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神奇的米匾姑娘】
我曾与米匾姑娘结缘,二十多年来,我多次想再次目睹米匾姑娘的风采,却始终没有机会。
说起来也许没有人会相信,所谓米匾,只不过是用竹篾编的圆形平底,边框很浅,直径多为一米左右的竹器,因常用来盛米,故名。这在我们农村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物件。而它成为米匾姑娘,也只是一段短短的时间,不知从何而起,风靡一时,又立即烟消云散。但在我,却成了抹不掉的记忆,我曾探求过自己的这种心态,大概是唯愿世间有神灵的一种迷信心理吧,我也曾探求过米匾姑娘的秘密,想撩开她神秘的面纱,终究无可奈何。也许,一旦有了科学的解释,这一切就会索然无味,却让她是谜吧。
我是从大人们的聊天中得知米匾姑娘的。她们津津乐道,说米匾姑娘能预测未来,料事如神,譬如能准确知道每个人的年龄,家庭人口,特别是能预知孕妇肚子里胎儿的性别。这最后一招可吸引人了,当时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对超生家庭常常是“抄家”,没收其所有值钱的财产。我的大姨为了生个儿子(第三胎),躲到我家,没有被拉去强制流产,但她家所有的床、衣柜、桌子、自行车等值点钱又能搬动的,全被拉走。能知胎儿性别,吸引了多少人来求米匾姑娘啊。一天晚上,一大帮人在我家门前乘凉聊天,又谈到了米匾姑娘的神奇,有人提议不妨当众试试,让大家都见识见识。于是大家七手八脚准备起来,终因人太多,特别是有好多大男人拼命挤进来看热闹,米匾姑娘怕生,只晃了晃就不见了,屋里屋外的人都遗憾非常。当时,我的好奇心被激发,看她们的操作很简单,就想亲手做试验。
那时正逢我们参加了小学毕业考试,不知能否升入初中,我我约了几个小伙伴商量,提议立即得到赞同。我们去田里采摘了一大捧紫云英花,准备了剪刀、镜子、面粉、筷子、水桶等,只缺烙铁,谁家也没有。我的邻居爷爷生前是裁缝,我见过他用烙铁熨衣服,因此,我从窗户爬进邻居姑妈家的房间,到处翻找,把烙铁给偷出来。地点选在一位同学家,那是个深宅大院,由内外两个四合院组成,各家都有后门,从前面到同学家要进两道大门,两个院子的地面全用大石板铺成,房屋极考究,与之相毗邻的还有两个大四合院,三大院之间的三条卵石路交叉处建有阁楼,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从天上俯瞰,我想是个吊扇的样子。这是祖上荣耀的见证,不过,到了同学这辈,这个豪宅里住了十几户人家,房屋也日见古老破败了。我那是唯一的一次进入这个大院,好奇得很。我们的行动要避开大人的视线秘密进行,那是个静悄悄的午后,大人们全出工去了,我们几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就大胆地躲在这幽深的房屋里请米匾姑娘来占卜我们的命运。
四人坐成一个正方形,各自用一根筷子共同支起一面米匾,米匾上放着鲜花、面粉、镜子、剪刀、烙铁并一个盛满清水的小碗,米匾旁放一只水桶,里面撒了一大捧筷子。我燃起三支香,到屋外三岔路口去请米匾姑娘,回来把香插在灶前,坐在米匾旁念起口诀:匾子影,圆灵灵,粉给你搽,花给你插,剪刀烙铁给你当媒人,请你米匾姑娘开红花。只见米匾微微晃动,大家惊喜异常,摒住呼吸,我马上说,米匾姑娘,如果你来了的话,说请往水桶上撞三下。“咚、咚、咚”米匾毫不犹豫地撞了三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起喜悦的笑容。为了验证米匾姑娘的神奇,我们要求它撞出水桶里的筷子数。一连撞了三十多下,拿出一数,果然丝毫不差。
我们每个人都轮流站到水桶边,要米匾姑娘撞出年龄,家中人口,能否考上初中。结果,每人的年龄,家庭人口都准确无误,唯有房子的主人被预示不能升学。在三支香燃得差不多时,我们把米匾姑娘送回三岔路口,让她继续云游四方。
这一幕已过去了二十多年,那位房主的女孩确实没被录取,未曾跨进中学的大门一步,使我觉得米匾姑娘确实灵异。此后,碰到需要决断的事,我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米匾姑娘,却没有了第二次的机会。据说请米匾姑娘还有两个条件,扶筷的四人须是未婚女子,要避免男性的围观。后来听说,农村里好多去外地打工的手艺人外出前曾问得米匾姑娘能赚几千而至于连回家的盘缠都没有赚到,更有甚者,因请米匾姑娘而引起一场大火,于是,米匾姑娘很快就无人问津了。
作为那次试验的主持者,燃香念口诀,并一人顶两个张开两臂握住两根筷子,眼看着胸前的米匾不由人力控制撞击水桶而上面的一碗水并无半滴洒出,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我曾向好多的智者描述过米匾姑娘的情形,并询问米匾之所以能动的缘由,他们都现出怀疑的神色,说肯定是握筷的人手在动。我的体验告诉我,如果握筷的人自己动,那米匾是绝对要倒塌下来的。因了这个解不开的谜,米匾姑娘始终神奇而令我向往。那少年时代敢作敢为的我,如今怎么如此谨小慎微起来了?米匾姑娘,你还记得当年那个虔诚的少女吗?我总觉得冥冥之中总有个什么东西在看着我,在我独处时,我也不敢做任何有损自己人格的事,所谓“君子慎独”,我非君子,但我绝不敢贪婪而存害人之心,绝不敢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与人争取,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
【篇二:神奇的味觉挑战】
在我们的作文课上,神奇的事情一桩又一桩。今天,老师神秘兮兮地端来三杯透明的液体,说是让我们进行一次味觉挑战,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黑板上赫然写着游戏规则:“今日挑战:讲台上放了几杯液体,请同学上来品尝,品尝的同学要根据你味觉得到的信息作出夸张的表情,下面的同学根据表情猜测液体分别是什么?谁来挑战?”看完这些汉字后,我呆坐了几分钟,不知道接下来班级里会发生什么事情。
“谁第一个来挑战?”老师已经宣布游戏开始。胆大的小文第一个举手,自告奋勇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大步迈向讲台,站在三杯液体的后面,然后把那粗粗胖胖的大手伸到三个杯子前,犹豫了好久,仿佛在向三个杯子施魔法般,最后,才轻轻端起中间一个杯子,准备一饮而尽。正当他要把液体一饮而尽时,他听了下来,然后把笔尖凑近杯中的液体闻了闻,接着瞪大眼睛,伸出舌头,这表情仿佛闻到什么奇怪的味道似的。最后,他脱口而出:“老师,不用尝了,我知道这是什么?这是白醋。因为闻着就好酸!”哇,一语惊人,同学们都被他的话惊呆了。只有老师大笑起来:“哈哈,看来你的小鼻子味觉还挺灵敏的,恭喜你,答对了!”
我举手自告奋勇想要上去尝第二杯液体的味道。老师也成全了我。于是,我三步并作两步,朝讲台奔去。径直拿起左边的杯子,先准备闻一闻。咦,神奇了,这杯居然闻不出什么味道。看来我只好派嘴巴大将上场了。“咕咚”毫不犹豫,我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咦,有很神奇,怎么一点味道都没有。正当我疑惑不解时,底下的同学们可等不及了,大叫道:“到底是什么?”我只好随便应对他们:“白开水吗?”还没等我话音落下,老师鼓起掌来:“对了,你猜对了,就是白开水。”
接下来,班级里文静的小宁猜出第三杯是糖水。大家都对她报以热烈的掌声。游戏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瞧,用心辨识,小鼻子的能力也很大呢!
【篇三:一次神奇的科学之行】
周日上午,我们郁达夫文学院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进行了一次科学的探索活动。
活动开始啦,我们先来到一个高大上的会议室里倾听科学家的讲座。植物科学家们为我们讲解了什么是转基因,光学显微镜的应用,植物组织的培育等,我不禁感叹科学真的太神奇啦……
接着,老师们带着我们来到八楼的实验室。此刻的我别提有多兴奋与激动。我们被分成四组,分组进入实验室。我们先来到一个恒温培育室,听老师讲这里的空调24小时开着,整个天花板上的灯一天开16小时关闭8小时,温暖如春的室温和那满眼的绿色植物,让我恍若走进了一个梦幻绿色世界,一排排的展架上整齐地摆满了装有多种培育植物的大小相同的透明密封罐子。老师耐心详细地讲解了培育的过程还介绍了各种植物的名称,种类多得我都来不及记录呢。每个同学都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实验室里最神奇的是利用液氮研磨植物提取植物DNA。我们牢牢地记住并遵守着老师的话:“绝对不能光着手去碰液氮!”因为液氮的温度低至-190℃左右,手指一碰,所有的细胞就会冻死,手指也会冻伤,听着就怪吓人的。这个实验主要是利用液氮把植物冷冻再磨成粉末。我心想:“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我不敢相信。只见老师熟练地把一株植物放入碗里,然后倒入液氮,水立刻“沸腾”,向四周冒着“仙气”扩散开来,再用一个工具把它捣碎,碗里只留下了植物粉末。我们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空气中的氮气竟有如此大的威力。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后来我们又进行了另外的实验,了解各种植物育种的奥秘,观察了显微镜下的植物结构,并且还懂得了通过切片技术可以培育出更多的种子。
活动结束了,大家都意犹未尽。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传承了严谨的科学精神,也拓展了我们的知识、提高了我们的科学素养,真是一次难忘而奇妙的科学之行!
【篇四:神奇的梦】
夜深人静的晚上,我做了个神奇的梦,梦见……
我身穿金盔甲,手拿一个灯壶,我盯睛一看,咦?这不是传说中的“阿拉丁神灯”吗?我摸了摸神灯,忽然,神灯里冒出一个巨人,他说:“我可以帮你实现一个愿望。”我说:“我最想当的是自由的人。”
巨人拍拍胸脯说:“小菜一碟,我来帮你实现这个愿望,让你变成天下最自由的人。”
话刚说完,我发现自己已经躺床上呼呼大睡,没有人逼我去上学,没有人逼我写作业,没有人逼我上补习班。现在,我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有人可以阻止我,我要去全球旅行,品尝世界各地的美食。哇,太自由了!
我打开电视,看着电影……经过几个星期的吃了就睡,睡醒就吃的生活,我发现自己变成一个无用的人,连最简单的字都不会写,每天傻乎乎的,朋友们不爱理我了。我常常想:“唉,还是有人管我,比较好。”
“叮铃铃……”闹钟响了,我睁开双眼,才发现这是一个梦。唉,看来不能太自由了,还是被人管着比较好。
【篇五:神奇的猪笼草】
昨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花鸟市场。那里人真多啊!大概春天到了,人们都想着买些花草装点自己的房子。
一走进花鸟市场,我就被一种奇怪的花草吸引住了。架子上挂着一盆盆绿草,宽大修长的叶子垂下来,几乎每片叶子的顶端都有一个长长的像瓶子一样的粉红色的桶,桶的上面还有一个盖子。
妈妈告诉我,这叫猪笼草。猪笼草的笼盖上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会吸引虫子,停留在上面的虫子发现不妙想要逃跑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它会滑入猪笼草的肚子——笼子里,接着会被一种黏黏的液体淹死。
猪笼草有这么厉害的特技,我忍不住对妈妈说:“妈妈,给我买盆猪笼草吧!”妈妈去问了价钱,这种观赏性的花草生长缓慢,大盆的价格比较贵。最后妈妈给我买了一盆小的。我打算回家后精心照料它们,让它们帮我捉好多好多的虫子,这样到了夏天,我就不怕被蚊子咬了。
【篇六:神奇的大象】
泰国之旅最让我难忘和惊叹的就是看似笨重的大象其实非常聪明、灵活。
在风景宜人的普吉岛,我们期待已久的“丛林骑大象”开始了。五头大象摇头晃脑,步履沉重地踏上了丛林之路。我们的大象非常贪吃,趁象夫不注意,总是一边走,一边寻找食物。大象的鼻子非常灵活,可以卷起任何东西往嘴里送。吃完后,大象把头往一棵树上直蹭。看样子,这个大家伙是头皮痒啊!趁着这个机会,我看到旁边的一头大象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一根棍子。大象用鼻子卷着棍子,津津有味地掏着耳朵。那棍子的头是圆的,就像我们人类用的棉签头一样。嘿,这家伙还真会挑选。两只大象把自己弄舒服了,才心满意足懒洋洋地继续“开路”了!
突然,我听到了“砰砰”的响声,定睛一看,原来是前面的一头大象卷着一丛大草,把草根上的泥团正往地上摔。见没摔干净,又抬起右腿往腿上摔。最后,这只大象竟然用脚踩住泥团,用鼻子卷着青草,只听到“咔嚓”一声,嫩嫩的青草就跟草根分了家。大象怡然自得地开始享用自己的“战利品”!
更让我赞叹不已的是大象居然会画画。“大象作画”表演开始了,四头大象用鼻子卷着颜料桶踱着方步慢悠悠的上场“亮相”了,仿佛“胸有成竹”一般。它们分别在表演场的四个方向停住了脚步,屈起一条腿向观众行礼,在跟我们打招呼呢。大象们用鼻子卷着画笔,就像一位位经验丰富的老画家一样。每一次举起画笔总会在洁白的画布前沉思一会儿,仿佛在认真地构思。十几分钟后,象夫们举起了三幅画。只见一幅画着优雅的郁金香;一幅画着苍劲的松树;还有一幅竟是大象的“自画像”。三头大象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悠闲地摔着鼻子和尾巴,好像也在享受自己成功的喜悦!表演场上还有最后一头小象正在慢条斯理,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大作,热闹的气氛丝毫没有影响小象的创作。不一会儿,小象的作品就“出炉”了。原来,“压轴戏”在后头呢!年龄最小的小象居然画了一幅层次最丰富的“巨作”呢!你看,浓淡相宜的远山;蓝蓝的天空上挂着朵朵白云;一棵古树伸展着稀稀疏疏的枝叶……人们的掌声、欢呼声、惊叹声、照相机的“咔嚓”声汇成了欢乐的海洋。不信,当你亲临清迈“美莎大象营”时,一定可以看到大象们的作品悬挂在最显眼的位置呢!
大象是泰国的国宝。就像清迈导游“皮皮杨”所说的一样,大象是泰国人民的最爱。第一代大象是战场上的“勇士”;第二代大象是森林里搬运木头的“大力士”;第三代大象是泰国旅游业的“排头兵”。
再见了,神奇的大象。期待着下一次与你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