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冰蜡烛读后感】
读了《冰蜡烛》这篇小说,我感到了长辈们对儿孙那深沉的爱。
本文讲的是女孩秋秋过十岁生日时的故事,秋秋奶奶说十岁生日是最重要的生日,在出生时刻许愿就会实现,并讲述了自己十岁生日时愿望达成的往事。虽然由于糊涂的奶奶把蜡烛冻入冰箱,错过了秋秋的出生时刻,但是当半夜秋秋吹灭蜡烛,并许愿让出差许久未归的爸爸回家时,爸爸果然赶到了家中。
这篇小说无论是奶奶冰蜡烛、编自己的生日故事,还是爸爸不惜回绝重要客户,都要千里迢迢地赶回来给秋秋过生日,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体现出了秋秋长辈对她的爱。哪怕是患有轻度老年痴呆症的奶奶也总会把她的孙女放在首位,这种感情是多么可贵啊!
我读了这篇小说,想到了父母对我的爱:不必说在平时一日三餐的精心准备,就说父亲日常对我的点滴教育。那是三年前的一个周末,当时我对机械很感兴趣,遇到什么东西都想钻研一下。那天,我写完作业后,百无聊赖,在家里环顾了一圈。很快就盯上了那个有些年头的电话机。我把它拿到书桌上,拿起螺丝刀小心翼翼地把电话机上的零件一块一块地取了下来一一码放在书桌上。我钻研了一会,打算在爱整洁的爸爸回来之前把它拼好。“咦!这个零件是装在哪的?”完全拼不上啊,我急得焦头烂额。
“咚咚咚”这时,一阵敲门声响起。糟了!准是爸爸回来了。我过去开门,爸爸问我:“你在做什么呢?”
“没……没什么。”我急忙说道。
爸爸的目光扫向了我的书桌。“哦,原来你把电话机拆了,没关系,我来教你拼。”他说,“这个零件是和这个拼的,对,就是这样!另外一个这么拼,你看,这不就成了吗?”
不一会儿,我们就一起把电话机拼好了。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爸爸总是因势利导地引导我多思多做。
一篇好的文章可以启迪人们的心智,引发人们的感思,充满爱的《冰蜡烛》就是这样一篇好文章。它让我对身边的爱进行了认真地审视,让我感觉自己被爱环绕着,让我倍感珍惜。我是个幸福的孩子。
【篇二:蜡烛】
呀,没电了,快点蜡烛,当蜡烛那看似微弱的火光被点燃时,人们才松了一口气,而蜡烛在这黑暗的房子里显得格外亮堂,但人们并没有发现,蜡烛因为帮助了别人,而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蜡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难道不像我们的老师吗?而今天,我要说的,就是我的英语老师---常老师。
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总是和蔼的忘着我们,红润的嘴巴,说出的话语总让我们倍感亲切。
那天,我去补课,一踏进办公室的门,便看常老师紧盯着电脑,口中还念念有词,我走进一看,哦,原来是给我们出复习卷纸呢。
常老师一见到我,镜片下的劳累便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她饱满的热情:“Eall来了,坐,先喝点水,然后老师给你补课。”
我乖巧的点点头,便下楼打了一杯水,一转身,突然想到“常老师每天这么累,要不也给老师打一杯。”当我端着水走向老师时,老师眼睛一亮,高兴地说:“Ella真懂事”,我笑了:“没事,老师”
当我俩喝下这温润,清凉的水后,老师便开始聚精会神地给我讲课。
补课时,老师温柔而严肃地面孔不停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而我的点头或摇头,决定着老师该不该再从讲一遍。
补完课后,老师摸摸我的小脑袋,亲切地说:“走吧,路上小心点。”而老师那一抹微笑至今还深深映在我的脑海中。
有电了!对,把蜡烛熄灭吧,然后放回柜子里。呯!一片黑暗的世界。哎,这些人啊!
【篇三:我愿做一支蜡烛】
在炎热的夏季,每每抬头仰望金黄的天空,忍不住偷偷望了望太阳的小脸,总经不起它的光芒折射,眼睛也不由得眯成一条线,因为它太耀眼了。
在漆黑无助的夜里,倘若点起一只小小的蜡烛,就算此时小小的蜡烛放出微弱、暗淡的光,我们也会忍不住靠近它,拥抱这仅有的一缕光。因为这点光的存在,我们寂寞已久的心似乎也得到一丝的安抚,因为这点光的存在,我们似乎也看到了眼前是光明的。
人活着也是如此,你可以像太阳一样存在受人崇拜,引人注目,裸露出自己的光芒。你也可以像一支小小的蜡烛一样,为人们的需求而燃烧自己。也许每个人都想成为伟大的太阳,因为它的身份、地位高高在上。也许也有些平凡的人们甘愿做一支小小的蜡烛,虽然渺小而平凡,但当人们需要时,就会默默地奉献自己。
你若想成为太阳,那是值得追求的,虽然遥不可及。但是,你若想做一支蜡烛,忠于职业,那也是你自由存在的意义,价值的所在。
我愿做一支小小的蜡烛,就算是身在低贱的环境帮助急需光明的人,我也快乐。
我愿做一支小小的蜡烛,让那些失明的患者,就算不能让他们看见我放出的光芒,也要让他们感知人间的温暖。
我愿做一支小小的蜡烛,在这繁华的闹市,也许太平凡了,但我甘心选择做一支小小的蜡烛来帮助别人,不为荣华富贵、不求地位与名利。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做一支这样的蜡烛,难道平凡吗?难道不值得敬佩吗?
不管你是太阳,还是一支小小的蜡烛,都是人生的一个亮点,你所放射出来的光芒可以是引人注目的,也可以是一个小小的亮点。但是,你存在的意义以及你的价值却是无法估量的。
【篇四:蜡烛赞】
在生活中,有默默奉献的粉笔,有任劳任怨的黄牛,有顽强生命力的小草,有……可我最喜欢那默默奉献自己一生,却不求回报的蜡烛。
有一次,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可能会停电,你去买几根蜡烛回来吧!”接到任务后,我以闪电般的速度直奔楼下买回几根蜡烛。因为我从前没见过蜡烛,所以很好奇,仔细看了看,没什么特别,白色的圆柱形,摸上去滑滑的,身子的中间有一根长长的线。
到了晚上,还真的停电了,我连忙找出了蜡烛说:“我们来个烛光晚餐吧?”大家都一致同意,我们坐在桌子边,有说有笑,蜡烛把桌边都照得亮亮堂堂的,根本不像停电了,晩饭后,我们聊聊天好不惬意,我突然发现点在我们桌子上的蜡烛火光更亮了,原来是它很快就要燃尽自己,也要发出最后的光芒。
我陷入了沉思中,常听说“春蚕到死方丝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来赞美我们的老师,确实如此,我们的老师,呕心沥血,任劳任怨,毫不保留地为我们传授知识,却从不求回报。我爱上了蜡烛,更爱我们默默奉献,可亲可爱的老师!
【篇五:蜡烛】
世界上,只有无私奉献的人才是伟大的,事物也是如此,比如,我们以前常用的蜡烛。
蜡烛,一个伟大的名字,一个令人敬仰的名字。唐代诗人李商隐曾经说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虽然只有微弱的灯光,但是,只是那微弱的灯光,也能为我们照亮,也能给我们温暖。
那天,我们正在老家中欢悦的吃着晚饭,只见灯光一闪,照明灯无力的摇着头叹息。奶奶急中生智,从抽屉中拿出一根洁白的蜡烛,取出打火机,点燃了那根蜡烛,客厅里顿时“光芒万丈”。可是,它的明亮也是有代价的,他自己的生命在慢慢的燃烧。我在心中默念:“蜡烛真伟大,照亮别人,牺牲自己,为人民服务。”多想我们贺老师呀,就算生病了,也坚持给我们上课。
蜡烛尽了,人们永远会记着它,因为它帮助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