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路的转角】
亲情是一首歌,奏响人间最动听的乐章;亲情是一颗夹心糖,包含人间最香醇的味道;亲情是一杯苦涩的茶,但只要流入心间,便是一缕沁人心脾的清香。
很多时候,父母使我感到温暖,让我觉得彼此的距离很近,但有时,他们也会使我感到无助,让我觉得我们之间,似乎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
父母把他们小时候没读过书的遗憾寄托在我和我的小兄弟身上,希望我们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母亲在家照顾我们,父亲长期在外工作。虽是如此,但也时常问候我们的身体状况以及学业。
天空中飘散着朵朵乌云,还在门外冒着滂沱大雨替别人补胎的人,就是我的父亲。是的,他就是那个一直努力赚钱,供我上学的父亲,也是那个一直让我引以为傲的父亲。
终于杂乱的声音停了,我放下手中的纸张和笔,抬头望向窗外高大的身影。我依稀看见了父亲下巴上正滴着水,却始终分不清那究竟是雨水还是汗水。母亲撑着伞站在父亲边上,伞的大半都在父亲头顶上,自己身上却是淋了个遍。一种名为幸福的滋味在空气中弥漫,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泛黄的灯光中,父母的身影映在我的书本上,一点儿一点儿地放大,直至占据我整个心灵。
几年后,我与父母的关系紧张起来,连与小兄弟也渐渐产生距离。记得那一次,小兄弟因为翻我的东西,将我喜欢的一本名著撕破,我气不过便吼了他一顿。母亲进屋骂了我一顿,我心里觉得委屈,就与母亲争执起来。结局自然是母亲获胜,但有些事还是出乎我的意料。
此后,父母的抱怨与叮嘱日夜在脑海中喧嚣,这使我不得不提醒自己,跟努力比吧!
由于父母的缘由,我开始在心中形成了一个自我空间,变得孤僻,不爱说话,一心扑在学习上。一天夜晚,我独自一人回家,在校门口意外地发现了父母的身影,我慌张地躲进一旁的草丛中。没找到我,他们失落地回到了家。
月色中,父母的声音显得那么的沧桑,仿佛一瞬间冷了许多,渐渐的,他们的背影变得模糊。在路的转角,不知母亲是否看见了我,但她并未回过头来,也从未告诉过父亲,其实那一晚,我一直都跟在他们身后。我伸出手试图叫住他们,却不知怎地叫不出声来,最后只好垂下了手。母亲泛白的脸颊在夜色中是那么的刺眼,似乎在告诉我:不必追,追也追不了,直到父母的身影变成一团小黑点。
如今,我仍是独自一人行走在路途,每当经过那个转角时,我总是会回过头,目光在路人中寻找,寻找那一团小黑点。
【篇二:记忆里的那转角】
小时候的事情,大抵忘却,唯有那转角,令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小时候,我常认为那些自己回家的人可真好。自己悠哉悠哉地走回家或坐公交车,沿途再买一两包零食。呀!那滋味肯定是美滋滋的。于是,我第一次向妈妈提出“申请”。当我执幼地求着妈妈时。妈妈却摸着我的头说:“宝贝,你还小,万一半路出现个大灰狼怎么办呢?”当时,我还小,我急忙跑进卧室,把自己盖在被窝里,嘴里不住嘀咕:“大灰狼别吃我呀!大灰狼别吃我呀……”
再长大一点,妈妈的工作越来越忙。由天天接送,变成偶时接,天天送了。而我呢?也是越来越高兴了。天天和朋友们三五成群地跳着舞回家了。那时,家离学校还很远,所以,要坐公交车,即使人多,可我还是“不亦乐乎”。
可是,再长大些,对自己回家的乐趣逐渐减少,最后到了厌倦了,况且还要自己上学嘛,成天和大人挤公交。于是我求妈妈送送我,可是妈妈说:“自己去。我没空。都这么大了,还要妈妈送!”这句话说的我很委屈,拿上几个包子,背上书包,摔门去上学了。
在路上,我的眼泪“滴答,滴答”地掉。我心忍不住想:“妈妈也太狠心了,大冬天,让我去跟大人们挤公交,小时候,妈妈可不是这样的呀!”算了,算了想点别的。诶,对了,我的作业没拿。我飞奔回家,在一个转角时,我看见了爸爸,我问爸爸:“您怎么在这儿?”没料到,爸爸竟语无伦次的回答道:“我……我出来散个步。你又回来干嘛?”我回答道:“作业忘拿了。
晚上,回到家,听见爸爸妈妈在聊天:“真是的,没事儿你跟她出去干吗?”“哎呀,心里不放心。别成天皱个眉,小心又老啰。”听到这儿,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对啊,父母的爱就珍藏在生活的点滴里!
【篇三:转角遇到幸福】
幸福是什么?婴儿的幸福是可以在母亲怀里睡觉;失业的人的幸福是寻找到自己的那份事业;无家可归的人的幸福是有个安稳的家;读者的幸福是遇上一部部优秀的作品;而我的幸福又是什么呢?
我的幸福莫过于全家人身体健康.爸爸可以成功戒烟戒酒,有个健康的身体.妈妈可以远离病痛;我们姐妹可以和睦相处……
朋友,让我幸福.我渴望朋友,却常常不能如愿以偿,我希望远离孤独,却总是上学一人,放学一人,即使在热闹繁荣的大街上,也是"孤军奋战".我相信有了朋友,就有了幸福,因为朋友在身边.幸福就在身边.
离我最近的幸福就是读书的乐趣,书籍在我身边.幸福就在我身边,可以阅读"你不会找到路,除非你敢于迷路"的《哲思》,可以享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智慧背囊》,可以欣赏《心灵鸡汤》,《青年文摘》,以及各种各样的中外名著,每当阅读起它们,无不"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偶尔"温故而知新",时常会"有物外之趣"……
幸福真的很简单,只要我们少一些欲望,多一些满足,幸福自然光顾我们;若我们一个劲地追求这得到那,在我们身边的幸福就回不翼而飞,飞到九霄云外之处……
我确实是很知足,在家里不用父母操心,姐姐担心,弟妹关心;在学校得到老师关注,至少老师认识我名字;在街上巷里走廊中随处都是认识的,即使一些素未谋面的同学也不会抗拒我无私的微笑,因为我不仅要让幸福在身边洋溢,还要让它们自己飞翔,飞到孤独人的心中,残疾人的心中,遗孀寡妇的心中,让所有人都感到幸福在心中,幸福在身边,幸福无处不在。
切记,少一些贪婪,多一些知足,那么幸福就会缠绕着你,依附着你,守护着你,陪伴在你身边直到幸福累了,直到幸福移情别恋为止。
【篇四:生命的转角】
终于,他的后半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了……
那天,他十五岁生日,正拎着蛋糕走在回家的路上,本来他应该很幸福地与家人一起团聚,但疾驰而来的车辆撞碎了他的美梦,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他苏醒了过来,但他的脚却再也回不来了。
每天,他都呆在自己狭小的房间里,从不出门走动,总是呆望着以前的球鞋,回忆着那个在短跑比赛中矫健的英姿,相关以前在体育方面获得的荣誉,眼中饱含泪花,如今一切的一切都不再回来了,剩下的就是那年迈的母亲为儿子整天劳累的身影,就这样漫长的日子熬过了一年。
“林林,今天是你的……生日,出来同我去散散心吧!“母亲语重心长地说。
“我不去,我是个废人。妈……你不要再管我了。”他哭着怒吼。
“林林,难道你就忍心让妈孤独地过完下半辈子?跟我走吧!”母亲声音异常坚定,终于他不能再坚持了,应了母亲的要求。
此时,窗外的迎春花绽开了笑脸。
为了给他治脚,母亲已变卖了所有能用的东西,剩下的就只有这间空荡的大房子,房子的外面有一条铺满足石板的小路,路旁是一排排整齐的迎春花,道路的尽头有一面很大的墙,墙上满是爬山虎,母亲将他背对着墙,让他坐在那里,许多人来来往往。
一个穿红裙,背书包的小女孩走了过来,现在正是她们放学的时间:“她是谁,我的……初一同学……她还认识我吗?”他在心里暗暗地想着,“不她不可能还记得我!”
“嗨!林林,你好!”那个红衣女孩笑着对他说:“怎么会呢……她还记得我!”他太高兴了,也笑着回应。从此每个路人都会对他说相同的话,他觉得人们没有遗忘他,世界没有遗忘他,他对生活又重拾地信心。
同样是在这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了,同样是在这个院子,在这个转角,他自己转动轮椅,带着母亲对他的希望,又回到那个幽静的小路。迎春花已谢!在那个大墙面前,他总觉得后面有什么,忽然的一回头,他哭了。
他终于明白,母亲要他出来散步的原因——在布满爬山虎的大墙上,微风带过,爬山虎轻轻摇拽,而在爬山虎的下面写着四个大字:林林,你好!这不仅是四个字,而且是生命转角中母亲对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