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收集照片】
这天,我不经意地看到了一幅剪纸,开始还很好奇,慢慢地就出了神。
剪纸是这样子的:一个长头发的小女孩坐在蒙古包的外面的毯子上,手里捧着一本书,四周被牵牛花和小草包围着。
看着看着,我不禁展开了自己的想象:
在一片草原上,全都住着蒙古人。在那里有一个学校,叫“希望小学”,六年级的小雅就是这里的学生。这个学校里经常有些活动,每个学期都会有不一样的。
今天,学校里要组织六(一)的同学们去大草原上收集好看的自然风光,把它照下来,然后把照片贴在本子上。相机数量有限,所以要一个班一个班的来,第一个就是小雅的班级。
老师组织大家来到草原上,三个人一组,一组一台相机。一个人拍照,一个人取照片,一个人粘贴在本子上,一组有一本本子。老师一再告诉大家要保管好相机,然后在活动范围里面自由活动。
和小雅一组的有小安和小贝,小雅很开心,她可以拍照。“我们去看看那里吧,蝴蝶好好看哦!”小安指了指那里,大家都跑了过去。但是一过去,那些蝴蝶好像很怕人,一看见小雅他们就飞走了,小雅、还没来得及按快门呢,就连背影都没有了。“你怎么这么慢呀?”小安不高兴了,这蝴蝶多好看呀,不拍都可惜了。“我不是故意的,我下次注意,还有很多好看的东西呢!”小雅又朝四周看了看,看到好多好看的东西,都拍了下来,给小安看。小安看了,也要拍。小雅把相机给了小安,小安过了一会就回来了,笑着把相机递了过去。“真好看,我也要拍!”小贝喊道。小安又把相机给了小贝。他们轮流拍着,拍了很多很多,有小鸟、蝴蝶、花、蓝天等等,然后他们一起把取了出来,一起把照片贴在本子上,可高兴了。
他们想把本子让三个人中的一个带回家保管好,大家都投票选了小雅,小雅就把小本子带回了家,没事的时候就翻翻看看,可高兴了!
一起活动真快乐。
【篇二:爱好与收集】
年少的我,曾不能理解一种追求,直到接触事物不断增加,才明白那种力量的强大,渐渐地,一种爱好的产生,让我的生活中多了一份快乐和期待。
有时,科学的理解,反而会让我们失去想象力,若要在特殊的现实中,得到放松,不失去自我,不如信一信宗教,相信它,千百年的文化,万亿人的信仰,会让你随时充满期望和动力。若是年轻人,或许不会在意,但同样有属于他们的一种精神力量备选——在松弛与紧张中成长,但要不失自我,还需要一种爱好,在精神上给予帮助。
人所遇的事总是阴阳平衡,在悲观中,总有一丝光明的存在;爱好与收集并不是缺少困难与遗憾。而也会带来一种显而易见的快乐的自豪。没有雅兴的人,是经不住长年收集的。
老一辈总有一两种爱好在支持他们的心。曾经,也有像乐仲,一生爱画,即使生活坎坷,但他却始终沉寂在乐趣中,他对于爱好的追求,款之于慰,需现实中不必将他,看得太重,但也不可无心便去做,仔细留心身边的小事,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或许集邮是一种好的方式,即使老套,但他确确实实证明了一种追求的强大魔力。也或多或少的为我们开明了一条新道路。
爱好的收集,不限范围,全凭个人喜好,也可作为一份动力,也可用于规划自己的人生,端正自己的心态。现在回首往事,以往的爱好,那画画,下棋,集卡,都是人生不断进步的证明,不论我会不会坚持他们,继续喜欢或是抛弃他们,他们都是我一生的导师。
历年以来,居之必竹,竹凝重分厚,体现了居者的雅,所谓窗前竹劲风,便是如此,不止为竹,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及更多的种种寄托的物象,都是一方好导师,在平静中,放下生活的欲望,去感受四大君子,四种典雅文风的雍容与风骚。
【篇三:陪伴我成长的照片】
听笔如流沙,我们都已为这中考等待得太久太久,初中三年,漫长得如一个世纪,足以将那昔日健硕的少年打磨成时光的雕塑,唯有不变,是那雕痕。
没有掌声的独白,这是老师每天都会进行的伟大举动,而无兴观赏的我们,却总是睡的睡,吃的吃,玩的玩。或许,是我们太过享受而忽略了真相,而如此的放纵。
当你双鬓堆雪,归于宁静,你会知道,那总是如此与外界格格不入的眼神里是有那么多的关心和鼓励。那粉笔下一道道的彩虹,看似美丽,可留下的是老师磨不去的痕迹,深入我心。我将它收集起来,那是成长的第一张照片,是老师的背影,在风中有些凌乱而又叫人心碎。
在球场上的我们,也因有老师的陪伴而毫不喘息,看着随我们奔跑的老师,其实更在乎的并不是输赢。中场休息,老师认真的指挥和关心的话语,可那焦干的嘴唇却在烈日下如此的明显。我知道,老师手上的水是留给我们的。我又将它们收集起来,那是成长的第二张照片,是老师的正脸,在烈日下的激烈又让人激昂心动。
在课堂上的我们对于那如“功夫熊猫”的身板,更是印象深刻。平头的发型更是显得老师的头大,如松树般的立在我们眼前。可那一如既往的眼神却从未变过,那仅存有关心和鼓励却总是表现的如此沉默。我会将它收集起来,那是成长的第三张照片,是老师的眼神,在威严下又让人如此温暖。
老师是萤火虫的后代,只愿用那微弱的光去照亮我们,去引导指明我们,无论是那伏案的身影还是亲切的眼神,都是让人如此的记忆犹新,无法忘怀;如此的滋润心灵,无法逝去。
以前的我总会悄然在心里最黑暗的角落滋然生成一片荒凉,是自卑,是后退,是放下姿态妥协的面对;是害怕,是躲避,是漠视人群的自我防备。现在的我只渴望在最寂静的角落,被最热烈的掌声包围。然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因那一张张照片的陪伴,在背后默默地鼓励、支持我。让我一步步的改变,一步步的进步,从而一步步的成长。或许,这就是背后的力量,而这些却都源于在校园里老师的付出。学习也好,还是最重要的做人也好,可给予我们这些的,还是老师。
今天,会过去;明天,望不到;过去,回不到。哪怕时光匆匆流去,那些照片、那些回忆、那些温暖。也都一直在我身边,陪伴我成长,直到永远……
【篇四:碎片收集】
在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逐渐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购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和认知。
想一想,作为初中生的我是怎样度过每一天的?
每天早上妈妈准时把睡眼朦胧的我拖起来,焦躁地催促我快点洗漱吃早餐。上学路上坐在爸爸的车里听一会儿广播。放学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公交车,有时会打开手机看个十五分钟的电子书,就到家了。找些吃点先垫垫肚子就开始写作业,时不时还会被“滴滴滴”的手机铃声或是客厅电视里的说话声打断。我每天还要练习小提琴。如果一天时间还有剩余,就做一点课外班的作业。快要临近十一点,我终于瘫倒在我的舒服的床上,第二天早上完全起不来。
就是这样如此紧凑的生活,我也时不时沉迷一会手机,和同学聊聊天,刷一刷朋友圈,刷一刷微博。我的碎片化的生活就这样日复一日地重演着。我一直计划着每天要有大量的阅读时间,计划着我要看的书,结果我每天最多最多也就只有回家路上的短暂且颠簸的十五分钟的阅读时间。碎片化的阅读还导致我总是忘了我昨天看了些什么,我就不得不再看一遍。这种返工遍布在这碎片化的生活中,而且浪费了我们本就没有多少的时间。
我知道一个王羲之的故事。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
有多久了,我们已没能完完整整地读完一本纸质书了?有多少人,还坚持每天写着日记和纸质手账,每天绘出自己的生活?我们已然不能想象,作为一个生活在都市的现代人,如果有一天,突然没了手机,没了电脑,没了电视,也没了报纸,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
所以我们应该收集好零零散散的碎片时间,就像我在公交车上看书的那一点时间,积累起来,一周至少就有了一个半小时的阅读时间。这样总比不阅读来的要强。像这样的类似的碎片时间还很多,“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会有的”,我们应该按照鲁迅说的做。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篇五:收集污点】
也许,写错了一个字,你会把它擦掉;也许,弄坏了一件衣服,你会把它扔掉;也或许,弄花了一双手,你也会把它洗掉。
但我,却不想把错字擦掉,不想把衣服扔了,不想把画花的手洗掉,我只想收集这些污点、珍藏这些污点。
记得小时候,我不懂事,不小心弄破了裙子,让奶奶去补。因为破的洞很大,奶奶因为眼睛看不太清楚,补得并不好。在等妈妈回家的过程中,我看着自己心爱的裙子就这么“毁容”了,心情非常烦躁,于是一气之下就把裙子给剪了,眼不见为净。妈妈回来后,看见她给我新买的裙子被我剪得支离破碎,当即就生气了,却不是因为我剪了裙子,而是我没有学会等待,没有学会耐心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记得那时,我被她追得满村子跑,最终她把我追到了,还将我痛打了一顿。我被打得很痛,但我也深刻地明白了一点:我要记住这个教训,学会等待,耐心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意气用事。
那次我被打完后,就收藏了这条破裙子,并把它包在一个袋子里藏好。好几次,妈妈想把它卖给收破衣服的,都被我拿了回来。因为我知道,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污点,我要好好收集它。
时间过得真快,我上小学了。
上学了,老师说我们每个人第二天都要带一本字典,可是我家里并没有。
于是乎,我在家中的柜子里拿了10元钱,准备去买字典。不久后,妈妈发现了我做的“好事”,就来问我。而那时候,我依旧选择了撒谎,还故作平静地说:“我没拿。”
最后,我的“小偷”行径还是被查到了。当然,妈妈又痛打了我一顿,说我不诚实,偷钱。
从那以后,我就格外珍惜我的字典,一直好好地“对待”它。因为,它也见证了我人生路上的污点。
在我们的人生路上,人人都会有污点。有的人会忘记它,埋藏它,而我却选择记住它们,收集它们。因为它们会告诉我,做什么事是不对的,又该如何做好一件事。
人无完人,但这些污点却可以让你更接近完人。让我们收集污点,再把这些污点“漂白”,然后穿上这件洁白的“衣服”,站在人生之路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