到了一旁的操场空地上,回想起五年来。点点滴滴。现在毕业的我们,再想回头。已是天方夜谭。
嗯。大家摆好pose。随着咔嚓一声。一张优美又严肃的毕业照就这样诞生了。我们轻轻地走下台阶。再次举起两个气球,有说有笑地走向门口。路上铺着鲜艳的红毯。五年来的老师们又站在甬道两旁,面带微笑。冲着我们母校。但我想,他们的心里一定充满了留恋与不舍。
大家玩弄着气球,忘掉一切的烦心事。甬道两旁的广玉兰,随风冲我们摇摇手。还记得刚入校时,广玉兰如同一个个美丽的姑娘,热烈的欢迎着我们的到来;在我们学习时,它又像一个个挺拔的军人,站在学校的门口为我们保驾护航(平日与我们一起玩耍学习;即将分别,相信此时的他也是十分的难过。
“再见,再见,再见。……”一声再见,是那样的短暂,又充满想象。五年的时光,犹如弹指一挥间,就这样溜走了。
我多么怀念小学的时光,我多么想留住这一天呀!
【篇二:留住那抹微笑】
夜空,蓝得深邃;星光,亮的迷人。浅浅的空气中弥漫着紫丁香的香气。一束橘黄色的灯光,映在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文字上,使整个身心醉在其中。望着那天上闪烁的星星,想起了您同样闪烁的微笑……
记得那时,我才刚刚上小学。我带着稚气第一次迈进小学的大门,心里满是恐惧。我的心里好像有只小鹿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就这样我带着好奇和忐忑来到教室,坐了下来。我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我只能低下头。这时您走进教室,带着满脸微笑,那么亲切。我的心突然平静了下来,好像有了一种安定的力量。就这样这种力量伴随着我,度过了一、二年级。三年级,您回家生宝宝了,但您那招牌表情:轻启双唇,半露牙齿,眼角上翘,脸部肌肉平缓向上向后舒展,露出明媚的微笑,却深深的映在我的心里。是您,孔老师,是您给了我学习上的第一个动力。
我再一次见到您的微笑时在六年级。当时面临着小升初的考试,意味着不久便要离开学习了六年的地方,老师让我们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写封信。第一个浮现在我脑海里的就是您。我写好信,在中午悄悄放在您的办公桌上。我知道,也许您已经忘了我,但我只想让您知道,您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但您并没有忘记我,在放学前,您来到教室,拥抱了我,我又一次看到了那明媚的微笑,我也在心里刻下了那个微笑。
时光飞逝,转眼我已经上初三了,很多小时候的事已经模糊不清,但您的微笑却一直在我心里,因为那是我最美好的回忆,只要念及就会反射出童年所有的甜蜜;那记忆好像纸飞机,装点了每一个橘红色的梦。
岁月的长河沉寂于时间的泥沙,时光荏苒蓬松了当年的记忆。您就像一颗善良的星子划过了我童年稚嫩的夜空,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记忆与美好。我会永远记得您,永远留住那一抹微笑!
【篇三:留住美德】
美德是一盏灯,照亮社会的发展,照亮祖国的未来,照亮我们的前程。
刚踏进中学大门的我们已经从天真的孩子变成了少年,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吧,在我们接触社会的同时,美德却在我们身边一点一点的消失。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心都是善良的,重要的是以后的培养。
走在街上,如果有人问你,你最崇拜的人是谁?要是你说你最崇拜的人是雷锋、毛泽东等人,那么,你的周围的人一定会哈哈大笑,认为你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认为你老土,乡巴佬,难道象雷锋美德这样高尚的品德真的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吗?
不,不是的。美国某军校掀起学雷锋热潮学员们争着传抄雷锋的名言已蔚然成风,这和国内的一些人提起雷锋精神便发笑的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没想到的是在国外,在资本主义国家,竞有人把雷锋作为一个学习的榜样,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惊讶了。
其实仔细想起来,这也不足为奇,雷锋精神是人类美德的体现,它的的影响遍及世界。
“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孩子是最有美德的人。”不错的,有位科学家说过,教给我最多东西的学校就是幼儿园,它教会了我:吃饭要洗手,好的东西要留给别人,别人说话时不能打断,要帮助别人……它教会我什么是美德。
美德是不分国界的,美德是不分年代的,美德是不分人群的!让我们把握生命,留住美德!让我们拥有美德!
【篇四:留住往事成回忆】
和风煦煦,她银白色的头发在风中颤动,干枯若榆叶皮的右手拄着拐巍巍向我走来。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痕迹,一道道皱纹布满了她的脸,再也寻不到爷爷所说的年轻活力,所说的明媚亮丽。而这些都被隐匿在步履蹒跚,陈陈咳嗽中。唯一不变的,是她慈蔼的笑容。
泪眼朦胧,她的影像依旧如此真切地出现……
这是我奶奶。
天下的奶奶都是一样的,她对我很好。奶奶会在我放学之前准备丰盛的饭菜,而不让我看见她湿漉漉的衬衫;奶奶会在我每天睡觉前督促我喝一杯牛奶,而自己只一杯一杯地灌白开水;奶奶会夹很多饭桌上的肉给我,笑盈盈地说对身体好,自己却只顾低下头吞着白米饭。我很庆幸有这样一个奶奶,而她也逢人夸耀,我的孙女很好。
自从搬家之后,我就经常看不到奶奶了,她一个人守在一个小小的,却又曾住着一个大家庭的房子里,不断生活,不断回忆。
初一暑假,有点想奶奶了,便看望了奶奶。奶奶似乎更衰老了,背也更驼了,在门口等着我来。我一下车便直奔奶奶而去。她望切的眼神一下子变得更为深切。她又露出了慈蔼的笑容,使我感受到春风般的温暖。
我进了屋内,一切还是老样子,一点都没变。小小的课桌,贴满贴纸的床和我小时常做的小凳,都还在那儿,还生存在那里,定格在那里。奶奶笑着领我坐下来吃早已做好,不知热了多少遍的饭菜。奶奶一直给我夹菜。我便又想起之前的那段时光,之前一老一小笑着,打闹着的那段失逝的美好。我给姐姐夹了一块红烧肉,她先是一惊,后又幸福满满地咀嚼,仿佛吃到的世界的最美味的食物。其实只是一块普通的肉,而之中承载着满满的感动。
离开时,奶奶一直送我到路边,混浊的眼睛情不自禁地滑滚下泪珠,眼泪顺着皱纹向两边滑落。现在的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老泪横流”。我迅速挥手离开,而转身一瞬,却又潸然泪下。眼的余光却也督见了她慈祥的笑容。
奶奶,尽管你已经不在,尽管再也寻不到过去。但我永不忘记你。请记住,我很爱你。
【篇五:我真想留住这片风景】
姥姥家,如世外桃源般,有山有水,人们男耕女织,无忧无虑。
每到假期,我就会和姐姐一起,去姥姥家小住几天。清晨,窗外小院的地上撒满金色的阳光,宛若梦境。
从姥姥家沿着陡峭的山坡顺势而下,一条3米左右宽的金色大道映入了我的眼帘,我记得好像是条土路啊,说罢我就向前飞奔,走到跟前定睛一看,路的两边尽是金黄色的玉米棒,真是一片乡村大丰收的美好景象。穿过金色大道,便走上了弯曲而又泥泞的羊肠小道,尽头是一汪汩汩流淌的小山泉。
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一汪小山泉了。
半青半灰的石砖将山泉围了个圈儿,泉水从一块刻有“日月”二字的石刻下面缓缓流淌出来,山泉较深但泉水清澈见底。
山泉的水非常清凉,早上用来洗把脸,瞬间精神抖擞。渴了,可以随时用泉水边上的水瓢舀来喝,人多时也可用手直接捧一捧来喝,水质非常好,有点儿甜,简直就是免检的天然矿泉水。嘿嘿,泉水还有一大好处,天热时,还可以和小伙伴在泉水的中下游用水枪打水仗,几个回合,你会瞬间变成落汤鸡,真是过瘾!
泉水沿着羊肠小道左侧的水渠缓缓流向远方,雨少田干时,这小山泉就成了庄稼的救星。姥爷会舀着泉水,一瓢一瓢的浇灌那些干渴的幼苗。
金黄的玉米、青灰分明的石砖、绿水青山相互映衬,倒映在在山泉的水面上,绘就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田园山水画。
玩着,玩着,在不知不觉中,太阳已日上三竿,该回家吃饭了。此时,姥姥早已准备好了饭菜,菜都是从姥姥的小菜园里摘的。姥姥得小菜园里,种满了各种时令蔬菜,有芸豆、橄榄、黄瓜、西红柿、香菜、菜花……五颜六色,非常新鲜。菜园里,还有四个“看园人”,小虎和他的三个“护法”(三只小鸭),它们白天在园子里嬉戏打闹,晚上又尽职尽忠的看着园子,还为姥姥逮住过隔壁来偷吃的小鸡。
晚上,我和姐姐顺着台阶爬上南屋的平顶,躺在席子上,一起数星星,看月亮……
如今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汩汩唱歌的山泉、看园的小虎和小鸭、夜晚美丽的星空、辛勤耕作的姥姥、姥爷……一幕幕儿时恬静美好的景象,也只能残存在我美好的记忆中,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
【篇六:留住那份纯真】
早就听说过美丽的运河湿地,几天前,终于得以胜地神游。那里的景色虽不算优美动人,但让人感到十分惬意;那里的人虽没有荣华富贵之貌,却让人感到十分亲切、单纯。
随爸爸划船,来到一座小岛上。在爸爸的指导下,选好位置,在两棵树之间搭一个吊床,我躺在上面,爸爸悠然悠然的把吊床摇来摇去。抬眼望去,高高的杨树,长得密密麻麻的,三两只白鹭在天空盘旋。一阵风吹来,大片大片的杨树叶落在水里、地上和我的身上。溜溜的河水,飘着几处浮萍,随水波摇动着,时不时还有鱼儿越过水面。
爸爸说,他喜欢野外的环境,他喜欢山,喜欢水,喜欢动植物。因为它们都是真的,是自然的。“真的”?因为它们是“真的”,我愕然了。那些宏伟的建筑,精美的工艺品,也全是真的,而爸爸却在多个场合都说过,这些“造”的东西,他不喜欢。
岸边几只庸懒的黄牛正在吃草,嘴缓慢的咀嚼着,悠然自得。它们走着,趟过一条绿绿的小溪,想必那小溪的底面一定长满了青苔。小溪的对面是一片草地。草地上有一大群的鸭子正在歇息,它和黄牛像是熟识的人一样,不停的眼神交流着。岸边,几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娴熟的划着船,嬉笑着。
我喜欢这种纯净的感觉。不被打扰,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不被束缚。突然,“纯真”二字浮上我的脑海。它们都是纯真的,我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得到。它们都是纯真的孩子,有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它们都是自由的:鸟儿可以自由地飞翔,鱼儿可以自在地游,水可以随意地流淌,树可以尽情地生长……
我好羡慕他们。如今,还有几个像这样纯真的地方,我不知道。我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不渴望着真实,总是带着厚厚的面具,掩住自己所有的表情却掩不住从骨子里散发出的庸俗。
傍晚,太阳西去,天空成了血红色,我们便驱车回家。路边几个老人边掰着豆子边说笑着。我们走过去:“这孩子长得多可爱啊……”老人们不停地夸着弟弟,皱纹爬满面颊,他们爽朗地笑着,没有任何的顾忌。短短的几句话,我感受着他们的朴实。开车在一条纯真的小路上,路两边是几片密密麻麻的稻田,稻田中,几个身影十分的显眼。几个农民穿着朴素,不停地弯着腰收着水稻。看得出来,他们很累,却笑得那么开心,似乎与他们相隔甚远的我都能够听得到。他们笑得并不优雅,还有些憨傻,但还是想让人多看上几眼。
“我要珍惜每一次和纯真接触的机会。”我告诉自己。我害怕纯真的消失。渐渐,我们走远了。看着越来越小的湿地,我变得稍许的伤感——好像我在远离,远离我爱的,想保护的,想要留住的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