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金牌】
每次看到我的两枚金牌,就想起我的武术经历……
在幼儿园大班毕业的时候,妈妈带我去滨河公园玩,走在公园广场的时候,看见有一群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在练武术,他们练武术的样子很神气,顿时我的注意力被他们吸引了过去,我就一直看着他们在练,看了好久好久,总在妈妈的催促下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后来在回来的路上我就跟妈妈说我也要练武术,当时妈妈并没有同意,在我的再三恳求下,妈妈终于同意了。2016年6月29日我来到了李教练的昊远武林“太仓市硬气功武术协会”,开始了我的武术之路。
刚开始学的各种基础动作都非常的辛苦,比如:朝天蹬、劈叉、等……这些基本功每天练的我腿疼了好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在教练的精心指导下,我慢慢的能掌握那些很难的动作,我刻苦地练习,每天都能得到教练的表扬。
2017年5月的一天,教练对我们说要去上海比赛。比赛那天,爸爸一大早开车送我和妈妈来到武馆,在教练的带领下,我和妈妈还有其他小朋友一起坐上了去上海的大巴,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不一会就来到了上海精武体育馆,走进体育馆我发现有好多来自不同武馆的小朋友,都来参加这次比赛。
教练带我们来到了2号比赛场地,我参赛的项目有“童子功”、“通臂拳”、“少林拳”、还有集体项目“少林十三手”。因为教练说我练的比较好动作页比较标准,所以参赛项目比别人多。
距离我比赛的时间还有一会,我和妈妈还有别的小朋友一起上了看台看其他小朋友的表演,过了一会我表演的时间到了,妈妈带着我去检录处,检录完我就准备上台表演了,因为我是第一次上台表演心里还是蛮紧张的,在妈妈和教练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走上了比赛场地,开始表演我的童子功,由于我的基本功比较扎实,把童子功的每个动作都能够表演的很到位,获得了评委的认可和表扬,同时也获得了观众们的掌声。
之后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比赛场地分别参加完了我的各项比赛,接下来就是等待比赛结果出来,我和小伙伴们都非常期待比赛成绩,不一会儿,评委开始逐一公布比赛成绩,结果就是我获得了个人两项一等奖和集体一等奖,奖品分别为一个奖杯和两枚金牌,当时拿着金牌那个高兴啊那个激动啊……
这是我的第一枚金牌,我会永远将他保存下去!
【篇二:金牌老师】
“哈哈,嘻嘻……”作文馆里传出了常年不断的笑声,这是有什么好玩的事呢?
走近一看,原来是作文馆里的金牌老师又在逗同学们笑了。瞧,在作文馆的同学个个都嘴角上扬,没有任何同学是紧闭嘴巴,露出一幅愁眉不展的表情。我们都知道,读家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可是在这里,没有痛苦,只有愉快。
同学们,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捧着个肚子,有的用手捂着嘴巴,他们姿态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对!同学们都在笑。
谁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能让同学们捧腹大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传说中那神圣的“张老师”
张老师长相一般般,不算丑,也不算好看。戴着一副比啤酒瓶底还厚的高度近视眼镜,两条粗粗的眉毛,眉毛底下是几乎眯成一条线的眼睛,被脸上胖嘟嘟的肉挤得快没了,一张大嘴巴,是张老师的特点,不管在哪儿你,在什么时候,张老师都以微笑对待着我们每一个人,每次见到张老师,张老师的嘴角都是有弧度的,张老师的微笑就像一轮明月,用他的笑容感染者我们每一个人。
接下来,是张老师圆鼓鼓的大肚子,像企鹅一样,顶着的大肚子,既滑稽又稍有点儿可爱。如果,张老师蹲下来见东西,我真替他着急,怕张老师顶着个大肚子,蹲不下来,就像孕妇一样。
张老师也很幽默,每次一上课,张老师的几句话,就能把我们惹得哄堂大笑。张老师的鬼点子也特别多,比如;立夏单手剥蛋;画一张张老师的图画;寻“子”游戏……张老师的鬼点子不断,而且,还从不重复,这一点是我最喜欢的
张老师的上课方法也很特别,不像别的家教老师一样,用死板的方法来教我们,既无聊又听不进去,还会偷偷地在下面讲话。有时候,上课时,张老师会把一些同学叫做“猪头”,如果是你,你一定会恼了吧?但是同学们并不会恼,还会大笑起来,连被骂的人都会跟着笑起来,仿佛说的不是他,而是别人。我们都甚至觉得这个称呼有点儿亲切。
张老师用这种不同的方法来教我们,既让我们快乐也能让我们记住知识点。
这就是张良作文馆里的张老师。
【篇三:卸下金牌快乐奔跑】
在生命的长跑中,我们常常被“金牌”诱惑而忘记了自己奔跑的目的。如果你也被诱惑,请卸下金牌,快乐奔跑。
每一次的长跑比赛,在众多的选手中,只能选出一位金牌获得者,其他人呢?除了疲惫不堪,就没有别的了吗?放下金牌,快乐奔跑,你可以收获满含激情的摇旗呐喊,你可以收获清风吹干你湿透衬衫的爽悦,你还可以收获运动的乐趣,收获强健的体魄,等等,上面哪一样不比金牌珍贵?放下金牌的包袱,轻装上阵,你会发现:奔跑,原来如此美好。
记得曾听老人讲过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次,夏王想捉弄一下神射手后羿,他令人搬来一个普通的靶子,仅放在后羿百米之外,他又下令对后羿说:“你若射中,则有万金之赏;若射不中,则减你封地内千户。”本来区区百米的距离,对一个弯弓射日的勇士来说,不足挂齿,但夏王的最后一道命令,却让神射手头疼了。他的眼前一会儿浮现万两黄金,一会儿又浮现减千户食邑的情景,百米的距离,此时对于后羿来说变得格外的遥远,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集中精力,结果,一箭下去,竟连靶子都没有射中,更不用说靶心。
神射手后羿因为夏王“金牌”的诱惑失去了射箭的乐趣,那么精准度就无从谈起了。神射手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我们普通人呢?
现在的我们也面临着大学这块“金牌”的诱惑,我们离高考仅有不到50天的时间了,许多同学认为自己失去了希望而不再努力,他们让“金牌”压得自己失去了奔跑的勇气,放弃了自己为之奋斗十二年的梦想,这不能不说是过分看重金牌带来的恶果。而有一些同学,认为自己可以步入理想大学,开始想象获得金牌的快乐,也停滞不前,这其实也是错误的。高考临近,我们更要气定神闲,踏实复习,而不应该被金灿灿的“金牌”晃晕了头,让自己折戟沉沙于这最后的50天。就让我们把奋斗留给自己,把结果留给上天;无论结局怎样,看淡金牌,不舍不弃,直到高考。
在这万米冲刺的关键时刻,让我们卸下金牌的诱惑和包袱,快乐学习,快乐奔跑。
【篇四:不在乎金牌只求超越自己】
人生中充满了竞争与比赛,也许我们并不是那一马当先者,也许我们只是后面不起眼的追赶者,可我们依然要努力。不在乎结果,不在乎金牌,只求超越自己。
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不太爱运动的人。体质孱弱的我在体育运动上先天不足,所以从小我就告诉自己,在运动场上不可能有成绩,所以我以后不会参加任何公共的体育运动和比赛。因为拿不到金牌,我不会选择去自讨苦吃。
每次看比赛时,第一的后面总是跑着其他的参赛者,就那样不舍地追赶着,却总是追不上,反而成了前面队员的陪衬。人们总是对第一欢呼庆贺,而我总是对追赶者报以同情。“看,那最后的几个人,好差呀,如果我去肯定比他们强多了!”听到有人这样评价跑在最后的几名,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去做那最后几名。看来自己的决定是对的,我成不了第一,反而容易成为人们的笑柄!我永远都不会参加运动,永远!
当运动会如期而至时,我依旧是那已经习惯的沉默。那天,班长在班上说了这样一番话:
“也许我们都不是专业的运动员,也许我们去了根本拿不到金牌,也许我们只是那些第一的陪衬与炮灰,但是,我们难道只是为的金牌而参加比赛的吗?不,我们是为了超越自己、提升自己而参加!”
在那一刻,我恍然大悟:第一只有一个,我们参加不只是为了拿第一,是超越,是历练,是成长。第一次,我主动报了名,成绩如同预料的一样惨,可我没有沮丧,因为我收获了许多。我能克服自己而主动参与,这就是对自己的超越。在比赛过程中,我发挥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努力坚持,一次次挑战了自己的极限,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不为金牌,不怕嘲笑,因为这些都不重要。
人生亦是如此。在那一次次的人生比赛中,我们也许只能落于人后,可是,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后夺得金牌、取得胜利的人,但一定是那个在比赛中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人。所以,无论何事,我们都不必看重结果,要看重自己在过程中收获了什么,成长了多少。不在乎金牌,只求超越自己。
【篇五:金牌前的母爱】
凡是在成功前肯定有一段努力。而我每一块奥数金牌前,都有我妈妈的一份功劳。
三年级时,我正式开始学奥数,而我妈妈也正是一位数学老师。所以,我的初步奥数,就是我妈妈教我的。
母亲从网上先买一本奥数书回来,之后,就开始细心地教我了。
因为我还是第一次接触奥数,所以,我几乎一个题目都不会做。母亲只好一个个题目教我怎么做。每当母亲问我懂了没有?我总是说没有,所以母亲只能一次一次重复地指导我。
一本书有多少题目!
那个风吹雨打的夜晚,母亲再次开始教我奥数,我还是不怎么懂。但是母亲却没有发火,而且再次一点点教导我。那飞快的铅笔在白纸上飞快地写着,眼神里流露出一丝不苟的神情。有时,母亲问我在想什么,每当我回答背公式时,母亲就会说:“做奥数,背公式是绝对不行的,万一哪天你在赛场上忘记了那公式怎么办?必须得记方法!”母亲是这么严肃地说。
我照着母亲的方法去做,几个星期后,果然见效!
可是,母亲却又严肃了。
“进步是得好的,但不能骄傲。”
母亲照样每日晚上教我奥数,母亲每日晚上都是那么一丝不苟。
有次,出现了一道非常难的题目,我写了几次答案,母亲,也将橡皮擦擦了无数次。母亲将橡皮捡起,微微擦去我的答案,母亲额头上,都皱了波纹。事后,母亲又将此题讲了很多次,可我还是不懂,母亲又将此题讲了很多次,我终于懂了。
今日,我的奥已成顶尖,这都是因为那母亲一次次的讲述。
母亲,当我深受打击,您是一阵鼓励,让我自信。当我深陷黑暗,您是一盏明灯,为我照耀,当我深遇难题,您是一把利剑,为我解决。
母亲,是您培育了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