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一作文 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 2025-07-14 18:04
阅读:

【篇一:脱贫攻坚】

党和国家给我们的村子带来了成千上万的好处,他们给村子换了新衣,他们给了我们更好的生活,他们还让村里的男女老少懂得了许多知识。

我身在振太镇介牌村习兔河小组,几年前,柏油路铺到了村里,赶牛的老大爷呟喝着说:“这下,我放牛,就不怕被黄沙追捕啦!呵——呵——呵——”含着棒棒糖的小妹妹瞪着亮晶晶的小眼睛说:“这个糖好吃极了!是不是以后坐车就不用疼屁股了呀?”在场的人们都张开大嘴巴开怀大笑……

记忆难却的是今年的一个下雨天,为脱贫攻坚“站岗”的罗支书、夏阿姨……淋着冰凉的大雨来到了我家,我急忙请他们坐下,给他们洗水果、倒水……

爸爸对他们说:“这么大的雨,还这么冷,辛苦你们了。”

他们一阵谈笑后就是谈一些家庭了解,我坐在一旁,也不敢出声,屏息倾听着,爸爸不慌不忙地跟他们谈起我们家茶树的问题……

提起茶树,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我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去采茶时,从茶树上掉下的那一回,我为我那时的笨拙而想笑,又为我那个很久才能消失的伤痕而想哭。那棵古老的茶树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慈祥。但那时,有的人毫无条件地说,那棵茶树不是我家的了,妈妈知道后火气冲天……我什么也不说,嘟着嘴巴,一到伤心的时候就去摸摸那棵老茶树健壮而青绿的枝干,扶着她倾诉衷肠,用她的慈祥为我解愁。

一个星期五,罗支书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抽出时间来小组解决了我家“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当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回到家的时候,妈妈说出茶树物归原主时,我的心情像“锦上添花”一般。不过那时他们已经走了,我那颗炽热的心又被泼了一盆“冰水”,我还没有来得及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此事过了许多天,我又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去上学,路上,我又看到了他们为解决村民的一些问题而奔波的身影,我抽动了嘴角,笑了。是他们给了村里“和平”,是他们让我的心不再凄凉,是他们一直在默默关心着村子里的每家每户。

我想对他们说:“罗支书、夏阿姨……您们啊多像路边的那几盏灯啊!在路边不论春夏,不论风雨,不论寒热,不论昼夜,一直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别人做出贡献,我真为您们感到骄傲。”

罗叔叔、夏阿姨,您们牺牲了自己应当得到的休息时间,无数个日日夜夜,风雨无阻。哪里黑暗,您们就照亮到哪里,您们就是我们村里最亮的那盏灯!

【篇二:我眼中的脱贫攻坚】

我家住在大山上,我是穷人家的孩子,妈妈身体不怎么好,爸爸要照顾妈妈,出不了远门,家里土地贫瘠,爸爸累死累活地忙一年到头,还是挣不了几个钱,有时家里紧张了好几个周都不给我零用钱,买铅笔、买作业本都成问题。家里穷了,亲戚间走动也少了,渐渐地原本的亲人好像也不怎么亲了。

前年我家被评为贫困户,我当时并不知道所谓的贫困户是什么,我去问爸爸,爸爸叹息着不说话,还是爷爷背着爸爸妈妈告诉我说:“贫困户就是穷呗!”说完爷爷摇摇头叹着气。看爸爸爷爷都叹气,幼小的我似乎明白了,这当贫困户绝对不是啥好事!

可是我郁闷了没几天,我家就来了一群人,这些人来到我家拉着我爷爷的手问长问短,还让爸爸带他们到田间地头走了一遭,然而我最高兴的却是他们给的几千元钱,这下我一年的生活费就有着落了。我清晰地记得前几年我上幼儿园时,爸爸去亲戚家借学费,钱没借到,还挨了一顿奚落,爸爸回家一说,家人都难过得不行。这下真是太好了!我给他们端茶倒水,一口一个叔叔阿姨地叫着,心里跟吃了蜜似的。过年的时候这帮人又来了,他们送来了几袋米,一大包盐,还有几桶金龙鱼油,让我家过上了富裕年。这以后那些叔叔阿姨经常来我家,教爸爸养蚕喂猪、修整茶园、种绞股蓝。渐渐地爸爸口袋里的钱多了起来,每个周都给我十块、八块的零用钱。

有一次我问妈妈这些叔叔阿姨是我家什么亲戚,妈妈摸着我的头笑着说:“他们是镇上和县上的驻村干部,是帮扶我们脱贫的,不是我家的亲戚。”我奇怪地问:“既然不是我家亲戚,那为啥对我们这么好?我感觉他们比有些亲戚都还亲呢!”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要记住,他们都是党的好干部,你长大了也要向他们学习!”听了妈妈的话我郑重地点了点头。

今年我家搬进了新楼房,全家人都很高兴,我家的这些“亲戚”也都来了,帮忙搬家具、贴对联,忙得不亦乐乎。一整天我都围在他们屁股后面转,好像被他们身上一种莫名的东西吸引着。搬进新家的第一个晚上,躺在席梦思大床上,我做了个梦,梦到长大后的我,当上了村里的“外贸部长”,正带着村里的运输队把农副产品一车车运出去,一沓沓鲜红的钞票运进来……

【篇三:花开两朵,脱贫可期】

亲爱的非洲同学们,

你们好!

领略过我中华大地的物华天宝,也见识了神州乐土的人杰地灵,我知道你们一定好奇,中国是怎样带领人民度过一穷二白的艰苦岁月到如今“大体量”脱贫的。我很愿意分享些许鄙见,并诚挚祝愿贵国早日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丰收。

脱贫攻坚,“山高人为峰”的信心是基础。我国反贫困斗争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是靠着“拔穷根”的坚定意志,从上世纪60年代的河南红旗渠精神到新时代誓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万众一心充分验证了“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士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的科学论断。忆往昔,万里驼铃万里波的丝路长歌见证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看今朝。日行千里的跨国班列,通江达海的海运胜景,呈现出共同繁荣的升腾气象。行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碧波上,机遇作舟,信心助航,非洲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异彩。

脱贫攻坚,“直为捣黄龙”的决心是关键,“节物风光不相待,碧海桑田须臾改”,时不我待,社会发展的车轮更是滚滚向前,中国各省因地制宜以自身优势补自身之短板,精准扶贫,才能以昂扬的姿态阔步走在扶贫的大道上。广阔而五彩斑烂的非洲平原中,蕴含着无数奇珍异宝,让非洲的宝石,飞往世界各地,让非洲的土地洒满了旅行者的欢声笑语,大力发展旅游业,岂不妙哉?

脱贫攻坚,“愚公移山的恒心”是保障。时空交错。江河浩荡,烟波浩渺处有坦途也有激流,一路奔腾间有明媚也有风雨。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正如梁启超所言,“凡做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斯言不谬!中国能干出一番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脱贫伟业,离不开无私奉献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离不开在殿堂与田垄之间毅然选择后者的耶鲁大学高材生秦玥飞,离不开……他们,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带领贫困人口谋发展,战贫困,为决战决胜注入不竭的力量源泉。

朋友们,斗转星移,朝瞬日息,回首过去,我们炎黄子孙也曾筚路蓝缕,砥砺前行。但今朝,中国社会全面建成小康,已计日以俟。一树开花两地芳,脱贫何曾是奢望。让我们一同展望未来,扬帆远航,以此共勉。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