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残缺就是完美】
喜欢残缺,总是把一件好好的东西弄的七零八落,因为太完美的东西在我看来还是缺点什么,那就是缺憾。太完美的东西带给人一种不自然的感受,很假。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缺点。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优点也算不得了。
断臂的维纳斯之所以会流芳百世。就是因为当初制作者狠下心砍掉太完美的手臂。月亮之所以会被世人称颂,就是因为她的风情多姿。上弦月,下弦月。弯月,满月……。各种姿态,美不胜收。假如只要一种满月,圆盘似的挂在天上。那么又有谁会去欣赏,那只不过是一个毫无生机的卫星罢了。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记得有一个西方人曾设想用世界上最完美的器官拼成一个最完美的人,但他的想法很快被美学专家否定了,如果真那样的话,恐怕获得的称号就不是“天下第一完人了”,而是“天下第一怪人”吧!
残缺的东西也是一种美,平静的湖面两岸耸立着无数座险峻的山峰,如果有一丝绿色多好。可是没有,正因为没有才显出威严的气势,一幅精美的画,下面却画着画室里的点点油漆,可正是这没有规划的油漆才体现出那种真实的美感。一幅绝妙的摄影作品,那本应万里无云的蓝天却出现了一朵云,也就是这朵云才照出天空的真面目,毕竟万里无云的天气是很少的。
最完美的东西不一定是完美的,有时候缺憾同样是最美的。
那个轮子也许因为少了一部分而伤心,但是这一段时间,他见到了许多平时见不到的风景。路边的花草也许很想与它交朋友,终于得到了机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残缺就是一种美,残缺得完美,更是一种美,就像人们所说的,过于完整的东西反而看起来没有美感。
当我们遇到残缺的事,请不要感伤,也许这正是上帝赐予你的一种完美。不管有多残,请珍惜这事物,就像这个轮子,慢下来之后反而获得了更多,也许他完整后,也会十分想念那段慢慢的回忆!
【篇二:不完美的完美】
最后我欣喜所有的人都走了,我乐意这样的空白,把自己放在已为稀薄的黑暗世界,默默的付出,哪怕,一丁点的湿润。然后我开始努力的相信那些荒凉的的没有永远的永远和不完美的完美。
将海浪研洗过的贝壳贴着耳朵,倾听亿万年前深藏海底的呼唤和潮湿的声音,信仰穿过光年的尽头,被岁月凝结成珍珠,却依旧如亘古未变的阳光,流泻出熠熠光华。
风吹,雨打,雾绕,冰冻或是搁浅,风化,甚至是轮回也只是让时间在年轮上重重的打下印记。
阳光依旧执着的照耀,是寻觅也是期望,那些不断重生的足迹和画面一次次被风撕裂,又义无反顾的聚合,继续前行,在路的尽头,有一个地方,也许只是一个角落,开满了鲜花,遍插金色羽毛。在时间的尽头,也终会有一段时光,哪怕只是一秒钟的光明,去值得用一生的光阴去体味,缅怀。
真善美的世界在前方,也在远方,我只是闭上眼执着的穿行,任岁月的风在胸膛呼啸而过。我一直在路上。
一年又一年的时光抬高了头顶仓皇的天,一年又一年的水冲刷了脚底浑浊的地,我开始埋葬一件华美,看似触手可及而又遥不可及的事。
距离是透明的,所以我不知道还要多远才能到达,在汹涌的人海里停驻,观望,可我终究带不走所有的一切,转过身默默的打点行装,看着眼前大片大片的荒芜,在我的心里踏出一抹空旷无边的疼痛。
狼狈的我,还是在岁月的风中定格,凋零出满地的残伤。成长的过去阳光在下显露出一种脉络清晰的疼痛。
那些过去,比永远更永远,所以我活在过去。
那些未来,可以比荒凉更荒凉,也可以美好到无以复加。
流浪的阳光毋庸置疑是美丽的,可是有谁知道阳光落地时是有声音的,心碎的声音。所以我在相信一种近乎残忍的完美,不完美的完美。
【篇三:欣赏不完美的我】
上帝创造灵魂的时候,总是不公平的。有的人好像完美无缺,有的人却漏洞百出,孰不知世界上是没有完美的人的,例如我。
我长相普通,脸蛋不像古代美女西施一样抚媚迷人,连头发也是不长不短,没有什么所谓的气质,就是比较容易淹没在人海中普通的样子。
论成绩吧,也不好不差,考得好时,年级两百多,不好时能跌到四百名。每次考差了,想逼自己一把都没能做到,意志还是不够坚定吧。
论性格吧,也是喜怒无常,因为小事就闹脾气,哭鼻子,三类的事数不胜数。甚至有时鞋带系不上都气得想掉眼泪,感觉世界都在欺负我,当然了,我还有一副接近优秀的皮囊。我没有长发女孩的温柔细腻,我有的是他们没有的坚韧和不拔。我有的是西施眼中没有的神采和坚定,因为我知道美貌是不能永久的,但知识可以呀。
自小的兴趣就是画画和书法吧,由于学业繁忙,不得不搁置一下,每周六早上冒着寒风上课,即使风将头发吹乱,那也是整个周末最充实最快乐的。小学喜欢写字,即使要无聊枯燥的写两个小时的字也不喊累。参加市级比赛,荣获二等奖的我就是散发熠熠光辉的我。即使退步也不气馁,不放弃,挑灯苦读,又进步200名,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仿佛在对我证明你是完美的。但生活向我证明并不是。
小气,懦弱,胆小,自卑,一连串的标签都定义在我身上,我既不是家里被宠坏的小奶猫,也不是路边有口吃就凑上去的流浪猫,我是垃圾箱里翻东西的小馋猫,容易炸毛,也容易满足,渴望依赖。
好学、上进、优秀以及“完美”这些标签也定义在我身上,那么你愿意来欣赏多变又不完美的我吗?
【篇四:我不是完美的少年】
空旷的教室陷入短暂的沉寂,我屏息敛声,握着竖笛的手不自觉微微颤抖,“可以听出你认真练习过这首曲子,但你的手指和气息都有些问题,也许你并不适合这项乐器。”评委老师轻轻的语言好像一块千斤大石头,重重压在我的心头,让人喘不过气来。
回到教室,我把头埋进臂弯,脑海中浮现出半个月来每天放学训练的场景,同学们鼓励的目光和班主任柔声的话语,如同一根针刺扎进我的心里,我连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了。天阴了下来,狂风咆哮着拍打窗户,一如我此刻烦躁的心情。
“当”清脆的声音在走廊上响起,我伸头朝走廊望去,冰冷的地面上碎玻璃中央躺着一株风信子,风信子是去年春节前活动时卖的,皱巴巴的一小颗。别的花在活动后都被分着带回家,只有它被遗弃在走廊的角落,“这么丑的花还断了那么多条根,应该活不下来了吧。”同桌的话在我耳边回响。可眼前的风信子,已然抽出了紫红的花苞,坚挺的倒在地上,我心中一颤,不自觉地将她捡起来,风信子的根部早就不是当初那般稀疏,现在犹如白蛇缠绕,又壮又粗。我从角落找出一个瓶子,细心的把风信子插进去,白色的根在水中舒展开,风信子挺立在那儿,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舞蹈演员正在准备他的表演。
心底的某一处突然敞亮起来,仿佛有一道光暖暖地照过来,“你在干什么?等等,这难道就是上次那个风信子吗?都长这么大了?”同桌好奇的凑过来,“对了,你的竖笛过关了吗?感觉怎么样?”“还没呢,还要继续努力。”在同桌关心的目光下,我走出了教室。
我在校门口拦下音乐老师,听完我的来意后,她终于同意再给我一次机会准备,我不是完美的少年,但我相信,只要心怀梦想,不畏挫折,如同风信子,能抽出美丽的新芽,梦想也总有成功的一天。
【篇五:残缺中的完美】
东坡有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自古即是,盈满即残,缺尽又圆。人生又何尝不像这月亮,在残缺与完美中来回转换。在我看来,从没有绝对的完美与残缺,或许它们本就是一体,不分彼此。我们所追求的,不过是残缺中的完美。
追求完美,不断完善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
完美,是人们亘古不变的追求。无论是古时的“九五”,还是现在的“十全十美”,都透露出人们对完美的向往。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更体现了人们精益求精的精神。但是我认为,完美并不是最终目标,追求完美是为了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当我们不断完善自己时,我们脚下的台阶也就越来越高,我们就能够发现更高的境界并拥有更高的目标。要知道,人外有人,没有人能达到真正的最高峰,绝对完美如同星星一样遥不可及,我们只能在不断向上攀登的过程中发现更高并重新确立目标,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我们会变的相对完美。所以追求完美只是我们向更高前进的垫脚石,在这动力下,我们也会越走越高。
追求残缺,不断发现自己,向更好前进。
残缺,似乎不是一个好词。没有谁愿意有残缺,但是谁都不可避免的有残缺。既然不可避免,那我们为什么不努力减少自己的残缺呢?所以,追求残缺的过程,不如说是不断发现自己并加以改正的过程。随着我们不断追求残缺,我们也就向着更好不断前进。我认为,找到残缺就如同找到了完美。残缺就像是完美的影子,当你逐渐向残缺越来越小的方向前进时,也许就能触碰到完美。因此,不要畏惧残缺,不要躲避残缺,勇于面对,敢于追求,在追求中不断完善品质与内心,渐渐地,你会发现自己会向着完美不断靠拢。
放宽心态,努力提升自己,发现残缺中的完美。
上帝为我们关上一扇门,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生活不会一直完美,有得有失。当事情并不如意时,不要灰心。须知世界上的事并不是随着自己意愿而存在和发展的。所以,满足于残缺中的完美也是一种心态。我们要做的,是放宽心态,发现自己的不满并努力提升自己,不必担心什么,也不必计较什么,上天是公平的,它对每个人都会眷顾,这才是公平完整的人生。
完美,蕴含于残缺之中。发现残缺中的完美并不断追求,才是我们人生必进的道路。
【篇六:残缺后的完美】
夜深人静的夜晚总是那样的美丽,却又扑朔迷离。香浓的咖啡弥漫着整个冬季,是否能够融化内心的孤寂?捧起它,仰望着星辰,咖啡的热气使得那遥远的月亮更加朦胧,难以捉摸。呵,在多年前的今天,或许自己的人生中也有过这样的场景,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洗刷早已遗落在荒僻一角,从未被拾起,直至失去方知珍惜。
童年的自己已走远,小时候希望长大的夙愿已实现。长大了,终于可悲可叹地长大了。
所以,注定被四月慈祥的阳光抛弃,注定被五彩斑斓的童话故事所抛弃,注定被无辜善良的毛绒玩具所抛弃,注定被从前洁白的自己所抛弃。耶和华神色温柔地答复人们心中不平的愤懑,这就是你要的“背叛”应得的代价。
开始不再挣扎。
耳旁父母的唠叨已是心中永恒的唱机。是的,他们都忙于自己的事业而无暇顾及自己,借口多么好听:为了我。熟不知我要的温情早已冷却,我要的关怀早已远去,我要的生活早已逃离。从不奢求无忧无虑的公主般的华丽人生,我知道平凡朴实的生活中有着满满的亲情与关爱,是能够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的温暖。即使知道,不,是确定地知道爸妈是在为我的将来铺路,却忽略了我的感受。我的命运我自己掌控,从不甘于人后的我又怎会不发奋图强呢?空虚的日子里,幸好有书的陪伴,让我彻底的不留余地的将自己投掷到书海中区。那个世界的美妙填补了我内心的寂寞。时间的年轮逐渐增加,不知过了多久,在一本本的名著、小说、教育故事等书籍的沉淀中渐渐明白为什么父母对如今的我是如此的冷落,为什么对我再没有苦口婆心地劝说,为什么再没有嘘寒问暖的问候,因为——我长大了。
是的,长大就意味着自己的生活应该交由自己管理,前进的路上充满荆棘,他人的帮助对自己毫无意义,一切都要靠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于是,我不再抱怨,不再沉沦,不再自我放纵,整装待发,怀揣那隐藏在父母严厉面孔下的期望上路,与他们共同奋斗。
不知疲惫地折了好多好多许愿星,各种颜色细长的塑料管在手指间昼夜不停息地翻转、弯曲,最终蜷缩成一个凹凸有致的形状。而指纹在管条反复暧昧的摩挲中,记忆似乎就此被缠绕于一个载体之上。看着透明的玻璃瓶内色彩纷杂的许愿星,将过往的种种深藏在密不透风的空间,转身,是一个新的转折点。
浅露一点点地消散,最后完全隐藏于空气中。那皎洁的月光重新照映在我的眼眶里,重见光明。如今的我已懂得如何去找寻父母心中爱的宝藏,如何去挖掘父母心中爱的源泉。啊,或许这才是真的长大。
释然,牵起唇角,微微地笑,苦涩的咖啡早已变味,甜甜的滋味在啮间久久回味,放下,该安然入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