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再游霞客古道】
春暖花开的时候,我曾来过霞客古道,今秋时节,我们又相逢了。
刚踏上古道,我放眼四望,看到青山变成彩色的了,有深绿,有浅绿,有黄的,还有红的……雪白的云朵在山后缓缓飘荡,在阳光的照射下,它好像并不是山,而是彩色的天岛。
隐约地听到一阵熟悉的乐曲,仔细再听,啊,是小溪!我二话不说,扛着水枪,向溪边快速跑去。
我让水枪吸足水,再向远方的大石头射去。溪水碰到石头后,溅起了晶莹剔透的水花,然后又迅速地弹回水里。我忍不住想,溪水和石头会说了什么话呢?边想着边走回妈妈身边。
我们正走着,突然一个小男孩跑到我们前面,身上扎满了苍耳,我觉得好有趣,便也往自己腿上扎。
我故意拿着个苍耳,轻轻拍拍妈妈的背,苍耳便听话地粘了上去,我则在旁边咯咯笑。可妈妈并没有反应,我很失望。
走到半山腰,有一汪清泉,我把水枪放在水面上任它像小船一样飘荡,这是我们和古道告别的船只。水枪吸足了水,我们准备回家了。
回来的路上看到几只大公鸡,我眼睛一转,脸上飞过一丝狡猾的笑,心里有了主意。我举起水枪,踮起脚尖,向一只跳出圈栏的大公鸡慢慢逼近。那只公鸡挺着胸,傲慢地抬起一只脚,又放下,向前面走去。我见时机已成熟,便做好开枪的准备。
“嘘——”水枪开炮了,不偏不倚地射到大公鸡身上。它怒了,嘴里不停地“咕咕咕”叫,张开翅膀,跳到篱笆里,我趁机溜回爸爸妈妈身边。
我坐到车里,再次望向天空。这时候,已是傍晚,温柔的夕阳照向霞客古道,美丽的古道已是彩色的金山。山的轮廓,就像一条彩龙,盘旋在天边。我默默地对古道说:“再见!再见!”
【篇二:青山绿水的杭徽古道】
端午节放假的第二天,我去了“天下第一古道”—杭徽古道爬山,一路上全是青山绿水,这可真让我难忘。
爬山的时候,地被太阳烤得滚烫,但是一旁的泉水却在“叮咚叮咚”地响,好像顽皮的孩子。这泉水积成的水塘,碧绿碧绿的,水真清啊,清得能看见水里的石头,再碰一碰,又感受到犹如冰般清凉。所以,许多小贩也把这冰凉的山泉水当做一个个自然冰箱,把水果放进山泉水里,让它保持一个冰凉的温度,走在这炎热的古道上吃一口,真是清新爽口。这泉水因为干净清澈,所以用它养的鱼,又肥又大。山泉水真是一笔大山里的财富呀!我还装了一瓶带回家,准备养花呢!
这里不仅水是绿的,山也是绿的。这里的土壤养分很好,配有山泉水的灌溉,也有阳光的充足照射,所以山上大片密密的竹林、树林成倍增长,长满每一座山,每一个石缝,每一寸可长的地方。走在古道上,眼睛看得见的地方都是绿色。这里每天可以吸收成吨的二氧化碳,排出大量的新鲜氧气,所以空气很清新。也正是因为这样,清晨的山顶总是环绕着一层薄薄的雾,覆盖在绿色的树林上,好似仙境一般。
但是古道不好走,一个个台阶根本不像我们平时走的那种台阶,而是由一块块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石块组成。有的石块还非常光滑,踩在上面有可能会脚底打滑,幸好有植物可抓,不然人可能会掉下去呢!我想象着,古人艰苦的走在古道上,正因为有两边绿树的承托,还有清水的陪伴,才能支持他们走完全程。
我爱青山,我爱绿水。所以,我爱杭徽古道!
【篇三:京西古道游记】
这周二,我们六年级全体师生去西山徒步。其中,路上参观的马蹄窝令我印象深刻。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很早就到了学校,一路上,同学们都很兴奋。专门辅导我们徒步的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各种关于徒步的有趣的内容和注意事项,比如他的徒步经历,关于登山杖的各种信息,雪盲的危险,和怎样戴徒步专用的保温帽等。同学们听得跃跃欲试。
我们终于到了京西古道的起点。全班拍了几个合影,做完准备活动,就出发了。一开始,虽然路有坡度,但是还算得上平坦。我们有说有笑地走着,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累。走了大约半个小时,我的脚不知不觉地踩进了一个地上的小洞,差点摔倒了。我以为这是偶然现象,就没有留意。可是没过一会儿,我又踩进了一个更深的小洞。我往地上一看,发现从我脚下开始,路就变得坑坑洼洼。我心想:真倒霉!怎么会有人在徒步的道路上挖那么多绊脚的坑呢?这不是故意害人吗?我一边揉着我崴了的脚,一边怀着怨恨的心情看着这些讨厌的小洞。是不是应该拿一把铲子把洞都填平才好呢?突然,我看到路边贴着一个牌子。好奇心把我吸引了过去。我看完这个牌子,才知道这些洞可不是有人搞恶作剧挖出来的,而是通过一匹一匹的马,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踩出来的。我怀着敬佩之心再次把目光转向那些马蹄窝。马之所以能踩出这样的马蹄窝,难道不是因为每一匹经过这里的马都在坚持走同一条路,踩同样的地方吗?如果这些马在中途放弃,不再踩同样的地方的话,难道还能有今天这样的马蹄窝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向这些马和当时骑马的人学习吗?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我们不管多累,都要把这次徒步完成。
我们看完马蹄窝后,就继续上路。我有时候会很累,但是我一回想这些马蹄窝,就有了继续前进的决心,身体也觉得不那么累了。就这样,我们顺利完成了这次徒步活动。
【篇四:茶马古道游记】
今天是我们全家来到大理游玩的第二天。
这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接下来的我们的行程是到茶马古道骑马、赏景。说到骑马,我只在电视上见过别人骑,自己从来没有体验过。想想就很激动呢!
我早早的就把自己的行装准备好,迫不及待的想出发。等爸妈一收拾好,我们就按原计划的路线出发了。在路上,同行的叔叔给我们讲了关于茶马古道的知识。原来啊,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的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商贸通道,也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历史非常悠久。
听了叔叔的讲解,我更期待看到茶马古道的样子了。说话间,我们到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很大的马场,有各种各样的马儿。个个都体肥膘壮,颜色不一。妈妈选了一匹红棕色的小马,非常乖巧。而爸爸选的马儿似乎有些脾气,非常倔强,走着走着突然不走了,还要马夫伯伯对着它的耳朵说道两句,才继续走。马夫伯伯为我选了一匹可爱温顺的白色小马,特别讨人喜欢。在马夫伯伯的帮助下,我一跃跨上马鞍,拉着缰绳,望着远方,感觉英姿飒爽,顿时觉得自己就是一位将要驰骋沙场的女将军。
接着我们就向茶马古道出发了。沿着弯弯曲曲的狭窄的山路,望着深深的悬崖山涧,我不禁冒了一身冷汗,想要退缩。这时,耳边响起了马夫伯伯嘹亮的山歌声,听着这山歌,慢慢的我放松了心情。开始欣赏茶马古道优美的风景,这里空气清新,绿意盎然。层层叠叠的山峰,曲曲折折的山路,勇往直前的马儿,构成了一副靓丽的风景画。我们置身于这大自然的美景中,仿佛与其融为一体了。我深深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感受到古人的勇敢与智慧。有了茶马古道,内地和西藏有了更多的交流;有了茶马古道,人们的生活渐渐方便起来;有了茶马古道,经济等各方面也渐渐发展起来。
一路上,我们一边欣赏着茶马古道迤逦的风光,一边听马夫伯伯深情地讲解景点故事。真的是悠闲惬意!由于马帮运输方式渐渐消亡,茶马古道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化正像一座无穷的宝藏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去发掘,去思考,去感悟!
这真是一次收获颇多的游玩经历!
【篇五:游霞客古道】
今日阳光明媚,我们来到了北山,去探寻霞客古道的美。
一路上,我和妈妈有说有笑,格外兴奋。忽然,一阵悦耳的声音传到耳边,我忍不住沿着声音跑去。啊!原来是一条小溪从山谷欢快地流过,泉水淙淙,让我十分陶醉。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立着两三株茶花,有的花朵睡眼惺忪,有的花朵在害羞地笑。看到这一幕,我突然想到一句诗:“清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溪流一路伴着我们继续前行,远处飘来一阵花香,原来是一树不知名的白花开了,十分热闹。又见一棵枯树上有一个用树枝搭起来的鸟巢,我想,小鸟应该出去找食物了吧?正想着,又发现几棵褐色的树上绕着弯弯的“蛇”,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些绿色的藤。
沿着石子砌成的山路一路往前,忽然一片修竹映入眼帘,它们的“腰杆”挺得直直的,有的穿着绿衣裳,有的穿着红衣裳。妈妈说:“竹子其实是一种巨型的草。”真不可思议,草也能长得那么高!
再往前走,看到一座矮小的屋子,十分古老,进去一看,里面有四幅字,都是徐霞客游记,四幅字下面是用水泥漆起的凳子。
太阳快要下山了,圆圆的红红的挨着青翠的山岗,我脱口而出:“夕阳无限好……。”妈妈赶紧接一句:“何惧近黄昏!”
再见了,美丽的霞客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