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三作文 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颗璀璨的明珠
发布时间: 2025-07-10 09:52
阅读:

【篇一:一颗璀璨的明珠】

自黄帝起至今,中国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中国文学亦应运而生,并成为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早在先秦期间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华景象,而其中成就最大的当推儒家。其所表现的思想具有跨时代的积极意义,汉董仲舒就曾提出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到了今天,儒家的积极思想仍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儒家的代表作有《论语》、《孟子》,它们在文学史上亦占了重要一席位,为后世的文学尤其是散文的发展作了很大贡献。先秦时期在诗歌方面亦不逊色,《诗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孔子曾评论说:《诗》三百首,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它把人们之间的感情细腻地表现出来,成了我国古代人们生活极为真实的反映,是一部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史书。除此,更值一提的是著名诗人屈原,他把爱国之情融于诗中,独创出楚辞体诗,其代表作《离骚》被称为“舍相玉体”,并与《诗经》中“风”并称“风骚”,一起影响了后世诗歌的发展,后来亦成了文学的代名词。

到了六朝前期,三曹以及以孔融为首的七子创立了铮铮的建安风骨,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转折,它即继续了先秦文化思想,又打破了旧的传统格式,形成一种质朴的文风,并使往后的诗文发生了蜕变。

自汉乐府以来,诗文亦发生了很转变,经历了六朝这个过渡时期后。到子唐宋年间已发展到了颠峰。一批批大诗人,大词人如不息的流水般涌现,其成果更是累累无;文章此时亦有迅速的发展,以韩愈为首的八大家提倡古文运动,提倡建安风骨,以排斥先唐那种浮华的文风,赋文一再成为文学家的宠儿。诗文在这时期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鼎盛之期。

物极转衰,到了明清年间,诗文进入了低谷。然而,另一种文学悄然而生,那就是小说,《三国演义》为此揭开了序幕,接着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到了清乾隆年间,一部《红楼梦》响彻云霄,名扬四海,小说发展进入了高峰。到了近代,由于列强的入侵,中国文学发展就开始如蜗牛般前进。民国时期,鲁迅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等名篇的问世敲响了人们的觉悟,文学运动一再被积极掀起。同时期也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爱国作家,成立了“文学研究会”等文学社,出现了茅盾、沈从文等作家。

到了今天,文学发展还处于低迷状态,特别是诗歌的发展,简直如入谷底。虽然近年来也有一些小说获得好评,水平已无法跟从前比了。而人们对文学的认识水平亦大不如前,这就需要我们用笔来点醒这群人:在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时,我们也应顾及一下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

相信不久后,我们会因迎来一场比西方更浩大的文学复兴。

【篇二: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湖】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就要来说说杭州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湖。

春天,西湖景色宜人。柳浪闻莺,早已人头攒动。啊,那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随着春风吹来,她也梳起了头发。头发垂到水边,水波荡漾起来。过了一会儿,只见轻风越来越大,她的身子摆动起来,仿佛在和游客招手呢!黄莺飞了过来,停在柳枝上。唱起了美丽动人的歌声。游客们感到这动听的歌声就犹如大自然为我们献上的交响乐!

夏天,西湖风景如画。曲院风荷内早就人山人海。那一片片荷叶连在一起就如同一个个碧绿大圆盘。荷花在这些绿叶中冒出来。有的荷花长得非常茂盛,莲蓬从花里边长了出来,莲子一颗又一颗数不胜数、美不胜收。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涨的马上就要破裂似的。还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游客们在这个寂若无人的池塘边享受起美味可口的杭州特产——藕粉。这样,你觉得是有多少惬意啊!

秋天,西湖令人心醉。北山路上已经人满为患。这一棵棵常青树和落叶树被游客们安抚着,常青树那翠绿的颜色,好像把游客们带入了春天。落叶树的落叶真奇,有米黄色、淡黄色、柠檬黄、黄绿相间、暗黄、橙黄、苹果红、黄澄澄、金灿灿、红彤彤……这一些颜色应有尽有,还有一些见也没见过,说也说不出来的颜色。由北山路望去一艘艘小船在湖面行驶。有的游客在游船上拍照。有的游客在船上不禁想起了白居易的“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这动人的诗句。还有的游客在北山路上催促着家人:“快去满陇桂雨吧!”也有的说:“我们赶去平湖秋月赏月吧!”

冬天,西湖引人入胜。断桥上已然人潮涌动。噢,这杭州一年来的第一场雪从天上缓缓地落了下来。杭州变得银装素裹。游客们在断桥上走着,看着。断桥得名于唐朝,每当下雪时桥上都有雪。但如果太阳一出,桥中间的雪融化得最快,从远处望去桥中如同断了一般。所以断桥因此得名。大家会在桥中与其它游客讨论着“断桥不断”的故事。

在西湖边,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千古佳句可以表达出我对西湖的爱。我爱杭州,更爱杭州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湖。

【篇三:青海湖,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土地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那便是青海湖。——题记

7月10日,我在青海西宁,游著名的青海湖。

来到青海湖景区,只需步行10分钟,便来到了青海湖边。站在瞭望台上,极目远眺,便能望见青海湖。远远望去,青海湖辽阔无垠,一望无际,根本望不到边。它有4个香港,6个新加坡那么辽阔。湛蓝的湖水与蔚蓝的天空相互辉映,水天相接,融为一体了,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湖上停泊着几艘游轮和快艇,一座西王母的雕像矗立在湖中,威风凛凛地站在石墩上,给美丽的画卷做了点缀。

随后,我们便来到了青海湖。湖水波光粼粼,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闪闪发光,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青海湖像大海一般湛蓝,一般辽阔,一般清澈。青海湖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青海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湖底的岩石;青海湖的水真蓝啊,蓝得宛如那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湖上还有一群鸭子在戏水,缓缓地向湖中游去•;•;•;•;•;•;

这样的湖倒映着这样的天,这样的天辉映着这样的湖,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又想走进了人间天堂。青海湖,便是中国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篇四:璀璨的明珠】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们今天就去杭州的西湖瞧一瞧,那里是一个有着不同景色的“世界”。

一大清早,我们来到的自然是白堤啦,那里可是赏湖的好地方。远远望去,一条湛蓝的“锦缎”就“铺”在你的眼前,也把一种无形的美丽铺裹在了游客的心里。这时只要你低头一看,你会发现,一张绿色的大网就拉在湖边,就像一条绿毯子,当然仔细的你此刻肯定会为湖面上那一盏盏“台灯”感到疑惑,悄悄告诉你吧,那就是西湖的残荷哦!但这样风平浪静的景色不会坚持太久,不一会儿,微风拂过湖面,湖面就会露出了波光粼粼的外貌,让游客们不禁想起了“水光潋滟晴方好”的著名诗句!

沿着白堤,我们的脚步迈进了苏堤,那里是典型的“船的世界”。湖中央到处都是手划船,船上的人们有的卖力地划着浆,有的悠闲地把船停在湖中欣赏湖面和湖边美丽的景色,还有的则盯着水中的水鸟捕食,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走完了苏堤,我们可以选择再爬孤山,那里也别有一番景色!树木仿佛新烫了头发,垂下长长的枝条,有的披着黄色的头发,有的梳着绿色的辫子,还有的戴着红帽子。小草仍然穿着绿衣迎接我们,路边的小花也戴着黄色和紫色的面具,爬上山顶,阳光就射进林间。这时你可以爬上岩石,遥望西湖,湖水又成了一面大镜子,映出了西湖的风光,也把高昂的心情映在了游客心里!

西湖,真是杭州的一颗璀璨明珠!

【篇五:东方明珠——璀璨的明珠】

在二年级的暑假,我和爸爸去游玩了一次东方明珠。

我们先坐2号地铁到江对面的陆鸭嘴站,出了站我们就来到了设计巧妙的东方明珠的脚下。

东方明珠非常高,有两百多米,比一栋高楼大厦还高呢!它的顶端非常尖,从远处看,就像是一把直冲云霄的剑。

走进东方明珠的大厅,里面人山人海,我们排队上电梯都排了好久。

在电梯上,我的心情非常激动,随着高度越来越高,我的心跳也越来越快。到了九十九米的高度的时候,我的心跳似乎到了极限。

我和爸爸来到了一个地方——高空玻璃。我刚走上去时,天哪!这么高!我的腿都吓软了。爸爸一边鼓励我加油,一边让我别看下面,我听了,一步一步地挪过去!果然,我成功了!

站在高空玻璃上,上海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近看,黄浦江像一条蜿蜒的长龙,趴在上海的中间,把美丽的上海分成了两半。远看,一座座高楼大厦像一个个巨人,瞧!它们排列整齐,气势雄伟。

往天上看,白云变化莫测,时而变成一位士兵,保卫着自己的祖国;时而变成一只小鸡,跟着妈妈觅食;时而变成一匹骏马,在广阔的草原上奔跑。

晚上的东方明珠更受欢迎,闪烁的霓虹灯时时变换颜色,白似雪,红似火,蓝似水,粉似霞。绚丽多彩的东方明珠倒映在黄浦江中,显得璀璨无比。东方明珠真美丽,真雄伟,真壮观啊!我永远也忘不了那颗最璀璨的明珠——东方明珠。

【篇六:国学是璀璨的明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众多耳熟能详的国学经典,从汉赋到元曲,从《水浒传》到《红楼梦》,从《春秋》《史记》到《论语》《老子》,国学就像一杯 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也是要读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多了,读懂了,就理解了国学的精妙所在了。

汉赋,汉朝古诗的巅峰。汉乐府诗中,更多的是歌的形式,歌声优美动人,让人穿越到几百年前,《诗》出现的时候,汉乐府,带来的是《诗》的希望与传承。

唐诗,宋词与元曲代表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国粹,诗,词,曲不断发展,给我们现代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古人的爱国情怀,思念之情都通过古诗表达得淋漓尽致,到今天,古诗词都让我们受益匪浅:《悯农》告诉我们要珍惜粮食,珍惜农民们的劳动成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诉我们要珍惜少年时光,不要等老了才后悔当初没有认真学习;《过零丁洋》中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告诉我们怎样才算真正地爱国……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子在《道德经》中写到:祸之福兮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墨子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孔子教导我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子一语点醒梦中人:福和祸是相互依存的;墨子告诉我们,成大事的人,要为天下利益着想,除去天下的灾害。这些先辈们用智慧为我们和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食粮,至今都让我们受益匪浅。

国学经典可不只是诗词古文,四大名著也是我们的明珠。《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历史故事,《西游记》的神话故事,《红楼梦》的悲哀故事,各有各的特点,四大名著被大量翻译为其他文字,在国外畅销,这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学习。

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了几千年,依然散发着不朽的光芒,国学的火焰难道会熄灭吗?不,不会,我们会一代代传承下去,让国学这颗明珠永远灿烂生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