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一作文 我的阅读故事
我的阅读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7-15 08:57
阅读:

【篇一:我的阅读故事】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有言曰:“读万卷书。”我想,中国的古典文学是远不止万卷之多的。先暂且不说唐诗宋词元曲诸类等等,单是那数不胜数的明清小说中,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就令我魂牵梦萦于中国古典文学那深深的魅力中了。

记起我第一回读《红楼梦》时好像十岁都不到,具体多大也记不太清了,只记得那回是因为与伙伴赌气——语文老师上课时偶然提起四大名著,说其中《红楼梦》最深奥,我们还小,看不懂,不推荐我们阅读。小时的我好奇心强,老师这么说,倒引起我对《红楼梦》的兴趣了:这《红楼梦》到底是有多“深奥”呢?我倒要试试看看。我便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小伙伴,谁知她却满脸的鄙夷:连老师都说深奥,你肯定是看不懂的!她这句话令我气愤极了,谁说我看不懂,谁说老师说的就一定是对的?我还不信呢,我一定要让你看看我是怎么把《红楼梦》看懂的!

带着这样的赌气,我艰难地翻完了一本白话文版的《红楼梦》。这本《红楼梦》的内容虽然比原著删减了许多,但是年幼的我尚不懂这当中复杂的人物纠葛。要求不过是不求甚解地翻完一遍,但于我而言我也是十分吃力的。可那时的我不以为然,觉得把书看完一遍就是懂了。再将大人口中的传述与书本内容随便地一结合,我得出了一个并不正确的结论:《红楼梦》一点也不难懂,不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么?淘气的我生怕人家听不懂我的结论,还将书本扉页的插图上画涂鸦。携着几分令人哭笑不得的孩子气,就这样,我第一次接触到《红楼梦》这本举世闻名的著作了。

第二回读《红楼梦》也同样是收到的小学老师的启发。不过站在三尺讲台上的,已不是曾经那位老师。每当提到《红楼梦》,我的老师总是面色红润,异常激动,甚至可以一口气讲一中午的时间。她对《红楼梦》的理解自然与曾经的那位老师不同。她推荐我们读背《红楼梦》里的诗句,我想起了自己曾经读过《红楼梦》的有趣经历,重新去找了一本带有注释的文言文版。尽管带着注释,读起来也并非容易,生辟字、意思的复杂带入使得我觉得《红楼梦》读起来生硬无趣。那时我五年级,正是沉迷于小说故事的年纪。于是,读到后来我索性不顾书中的细节(诗句、释义、发音等),不明白的直接跳过,只想着看书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便觉得有趣,以为自己这样是真正的把《红楼梦》看透了。

那是最真切的记忆就是后来过年,居住武汉的亲戚都来我家里相聚。我的一位老爷爷问我今天都读了什么书,我随口告诉他说我读了《红楼梦》。老爷爷很激动,因为我能感受到他紧握着我的手更用劲儿了,还在不停的抖动。他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了,这下却一会努力的颤巍巍地站起,一会又缓缓坐下。素日里,他总是靠在躺椅上,连坐起也不愿的。此时的老爷爷两脸泛光,我好像从他的脸上,看到了曾经同样出现在我的语文老师脸上的东西。只听得老爷爷一遍又一遍含糊不清地呢喃道:“《红楼梦》,好书!好书呀……”仿佛他的嘴里含着一颗糖。我盯着老爷爷的光秃秃的透着风的牙床,出了神。那时候,我莫名的脸像发烧了一样的滚烫,像是被人扇了一巴掌,火辣辣的。有一股羞愧之情涌上我的心头。

之后是在六年级那个空闲的令人发慌的暑假里,我突然对古代文学常识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但是要弄清当时的文化、社会风气,四大名著是关键的突破口。我首先看的就是《红楼梦》。这一回,我读的是原著。不是经过他人的推荐,而是我自己真真正正的想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语言文字的奇妙。这一回,我揣怀的是一种与曾经不同的心境——一种欣赏,一种尊敬。我想要感受到作者赋予它的思想,赋予它的心跳,赋予它的作为一本书的吸引人的魅力。它本身就是一个传奇——高鹗是有多大的本事,才能将曹雪芹离世时未遂的残垣续接得如此自然?作者是需要多厚的文字功底,才能以不同的风格写出这般多的佳句?作者是该有多深的品格思想,才能将一部原本普通的爱恨情缠写得如此富有内涵?至少在我本身,我已经突破了以前狭隘的局限思想,开始学会品味这本书。而它正需要这种非凡的格调,才能体现其作为古典文学代表的超凡脱俗的魅力!

三读《红楼梦》经典,一层更比一层深。阅读本应基于文字本身,对于文言文的阅读更是如此。因为它所有的内涵必是由感而发,由心而启。因为有了《红楼梦》,我们方能知道封建社会的现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正如这《红楼梦》开篇语。让我走近古诗文,亲近古诗文,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人交谈。

这,便是我与我的朋友《红楼梦》之间的故事了。

【篇二:编童话故事作文】

小灰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急急忙忙地向他走来,说:“小灰兔小灰兔你快来啊,我的车子坏了不能走了,我奶奶生病了要去医院,你快来帮我修一下啊”小灰兔说:“我不会修啊,怎么办呢?对了!我家前面有一家修理厂呢,我们找工人师傅去修理吧!”“好”小松鼠和小灰兔一起跑去修理厂,找到了工人师傅。

工人师傅带着工具箱就出发了,来到小松鼠的汽车旁边,一看原来是轮胎破了漏气了,车没法开了。工人师傅拿着工具很快就把车修好了,小松鼠很高兴,连忙谢谢工人师傅就出发了。

小灰兔看到小松鼠奶奶病得很严重,就陪着小松鼠他们一起去医院,帮忙照顾松鼠奶奶了。很快松鼠奶奶病就好了,他们一起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篇三:编童话故事作文】

一天,小猪胖胖在家里看电视。他看到电视里讲:“人人都要有理想”。胖胖想:“那我以后干什么呢?啊!对了,凭我这一身肉,当个运动员倒不错。脖子上挂着金牌,手里捧着奖杯——多神气呀!可是运动员太费力了,整天跑呀,跳呀,弄得浑身是汗,多不好呀!我……我不当运动员了!”

“对了,我当个歌唱家!对,歌唱家不用费力气。可是唱歌太简单了,老是一个味儿。”

突然,他看见了自己的.蹄子,“嘿,我的脚长得多美呀!要么我当舞蹈家吧!我要跳芭蕾,我要跳《天鹅湖》!可是舞蹈家太累了,整天窝腰劈叉!”

“那……那我将来……嗨,我想这些干啥,什么理想不理想的,吃饱了,喝足了,就得啦!”胖胖挪了挪屁股,拱了拱嘴,靠在沙发上睡着了。

小朋友,我们可不能学胖胖。要知道,不肯花力气,理想等于零!

【篇四:编童话故事作文】

从前,有一个懒人村庄,里面住着一个首领和他的臣民们。这个首领十分懒,懒到吃葡萄都是等成熟了,掉到嘴里才吃;吃烤猪,要等仆人送到他嘴里给他吃。

这些人住在火山脚下,他们知道火山会随时喷发,可是他们都太懒了,一直没有搬家。

有一天,村子里有一个能听懂鸟语的.仆人听到两只小鸟在说:“听说明天火山要爆发了,我们快跑吧!”这个仆人一听,马上跑回来告诉首领:“陛下,我们不能住这里了,火山要爆发了……”可她没说完,就被首领下令杀了。

首领不听从劝告,继续躺着睡觉。

第二天,火山真的爆发了。他们的部落死了很多人。仆人这时走过来对首领说:“陛下,我们快跑吧,这里既不安全,又没有吃的了。”

首领说:“没了葡萄和烤猪,就等野菜好了,直接在地上吃。”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一个月,有一群饥饿的狮子来到了村庄。首领带着人们都爬到了树上。仆人又过来劝首领:“我们拿果子砸死狮子们,快点跑吧!”可首领还不听,把仆人推下去,喂狮子了。

最后,树上的人们十分饥饿,一个个掉在地上;狮子看到了,便把这群人吃掉了。

首领临死时才后悔:当初怎么就没有听仆人劝告呢?懒惰真是没有好结果啊!

【篇五:编童话故事作文】

一天,五指们在争论谁的功劳大。拇指说:“我的功劳是最大的,我是最强壮的,我是‘一家之主’!”食指不服气了:“我的功劳才是最大的呢!拿东西总得有我!”还没等他说完,中指抢话说:“谁说的,我最高最苗条,也十分机灵,我才是最有用处的。”……五指们七嘴八舌,最终还是不知道谁是功劳最大的。他们的争吵被小主人听到了,他问:“哎,你们怎么吵起来了?”“我们在说谁的'功劳大,用处大。”五指们异口同声地说,“您知道吗?”小主人说:“这样吧,你们试试独自拿起一样东西怎么样?”

拇指一会儿翻翻橡皮,一会儿捅捅铅笔,但什么也拿不起来,食指捅、按、拖、拉、顶、推,几乎用尽了所有的动作,却被一个小小铅笔帽难住了,剩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本身就弱小,就更不能做到小主要“残酷”的要求了。小主人看见他们的狼狈相,托着脸颊想了一会儿,说:“你们一起试试呢?”不一会儿,五指们就拿着战利品来了,是一个新鲜的苹果,他们把苹果送到小主人嘴边,小主人笑眯眯地说:“你们不是能行吗?”他把“们”说得特别重。

五指们恍然大悟:“噢!原来团结就是力量哟!”

【篇六:我的阅读故事】

从记事起,书就进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把知识比作花朵,那书籍就是深扎泥土的老根;如果把知识比作美酒,那书籍就是甘甜可口的美酒;如果把知识比作夜空,那书籍就是颗颗耀眼的星星。

幼儿园时,我最喜欢看“迷宫”类的书。在迷宫中穿梭着,可总是到不了终点,但是我并不灰心,总是经过不断的努力,最终到达终点。就这样,我养成了坚持不懈的好习惯。读书提高了我的作文水平。上小学后,我便读起《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课外读物,从书中摘录一些好词佳句,等到写作文时,就能得心应手,不会感到欲言无物、词汇匮乏了。《雷锋日记》使我明确人生存的最高意义,便是做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螺丝钉;《老人与海》中那位不屈服于风暴,勇于抗击的老者让我肃然起敬;我还看了四大名著,《水浒传》中重情义不要被利益所迷惑;《红楼梦》讲述了一个大家庭的悲欢离合;《西游记》让我明白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受磨练。

读书,使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一本好书给予我的不仅是闲暇时的娱乐、孤独的解闷,更教会了我如何明辨是非,了解周围的世界。可以说,因为有好书做伴,人生之路才走的如此惬意、如此坦然。好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书,像沙漠里的指南针,又像夜里的北极星,时时刻刻都默默地为人们导航,指引正确的方向。呼吁所有同学们多看好书,茁壮成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