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待到山花烂漫时】
大雪过后,天地一片洁白,“银装素裹,分外娇娆”。我和爸爸准备到这纯洁的世界中去走走。
我们来到了后山,一片片雪白竟叫人有些不敢踩上去,抖落枝桠间的积雪,却发现在树边的石缝里有一抹亮色,是一株不知名的草的嫩叶,我欣喜地喊来爸爸说:“这么深的积雪,这个小家伙应该会被冷死吧!”爸爸笑而不语,脸上似乎蕴藏着一个无人能知的密秘,在我疑惑间,他突然开口说:“待到山花烂漫时。”却忽地没了下句。
一个星期之后,积雪都已融化了,世界万物都换了另一副风貌。爸爸提议再去看看那一株名不见经传的草,我欣然前往。当我再次看到它时,它弱小嫩绿的叶片已经舒展开来,我不禁惊讶的问爸爸:“它活过来了?可是明明那么弱小,又这么冷的天。”爸爸漫柔地抚摸着我的头发说:“困难和希望”,我蓦地想到了张爱玲的一句话:“困难的本质是一种停顿状态。因了某种阻遏停在中途,只要你怀有希望向前走,也许“难”还在,但“困”就已经解除了。“小小的草不畏狂风暴雪,权当是洗礼最后抽出嫩苗来迎接阳光,就正如色彩斑斓的蝴蝶,要忍得住破茧成蝶的痛,才担得起振翅高飞的美,我带着顿悟的心和满满的希望,走下山去。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到了阳春时节,我再次踏上了登山的旅程。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那一株小草在漫山遍野的花中,竟吐出了一点红色的花苞,有的已经开放,有的如含羞的少女,红着脸颊,颇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韵味。在历经了寒冬的考验后,在茵茵的绿草中灿然开放。它还是那么瘦小却散发着生命力的顽强。怀揣着的求生渴望,就像蝶终破茧,在蓝天白云下自由飞翔。
希望,就是对美好事情结局的期待。别太早气馁,凡事的结局必然都是美好的,如果你认为它不够美好,甚至不够圆满,别着急,别心慌,那还不是结局!
每一天从日界线开始,又从日界线结束,时间是圆将我们一次次带回原点,唯一带不走的是我们执著的希望。就像那一株不知名的小草,有生的希望,亦会光芒万丈。
我猛然想起下一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篇二:待到山花烂漫时】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绽放的时间不同。花要顺其自然,成长也该如此。花要开得毫不娇作,美不言瑜,所谓成长就是你要慢慢来,俗话说船到桥头自然直,何必太着急。
有幸前去洱海,景色秀丽如画,徜徉于间,心情愉悦。远处山野间,朵朵蓝色静卧小溪畔,从不招摇。突然从花丛中窜出几个小孩子,男孩穿的浅蓝色的套装,女孩呢,则是穿的粉粉的。他们在花海里,跑着,跳着,闹着。追着蝴蝶,闻着花香,感受着自然给予他们的独特感受。小男孩随手摘起一朵粉色小花,送给旁边注视停在花上采花粉的蝴蝶。女孩腼腆的笑着,对着比她大的小哥哥说了句谢谢。男孩也害羞地笑着,不好意思的说声没关系。他们就这样,在如诗如画般的景色中嬉戏玩耍。甚是愉悦!
你看,他们在自然中学会了成长。欣赏美丽是不是成长,学会关心他人是不是成长,学会分享是不是成长?孩子的成长始于毫末,一点一滴的小小细节汇聚而成他们成长的模样。
反观现在的家长总是迫切地渴望孩子成长,希望孩子的起跑线比他人更前,其实这种行为无异于拔苗助长。例如,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不小心跌倒,他们会尝试着自己爬起来,然而,作为父母的,急于求成,随手拉起孩子。再比如,孩子的题目不会做,他们会尝试着去思考,然而,父母总会将他们送去补习班,有专业的人去指导,他们会放心许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会烫伤自己,何必要搬起石头砸自己呢?
是家长得急迫斩断了孩子成长的绳索,是他们让孩子成为了教育的牺牲品。有时候作为家长是否想想,所谓望子成龙,是希望孩子赚取金钱和名利,还是希望孩子有能力成为他自己。不要失败了总劝慰自己说,我其实希望的是我孩子能健康,只是自欺欺人罢了。但我并不是否认家长无所作为,而是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时间,并在恰当的时机提供帮助和引导才是真正家庭教育。
成长始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是幼时的懵懂无知到充满智慧,成长是过度的桥梁,是质变。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静待岁月变迁,让他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吧。带到山花烂漫时,才是他们真正开心之时。
【篇三:山花烂漫】
家乡的山,没有泰山的巍峨,没有黄山的灵秀,但在我心里永远都是十分高大的。那里是一块绿色的宝地,漫山都是大树,葱郁茂盛,苍翠欲滴。山上时常花开遍地,山花烂漫。
春天是我最喜爱的时节,春雨一下,大地暖洋洋的,万物都复苏了,山上一扫冬天灰扑扑的景象,换上了一身碧绿的衣裳,还点缀着五彩缤纷的小花,分外美丽。春天是一个花开的季节,各色鲜花争先恐后地开放了,我站在家门口,就能闻到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这时,还有一种花还未开放……
清明节到了,离爷爷去世也有几年了,每次想起爷爷我就伤心极了,有时还会偷偷流泪。我不是一个坚强的女孩,总是留下软弱的眼泪。那天我跟着爸爸妈妈去上坟,路过那座山,一种清新、娇艳的美一下子映入了我的眼帘。我惊了一下:啊!好美丽的杜鹃花。在一片山花中,它们显得格外独特,别的花都是有嫩绿的叶子做装饰,尽力把自己装扮得十分美丽、妖艳。可是杜鹃花不一样,它们的枝条形状丑陋,颜色暗淡,叶子也是少之又少。但是它们却依靠这土地中一点微薄的营养,开出了让人惊叹的美丽花朵。
其实杜鹃花也有人工培植出来的,那种杜鹃花无论从叶子还是花的色泽和大小上,都要比野杜鹃花好看,也更加受人们的喜爱,但它们远不如野杜鹃花坚强。它们不能依靠自己的生存能力活下去,而是需要生活在人们的呵护下。而且当人工培植的杜鹃花开花时,野杜鹃花早已十分茂盛地在枝头和阳光尽情玩耍了。
望着这些野杜鹃花,我不禁采下一枝插在爷爷的坟头,我心里默默地念着:爷爷,请你相信,我一定会像这野杜鹃花一样坚强,不会像以前那么软弱了。野杜鹃花,谢谢你让我懂得在人生路上,一定要坚强地面对各种风风雨雨,才能看到最美丽的风景。
山花烂漫时,野杜鹃花在丛中微笑,这微笑让我学着要像你一样坚强!
【篇四:待到山花烂漫时】
他打小就是村里出了名的皮蛋,打架逃课,上房揭瓦,没少挨爹的揍。也是记吃不记打的忘性,挨揍的时候嚎两嗓子接着又噶着隔壁的娃子去抓蚂蚱。
也是孩子心性,十几岁大的男孩子哪能在教室里待得住,可巧又拿了个鸭蛋,算是结结实实的挨了顿胖揍。心里这个不忿啊,溜得跑到村外的小山坡上蹲着去了。就看见了那朵缺了瓣的小花,在风中摇啊摇就是不肯凋敗。他似乎是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一下,脑子里浮现出爹那句“你这辈子就打算这样?”。
回家之后,他像是换了一个人,勤奋苦读,爹娘欢喜的很却一直不知道为什么。成绩是一天天的好转,从倒一到第一,从班级第一到级部第一,所有人都认准了这个大学秧子,可是高考却跟他开了个玩笑,他落榜了。出来成绩的那几天,他不吃不喝,一个人跑到村外的山坡上待着。发现那又多了几朵小花,他想着啊,花都一朵朵的开起来了,那人的路哪能一天比一天差?
向爹说了复读的想法后,爹狠吸一口旱烟,突出一个字“读!”,那时候他心里是真不好受,更是拼了命的念书,终于在第二年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大学四年,他始终平心静气安稳的念着书,他想着那几朵花该怎样了,又该开了一大片了吧。毕业后,经商,却因为投资不利和被朋友欺骗下欠下巨额债务,公司破产。回到家,爹娘担心的看着他,他却只是笑笑,一个人在山外的山坡上待了一整天:哦,花开了一半了。
第二天,他收拾好行李离开家,开始从头做起,是有很多困难,嘲笑,讽刺,白眼也从未少过,他却不再沮丧。或许是上天眷顾,事业开始一步步好转,还清了债务,还遇到了美丽温婉的她。三年后,他携娇妻爱女衣锦还乡,再去小山坡:“哦,花儿全开了。那漫山遍野的红,映亮了整个天空。
心境成熟日,衣锦还乡时。
待到山花烂漫时。
【篇五:待到山花烂漫时】
初春,似一株株萌芽,滋生到每个人的心间,留存成永久的记忆。
——题记
刹那间,已迎来了四月的步伐,春天也在每个角落驻足。校园里也弥漫着一股春的气息,要去春游了!如一股春风,吹着每个人的脸。
这天来得真快,天气却不如人意。早晨,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们撑着伞,站在广场中央,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内心的急躁已是显露至尽了。男生们蹙着眉望向天,嘴里骂骂咧咧的,那样子好笑的紧。幸好,队伍已开始流动,我们快步跟上,我回头,望了眼被罩在朦胧雾间的繁花,它们愈发娇艳。
路上,虽是撑着伞不好走,可这美景却是足足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啊。溪上慢慢腾升的雾气,似烟,又如仙气,像仙境般,好不梦幻。“杨柳依依”,这虽无杨柳,却也是一派春光,岸边一排排整整齐齐的青草,上边镶嵌着几点红,虽零散如星辰,却有无限美感,玲珑小巧。溪上漂着几叶小舟,它若隐若现的,似踏在云间上般,游曳自如,又好似穿梭在棉絮里似的,越飘越远,摇摇晃晃。雨还在下,可我们的步伐并没有停下,沿着一路的花开,闻着一路的花香,赏着一路的美景,我不禁想起一句诗“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人间四月,不就是如此吗?
走着,走着,似是望不到尽头,我们从上往下看,几千多的学生排成如一条长龙,浩浩荡荡。春的力量多大啊,把这天下都装饰得美美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留几朵桃花藏于心间,“海裳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是几片梨花的洁净。山花是如此烂漫,娇艳,多累,似都不介意了,因为有花相伴,与之同行,浑身都充满了动力。
蓦然抬头,发现眼前几块突兀耸立的石头,随即,便转成惊喜之色,这不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吗?雨,不知何时停了,显得那山间杜鹃花的火红愈加烈,溪水波动着,泛着涟漪,映着春,春也使得水更绿了。“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好一派春光。
同学们来到几颗大树旁,摊开桌布,随后便坐下歇息,大家纷纷拿出自己包中的美食,经过分享的美食才会更加有爱的味道,这是我们友谊的最好见证啊!大家在一起说笑,打趣,肆无忌惮地,青春之乐,无不于这般了吧,望向那山间若隐若现的山花,它们,好美。虽是这里一簇,那里一簇,却零落如星辰,散落进每个人心里。
春,有诗般的美,感恩学校有这活动,能让我们去游赏观望;花,有曲般的柔,感恩春天有这力量,能让我们去驻足欣赏。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