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小学作文 五年级作文 鸣沙山月牙泉之行
鸣沙山月牙泉之行
发布时间: 2025-07-15 12:21
阅读:

【篇一:鸣沙山月牙泉之行】

鸣沙山月牙泉位于敦煌城南5公里,古往今来以沙泉共处、妙造天成的“沙漠奇观”闻名于世。去年暑假,我们一家去鸣沙山月牙泉游玩了。

一进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高大沙山。那金灿灿的沙山,像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似黄涛翻滚,明暗相间,层次分明。听说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鸣沙山”。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滑沙。想滑沙,首先得登上沙山。爸爸踏着链条梯子上山,而我偏在没梯子的地方前进。爬沙山是一项体力活,我本想走着上去,可没走两步,就改为爬了,真正的爬,手脚并用,哪怕你让手脚陷得很深,仍然要下滑,真是爬三步、退两步啊。我见到爸爸踏铁链前进比我快多了,就猛地用力向上爬,尽管爬得气喘吁吁,可回头一看,发现才爬上几米呢。爬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才来到半山腰滑沙的起点。

站在半山腰,月牙泉尽收眼底。只见一泓月牙形的清泉碧如翡翠,镶嵌在金子般的沙丘上,月牙泉边的亭台楼阁与鸣沙山和晚霞构成了一幅美丽无比的画卷。

我和爸爸一起坐上一块滑沙板,工作人员一松手,我们就像颗子弹一样“射”了出去,向山脚冲去。风在耳边“呼呼”地响,我都不敢动了,害怕动一下会偏离重心而导致“翻车”。爸爸曾叮嘱我身体不要往前倾,不然重心向前,会滑得太快。这时我开始后悔,因为我故意往前倾,现在速度快得吓破了我的胆。

到了山脚,滑沙板没了向下冲的动力,就慢慢减速,最后停了下来。我吓得像一团烂泥,瘫倒在滑沙板上,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休息了一下,我们就去月牙泉边转了转。一泓月牙般的清泉,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宛如无数碎金子在欢快地跳舞。

集合的时间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上了车。我还来不及跟鸣沙山月牙泉说再见,它们就在我的眼前消失了。

【篇二:游鸣沙山月牙泉】

暑假里,爸爸妈妈告诉我,要带我去敦煌鸣沙山月牙泉玩。还告诉我那里还可以骑骆驼呢,我一听,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抵达到了鸣沙山,爸爸便给我们讲起了鸣沙山名字的由来。因为这里风很大,风卷着沙子在山上剧烈运动,就发出"隆隆"的声音像沙子在唱,因此得名“鸣沙山”。我听得入了迷,捧起这神奇的沙子,我发现沙粒有五种颜色,分别为:红、黄、绿、黑、白,并且每粒沙都有凹进去的许多小洞。我心想:当风卷起沙子发生剧烈运动,小沙粒会滚进大沙粒的洞中,就会发出声响。大自然真神奇啊!

走进景点,我们迫不及待地买了票,穿上了防沙鞋套,走进去一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蔚蓝的天空与一望无际的金色沙漠相连接。"骆驼导游"带我们进入沙漠,因为是第一次骑骆驼,难免有些紧张和害怕。可当我骑在骆驼背上时,真个心被眼前的美景牵动,骆驼缓缓地向前走去,离开了驼群。见骆驼这么乖,我的心才渐渐平静下来。不一会儿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月牙泉。

哇!原来月牙泉处在鸣沙山的怀抱中,形状像一弯新月而得名。难怪远看什么也看不清。当你慢慢走近,就可以望见一轮明如玻璃的“月牙儿”--月牙泉。

泉水清澈透亮,如沙漠中的珍珠。倒影着周围的树木,泉水旁边绿树成荫,中间一座古老的月牙阁屹立在这风景如画的世界里,显得古色古香。它与月牙泉相互衬托,让人流连忘返,又叫人难以置信,既想把它拍下来,又想把它画下来。这儿真是沙漠奇观!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当我们重新坐上骆驼时,天快暗下来了,在夕阳的余耀照射下,沙漠变得非常柔美。在悠扬的驼铃声中,我们告别了美丽宁静的鸣沙山,开始了新的征程。

【篇三:鸣沙山月牙泉游记】

鸣沙山位于敦煌市,据说鸣沙山有沙泉共存的奇观,和风吹动沙子会“嗡嗡”作响的神奇现象,我怀着好奇心,于今年暑假和小伙伴们去探了个究竟。

为了避开炎热的中午,我们选在日落之前去鸣沙山游玩。在还没进大门的时候,我远观了一下鸣沙山,只见金黄色的鸣沙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光的一面和没照到的暗面,勾画出一条优美的分界线,加上蓝天白云的衬托,形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进了大门,我们发现四周除了沙还是沙。远处是一座座沙山,沙山之下是一片沙地,沙地上有许多游客,他们有的在拍照,有的在玩沙,有的在骑骆驼……真热闹啊!

我们坐着电瓶车来到了绿洲月牙泉,这片绿洲有楼有树,还有一弯月牙状的湖泊。原来月牙泉这个名字就是据此而得的。我觉得这片湖就是月亮的分身,他正在睡觉呢。干旱的沙漠中竟然会有这么大的一片湖,这真是让我开了眼界啊!

月牙泉的四周也全是沙子,沙子从湖的岸边向四周扩展变高,越堆越高,最后堆成了沙山。四周的沙山像战士一样保护着月牙泉,使月牙泉永不枯竭。

一看到沙山,我爬山的兴趣又来了,我叫上小伙伴小万和童童,脱了鞋就往山上跑。

第一脚踩上沙子的感觉是又凉又软的,好舒服啊!于是我加快了脚步往上爬,可是,当我爬到半山腰时,速度慢了下来,我爬了一步却往下滑了半步,这样要什么时候才能到山顶啊?不过我想到了一个办法,踩着他人的脚印走。果然,这样爬起来容易一些,没过多久我就到了山顶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我站在山顶上看月牙泉,忽然想到我还没有听到沙子的声音呢,可是因为人声实在是太大了,我听不到传说中的沙子嗡嗡的相声。

下山的时候,我直接往山下冲,速度快极了,风呼呼在耳边吹响,那感觉比蹦极还刺激。

天黑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鸣沙山。我相信我还会回来的。

【篇四:鸣沙山的月牙泉】

身为一个成都人,到沙漠去是我憧憬了好久的愿望。今年暑假,我终于如愿来到了鸣沙山,领略了沙漠的奇观。

导游告诉我们,到鸣沙山可以自己徒步上山,一步步感受沙漠的美妙。也可以骑上骆驼,欣赏沿途的风景。我当然选择骑骆驼啦!因为骑在高高的骆驼上欣赏沙漠是不一样的,不仅看得更远些,而且大大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到了鸣沙山后,沙漠奇观——月牙泉便尽收眼底。

月牙泉是美丽的。

远远望去,月牙般的模样,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清清的水在湖中泛起一层层波纹,犹如一朵朵绽放的菊花,真是妙不可言!不知是什么原因,月牙泉旁边的沙子是彩色的,有红的、黄的、蓝的,把月牙泉衬得如童话里的公主。来到月牙泉的人们,特别是小孩子们,可喜爱彩沙啦!你瞧,调皮的小男孩把彩沙做成沙球打起了沙仗;爱美的小姑娘把彩沙抹在脸上、衣服上、头发上……玩起了自拍。

月牙泉是伟大的。

“曾经有无数人经过这片沙漠,也有无数人在这里——月牙泉边绝处逢生啊!”妈妈的一句感叹让我想起了一段历史故事:十队人马为了将丝绸之路打通的消息告诉皇上,徒步去长安,但因为路途遥远又极为艰险,许多人都在路上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最后只留下了一位和尚(具体叫什么记不清楚了),在他经过这片沙漠的时候,身上的干粮和水已经全部用完,就在绝望之时看到了山后边的月牙泉,终于化险为夷,成功地到了长安。

月牙泉,美丽之泉!月牙泉,希望之泉。

【篇五:鸣沙山·月牙泉】

今天已经是踏上丝绸之路的第八天了,从第三天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通湖草原开始,全程就像是进入了沙漠的模式。每到一处都是沙漠的海洋,看到的是从未看到过的景象,无边无迹的沙漠,只会在书本里出现的骆驼,罕见的绿洲。做了从未做过的事,走路要穿上高过膝盖的鞋套,在夏天戴上口罩,顶着夏日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有了从未感受过的经历,说句话满嘴都是沙,想喝口水都觉得是奢侈的。从一开始的拥抱大沙漠,到后来的走不出的戈壁滩,我的心也开始变的疲倦。

当听到鸣沙山这个词时,对我已引不起多大的兴趣,又是沙,而且还是沙山。我试图用睡眠去尽快结束这一旅程,导游却娓娓道来了此山名字的由来,“鸣沙山位距城南五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原来它不只是沙山,是不一样的会发出声响的山。导游又说道“山为流沙积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我顿时没了睡意,脑海中浮现出,五色交织的沙,它会像彩虹一样美丽吗?导游继续说道:“其山东西绵亘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垄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种景观实属世界所罕见……”我仔细地听着,盼着快点看到这沙,这山。

还没等车停稳,我已整装待发。一开车门,我第一个冲下了汽车,我要去找五色的沙,装一瓶子留做纪念。我要跑到山上去听听沙动的声音,是沙沙作响,还是如雷轰鸣。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目光急切的四处寻找那美丽奇特的五彩沙带,会像沙瓶中那样摆出一幅幅画吗?我寻了一遍又一遍,没有。再跑远一点,四处张望,还是没有。正想着导游是不是又骗人了,却看到身边的人弯腰下去,抓起一把沙子,细细拨弄,惊叹道真的有五种颜色。我低头,原来五色是融在一起,并不是想想的沙带。我也随手抓起一把,这沙晶莹剔透,不染一点尘土,刚好红、黄、绿、白、黑五色。在太阳的照射下,像五色的宝石,很美,很美……原来最美的风景就在我的脚下。

与鸣沙山配对的就是月牙泉了,它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

这泉,这沙,这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真是为“天下奇观”啊。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