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瑶里一日游】
国庆假日里,我和好朋友依依一起去了瑶里玩。
我们到了瑶里已经快中午了,于是就先去品尝了当地的农家菜。吃完午饭,我们便开始游览景区了。走着走着我看到一把看上去特别厉害的小水枪,于是我让爸爸帮我买了下来。这把小水枪有三个发射孔,只要先把三个孔放入水中,向后拉把手吸水,再向前推把手,水便会从三个孔中喷出去,我目测了一下,大约可以喷出15米远呢!依依买的是一个红色的小鱼网,可以抓鱼苗。接着,我们先到了一座木桥下面抓鱼苗,鱼苗很多很多,但只要网一放到水里面,小鱼就会“逃之夭夭”,我们就决定进行“两面夹击”。依依把鱼网放在水里,我用水枪把小鱼向依依那边赶,但后来还是因为水中的阻力太大,鱼网没能及时抬起,从而使鱼苗又逃走了。然后,我们又到了一个人比较多的地方抓小鱼苗,但还是一条都没抓到。不过我们又发现了一只蜻蜓,“大嘴”叔叔猛的一扑,把蜻蜓罩在了里面,他们让我去拿,突然,蜻蜓抖了一下,把我吓了一大跳,没抓住让蜻蜓飞走了。
最后,我们去了一个水流比较急的地方,这里的小鱼特别多,而且还是逆着水游的,这样就加大了成功的可能,可小鱼就像认识鱼网一样,逃窜的特别快,最终也没让我们抓住一条。
一天的时间过的可快了,渐渐的太阳要下山了,我们也依依不舍的结束了美好的瑶里一日游,这一天可真是快乐呀!
【篇二:瑶里一日游】
一夜的大雨清洗了大地,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空气焕然一新。“五会”作文老师们带我们来到瑶里。
我们先来到第一站——绕南。一下车,还没走进去,先听到“哗哗”水流声。走过检票口,看见一条河,听老师讲解这就是瑶河啊!水流从上面冲下来,发出“哗哗”的声音。哦!原来我听见的声音是从这儿发出来的呀!水有些浑浊,老师说,原来的水是清澈见底的,可因最近下了雨,泥沙冲了下来,所以才变得这么浑浊。隐隐约约发现瑶河里的确有鱼群。但是瑶河边上的居民们不但不捕捉鱼,反而每年还往瑶河里放鱼。保护着美好的生态环境。
又走了一会儿,听见“咚咚”声响。发现这里有三个为一组方形的池子,分别是淘洗池、沉淀池、稠化浓池。三个池子功能不一。石碓有节奏地敲打着碎石。
走到了拉坯的地方。导游向我们解说:拉坯是制瓷七十二工序其中一项。架子上摆满了手工品。这是游客们体验后留下来的。有的像烟灰缸,有的像花瓶,形状不一,奇形怪状。亭子的屋顶形状是八角形。
我像走进树的王国、水的世界。当走独木桥时,许多同学过桥的时候,用手捂着眼睛,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自己不小心摔下去。
走过小桥,来到最让人赞叹不已的一号龙窖。一号龙窖遗址是南宋时期的斜坡式龙窖,总长为48。2米,坡度19。5度。该遗址结构清楚,烧造规模大,面积达350平方米。窖底部多有福寿类、姓氏类和数字类铭文,说明是合作制瓷。此刻,我仿佛看到窖工们辛辛苦苦烧窖的情景,汗流浃背的样子。
接下来是二号龙窖遗址,该窖也是为南宋时期的斜坡式龙窖。总长11米,坡度20度。分为火膛、窖床和烟口三部分。窖床斜长9。5米,宽2米,窖壁残高平均为1。5米。我们走的路是青石板路,两旁的茶树翠色欲流。瑶河周围有一根根竹子,叫光泽竹,像一个个士兵守护着瑶河。
下午,又来到古镇。程氏宗祠寓意是和睦相处,诚实守信。墙壁的结构完整,有各种图案做摆设。这个戏台有一个神秘之处,可伸缩。可是,后来遭到破坏,戏台不能伸缩了。四个粗柱子是千年古木建造的。两边的阁楼是供小姐们看戏的,中间是表演的地方。底下是看戏的观众区。这个地方是明清的时候保存下来的。电视剧《闪闪红星》就曾在这拍摄,开国元帅陈毅曾在这里召开动员大会,就是历史上的瑶里改编。这里也成了瑶里博物馆,里面珍藏了古今中外的瓷器。
最后我们参观了狮岗胜览,建于清代,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微浱合院式民居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整个建筑精美如诗。有许多古代人用的家居。如:八仙桌、木床等。
瑶里,我就要离开你了!我流连忘返!瑶里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我就不一一列举啦!
【篇三:瑶里之旅】
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星期日,我们乘上大巴。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瑶里之旅。
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绕南陶瓷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小溪。两岸的花草树木苍翠欲滴,但溪水有点儿浑浊,大概是因为前几天下了雨而造成的。一片竹林,在小溪边为小溪增添美色。我边欢乐的唱歌,边迈着轻盈的脚步向前走,走在石青板路上。听“哗哗”的流水声音,小溪也一路唱着歌,伴我们前行。
我们看到了两间茅屋,你们猜?它是用来做什么的?我来告诉你们,第一间有三个大锤,是用来把高岭土石敲成粉末的,然后到入淘洗池中洗,再拉成泥坯。哦,对了,还有一座水车。第二间是用来晾放干的泥砖,用来做釉果的作坊。
继续向前走,我们过了一道独木桥。那可真让人惊心胆战,我小心翼翼的走过了可怕的独木桥。接着,我们来到了一号龙窑,二号龙窑。可惜在战争时期被毁坏了。带着溪水的欢畅,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快乐地结束了绕南的游览。
午饭后,我们来到了古镇。首先是程氏宗祠。我们在外面观察了一会儿,就从侧门进去了。你知道为什么不从正门进去吗?我也不知道。进去后,看到了一个大戏台。原来这个大戏台可以转的,后被破坏了,只能固定使用。上面有两个阁楼是给一些小姐们看戏的地方。梁柱上雕刻着各种图案,美丽极了。
古镇可是一个复古式的小镇。有清澈的瑶河长长流淌。河边有纯朴的村民在石板上洗衣服。那棒槌在衣服上槌打的声音还很有节奏,柔和在自然的乐曲中,让你心旷神怡。瞧,那可爱的鱼群在自由嬉戏。太美了,真的不舍得离去。
最后,我们乘坐大巴来到浮梁香山园,进行了拔河比赛。我们湘湖校区队派上的都是大力士。我们的队员用尽了力气,脸都变得通红的像一个个红苹果,我也用尽了全身力气为他们喊加油。一声哨响,我们胜利了。
带着不舍,又乘上了大巴回家。我喜欢瑶里,她让我感受到了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她像婀娜多姿的美少女,一身浓浓古典韵味,让人陶醉在其中。她不愧是“茶之乡、瓷之源、林之海”,我喜欢瑶里。
【篇四:瑶里游记】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老师们带领我们来到了瑶里。
一路有许多迷人的景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条大河。在一条明如丝带的大河中心,有四五个绿色的小岛,看起来就像大河的眼睛、鼻子、嘴巴,就像一张脸在向我微笑。
我们乘着大巴,一路上欢声笑语,十分开心。过了许久,我们终于来到了瑶里的风景区。
我们一下车就听见“哗哗……”的流水声,夹杂着一阵有节奏的击打声,加上四周环绕的群山,我们像是到了世外桃园。
穿过检票口就看见了瑶河,可能是因为最近在下雨,沙子冲进了瑶河,因此河水略有浑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鱼的影子。
大约走了100米,我们看见了一棵大槐树,上面结着一串串的槐子。槐树边有一座古老的水车,巨大的木轮推动着那三个木捶。原来,我们听到的声音就是从这发出来的。
水车对面就是釉园,里面分淘洗池、沉淀池、稠化浓缩池。听导游说釉园一天可产一百六十斤釉果。釉果俗称是“丕子”又叫作“白丕”。
我们向前走了一会儿就到制坯作坊遗址。这时导游说:“这个垃坯是72道工程序的其中一项,又叫做坯”。这时王老师说:“你们看这个房子屋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三角顶、砖瓦房。而是用木片做成八角形的房顶。”建筑造型很有特点。
我们走过了瑶河上的独木桥。到了一号龙窑。龙窑那有许多瓷片,十分漂亮。望着龙窑我仿佛看见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烧窑的情景。
我们还观看了二号龙窑、茶园……。在回去的路上大家的肚子都饿的“咕咕……”叫。狼吞虎咽地暴吃了一顿古镇土菜,休息片刻。我们来到了程氏宗祠。
大厅的四角有四根千年银杏树制成的柱子。从大厅向上看房顶上有一个葫芦瓶子,里面长了一株草。老师说也是有故事的,但遗憾的是老师没来得急讲。
参观完瑶里古镇,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浮梁香山园,在这里举行了拔河比赛。我们浮梁队和梨树园队进行比拼,只见站在最前面的黄嘉伟龇牙咧嘴,使出吃奶的劲,蹲在最后的胖子童浩鹏用麻绳紧紧缠住了自己。脸都胀得通红像一个大苹果。拉拉队也不甘示弱,大声喊:“浮梁队加油!浮梁队加油!”梨树园队拉拉队也喊到:“梨树园队加油!梨树园队加油!”我们队的童子文紧张地注视着麻绳上红布,生怕自己队输了。但因我们队个头较小,最后梨园队获胜。
这次游记活动,大家都玩得十分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