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淡淡的印迹】
生命中一段无暇的年岁,缠绵着多少无忧无虑的笑声。那时的我们都是挥着翅膀的孩子,内心充满着天真和单纯。它是人生最值得留恋的一页,因为它最真。
被现实生活压得疲惫不堪的人们喜欢回味童年的自己;被学习的紧张气氛困得很乏味的我们,喜欢和身边的同学聊聊彼此的童年;被沧桑岁月染白了头的老人喜欢被小朋友们围着,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童年……童年就如一张纯白的纸,没有任何烦恼,众人都爱用它来调节自己困乏的情绪。
我羡慕他们,羡慕他们能将童年的记忆展现出来。而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的脑海中对于童年的记载稀粒可数。也许是因为记忆方面的问题,又或许是童年的生活没有什么特色,只有那么些稀稀落落的记忆在脑海中被妥善地保存着,我珍惜那淡淡的印迹。
早上,妈妈用车把我和弟弟送去学校,当时的我们不会想很多。不会想着妈妈有多辛苦,不会想着今天要去学校准备些什么课上内容,只要上课时不开小差就行了,听进去弄懂了就行了,然后便是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想想那时真是好简单,不像现在,要考虑考试考不好怎么办,全日的零花钱不够用了怎么办,爸妈太辛苦了该怎样孝敬他们……一切都变得复杂了,从一开始的直线慢慢变成了不规则的曲线。也许生活是由此变得精彩了,那我变得更快乐了吗?我扪心自问。
童年时无知的我们,把未来憧憬得好美。我们向往着未来,向往着自己美丽的梦,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当经历了自己也不知多少次的挫折;当看透了现实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当被烦恼压得喘不过气时,我们对童年又是如此向往,失去才会懂得珍惜。回忆中的童年只是一种处在繁荣街道上的我们用来麻醉自己的药罢了!
外面的世界是彩色的,是吸引人的,然而危机无不埋伏在每个角落;童年,它虽然平淡,可它真正值得我们回忆。我爱我淡淡的印迹。
童年……
【篇二:成长的印迹】
记得小时候我有很多很多的梦想,梦想妈妈给我5角的零花钱,梦想老师发给我满分的考卷,梦想明天就能长大,梦想自己可以游走天下……天真的梦想使我更向往未知的明天,期待自己能够早一天美梦成真。
转眼已过十八个春秋,儿时天真的想法也已变成现实,长大仿佛只是一眨眼的瞬间。但长大的我,并不快乐……
我已经不再像儿时一样向往渺茫的未来,面对现实,我却更想回到无邪的童年。儿时的我,可以跟姐姐、弟弟争抢厕所,挣看动画片,可以为买一本心爱的连环画积攒零钱,可以为打破花瓶主动向妈妈请罪。那是的我们,在一起,真好……
长大了,分别了,姐姐、弟弟离我好远。一个去了吉林,一个去了上海,他们为了各自的理想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只留我在温州。久别后的相聚,也只能在短暂的假期。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背靠着父母,我过着最平淡的日子。
现在的我,想去周游世界,想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想过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时间悄悄流去很多很多,把我的童年变成了一部老电影,然后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回放。童年已变成回忆,而我依旧在成长。我知道,我不能回到过去,我也知道,我不能荒废未来。把握住了现在,过去的时间就会有价值。
每个人都会有童年,每个人都会慢慢长大。时间是一个公正的史官,它把我们的一生写成一本书;时间是一个导演,它把我们的青春拍成永久的电影。
我,没有再回到童年的资格,只有拿出勇气毅然面对未来。童年固然美好,但未来更值期待!
【篇三:寻找春的印迹】
“春天到了,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喊着春天来到的消息。同学们也背上书包,去寻找春天的印迹。
“快来看,快来看,油菜花!”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大家都围到了一块,原来是我们在八卦田寻找春的印迹呢!
放眼望去,一大片油菜花正欣然开放。瞧!有的正在朝我们微笑,仿佛在说我就是春的使者;有的正享受着阳光的照射;还有的正和小伙伴谈论着我们来找春天的消息……当然这一点还体现不出春的气息,我们再来看一看小溪有什么变化。走上木板桥,向下望,小鱼儿正悠然自得的游来游去;小溪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两边的花草树木,真是一副天然的水墨画,给春天带来了一份生机。
但春的印迹不单单指景色哦!它还体现在南宋官窑博物馆中。说道这儿,你可能会有些奇怪,那就让我来给你讲一讲吧!
南宋官窑博物馆主要展示了南宋时期杭州的陶瓷工艺与制作方法。看到这儿,你可能还会继续发问,这跟春天有底有啥关系呢?
告诉你吧,来到官窑博物馆,使我们感受到了工匠精神,古杭州城的魅力,也让我们在一件件陶瓷作品中体会到了那一份春的生机和古人对春的向往。特别是初入博物馆的时候,我看见了一套青色的茶具,跟柳叶的颜色非常相近,让我眼前立马浮现了刚刚游八卦田时的那一片春天的画面。
转完一圈,我们也踏上回家的大巴车,回忆着今天寻找春的美好记忆,我慢慢闭上眼睛,限入了无限的想象……
【篇四:触摸历史的印迹】
胡里山炮台可以算是厦门必去的打卡景点了。胡里山炮台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比邻厦门大学园区,三面环海,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整个建筑糅合欧洲半地堡式和中国明清时期防御阵地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防御体系。
整个炮台古香古色,沉稳凝重的气息吸引感染着我,石头堆砌的围墙散发着浓厚的历史之韵,留下了模糊的历史印迹,手轻轻拂过砖面,心潮波涛汹涌,久久难以平静。
来的时间刚刚好,碰上了演出“红夷火炮操练”,仿佛景区的所有游客都已聚来此,每一位演员神情严肃,动作张弛有度,宛然带我回到了历史的现场,号声震天,动作规整,每一个人都是百倍的精神,主将站于高台之上,从容有度,思维缜密,每一声号令放佛都承载着千钧之重,相比于军卒的凝重之氛围,更有几分傲气冲天,大方自信,在主将的步步指挥下,军卒手举火把登上炮台,点燃四周的火盆,最终点燃大炮,在一声震天的轰响中,子弹在空中留下了一道完美的弧线,火药味四散开来。
表演结束后,我登上炮台触摸着已有些许蜕皮生锈的炮筒,听它想我静静地诉说他的光荣历程。一股豪情放佛也随大炮被点燃。
来到园区最大的炮——“克虏伯大炮”旁,一言便看见了它高高升起的炮筒,带着历史的锈迹,却显得不怒自威,近观这大炮,显得笨重,但正是这样的它打响了举世闻名的一炮。它傲然屹立在厦门岛上,转诉着那一声炮响下的光荣,阳光下黝黑的铁泛着一层历史的金辉,显得格外地夺人眼目。
站在炮台上,注视着平静的大海,海浪击打着它们光荣的功绩,宽广的胸怀也将永远记下曾经地声声炮响,任每一个胸怀祖国的人感到骄傲自豪。
红夷火炮、克虏伯大炮,在这胡里山炮台里,留下了无数历史的印迹,或光荣,或耻辱,它们都在等待世人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唤醒心中身为一个华人的自豪,并激励我们永远的奋进。
【篇五:印迹】
雪很美,雪上的那道车轮印更美。
已不记得那是怎样寒风刺骨的冬天了,那时父母在外打工,我便与姑一起生活。家里与学校有一段距离,姑便日日踏自行车送我上下学。姑为人淳朴,没上过几年学,靠做海鲜生意持家:每天清晨,鸡还未打鸣,姑便与姑父早起出门做生意去了。若是夏天也还过得去,但这是冬天,寒风刺骨的冬天,总要看见他俩将双手浸没在冰冷的水里去,有时还要受那些虾儿蟹儿的欺负,双手被它们的“武器”夹得伤痕累累。等到五六点天快亮时,姑便踏车回家为我准备早餐,接着送我上学,再然后踏车回去继续做生意……
这天雪下得很大,与往日一样,姑踏车送我上学。冷风呼呼的吹,窗檐上结满了长长的冰柱。姑把我裹得很紧,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全身上下只剩下了两个呼吸的小鼻孔和一双眼——在那白得可怕的冬日里,这并不夸张。
我坐在姑身后呆望着单调而枯燥的雪景,姑顶着狂风向前卖力的踩着脚踏板。眼看就要到学校了,这时,只听“啪”的一声,我和姑连人带车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北方的冬天真是冷得不得了,冰层结的那么厚,叫我们怎么也爬不起来。姑好不容易站了起来,见我仍趴在地上无法站起,顾不上摔在地上的自行车,硬是顶着大风,把我背到了学校。那天的雪比往日下得都大,我们没有带伞,雪落在姑的发上,当真像老了一般。
中午,姑来接我放学回家,却不见往日如影随形的自行车,当时也没好多问,直到后来才知道,是那天早晨姑背我上学时停在地上被人偷了去。那天我们就踏着雪,回家去了,身后留下的两排脚印没多久就被大雪抹没了。
那以后,姑又买了一辆新的自行车,长得和从前一模一样,但骑上去却再没了从前的感觉。不久,我便转学回了南方老家,便再也没见过那样的雪,也再也没坐过姑姑的车。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也只有八九岁,直到今天我已经经历了太多事,许多事早已忘却了,但这件事至今却记忆犹新,那两排脚印却记忆犹新。也许大雪早已将它抹去,但那个瞬间却早已深深留在了我的心里。
【篇六:成长路上的印迹】
成长的历程中总会有很多事情留在记忆深处。我忘不了的是在读幼儿园时那段刻骨铭心的友谊。
幼儿园时,我们班最好看的女生叫小乐,最勇敢的女生叫晓彤。我们三个人是班里的“铁三角”。那个时候我们三个人中只要有一个人有啥事情其他两个人便会义无反顾地上去帮忙。小乐的个头有点小,所以经常被同学欺负。在小乐被欺负时,只要我们看到了都会出手相助的。
还记得在大班的时候,小乐几个星期都没来上学,于是我和晓彤到办公室找到了班主任,在老师那里我们得知了小乐得了白血病的消息,当时幼小的我们并不知道白血病意味着什么,只知道是一种重病。
等到了星期天的时候,我求妈妈带我去医院看小乐。在医院的走廊上我碰上了我的好朋友晓彤。在她那里知道了小乐的主治医师竟然是晓彤的叔叔。我们手拉手地来到了小乐的病房。以前那么精神,那么好看的小乐去哪里了,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看起来那么憔悴,那么瘦小,而且有点秃头的小女孩。问过小乐以后才知道这个病是要做化疗的,等化疗结束后会慢慢的掉头发。所以……看着憔悴的小乐我们忍不住哭了。
又过了一个星期,我和晓彤再次去医院看了小乐,听小乐的妈妈说,明天她们就要转院了,要到大的医院去看病了,此时的我们已经哭的像个小泪人了。阿姨让我们去跟小乐道别,我们擦掉眼泪走进了病房。小乐在她的枕头下面拿出了三条不同颜色但相同款式的手链。我们三个人一人戴了一条。小乐无力的说:“这是海洋之心,象征着我们的友谊长长久久,我走以后你们要好好的保存。”
那天我们聊了很久,迟迟不愿离去。
过了几个月,我们听说了小乐已经离开了的消息,想到我再也见不到她了,再也不能和她玩了。
现在虽然小乐离开了,我和晓彤也去了不同的学校,但我永远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曾经有一位美丽动人,乐观叫小乐的朋友,还有一位仗义,乐于助人的叫晓彤的朋友。我不会忘记这段刻骨铭心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