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泯灭的良心】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块纯洁的土地,那就是——良心。可当良心泯灭后,人变成怎么样呢?
《可可西里》是一部讲述巡山队员保护濒临灭绝的藏羚羊的电影,这电影让我真切的感受了良心泯灭的悲哀。
当我第一眼看到马占林的时候,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慈祥,可是但随着情节的发展,他的形象大出我所料,“我每天能够剥几十张羊皮,我是这里剥皮速度最快的”,马占林引以为豪的说着,眉宇间充满了骄傲,可我却觉得他是那么的令人厌恶,他怎么还能如此骄傲,如此自豪?他残杀的可是国家级保护的珍惜动物呀!都说人心是肉做的,面对那毫无反抗力的无辜生命,他怎么能痛下杀手?可怜那些无辜的藏羚羊,临死前的哀求眼神,他就没能看到吗?原野上的一具具藏羚羊的尸骸,我们都看得心惊肉跳,这些应该是对他们的罪行的无声控诉,但是马占林根本看不到,更听不到,因为他已经丧失了作为人最起码的本性——良心——那块纯洁的土地!
“你为什么这样做?”日泰队长的质问,正是我想问的,“因为老板能够给很多的钱,他对我很好,你也加入我们吧!”这句话,让我不禁打了个寒噤,世上怎么还会有如此冷血的人,金钱能把他的良心都收买了,他只顾自己的眼前利益,屠杀那么多的无辜生命。同在一个地球,藏羚羊跟人是一样的平等生命,生物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必不可少,破坏了生物链,人也一样要遭到自然的惩罚!他再继续屠杀无辜生命,那真是兔死狗烹,最后他自己也许就是被屠杀的对象。
人类过度地放牧导致草地逐渐减少,使草地沙漠化,最后只能靠捕杀藏羚羊才得以生存下去。人类种下的恶果,只能让人类去自己去亲身体会。俗话说得好,“因果报应”。大自然现已经开始报复人类,报复人类对大自然所做的一切,这一切的事实都摆在眼前。我不想说太多,因为我相信已经有太多的人说过与我类似的话了,可是仍然有不少人依旧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在这里,我只想说一句:收手吧!不要再让自己的双手沾满鲜血,不要让悲剧重蹈覆辙!至少让我们的内心深处保留一块纯洁的土地——良心!
【篇二:一颗良心的旅程】
我有一转齿轮,专磨那世上最坚极硬之物。有人说:那石头是古时所有恨念聚集之物,钢不可摧。我披星戴月终于找到他,可他两腿一软:“不、不、我不是,是那天之涯,他分隔日月,剪断思念,他破坏了最美的东西,你应该去杀了他,求求你不要伤害我。”安抚过后,我便重踏征途,春去秋来冬不在,日复一日年更改,那天之涯见到我手中的齿轮,一副英勇就义的嘴脸立马就被两泪涟涟代替。他让我去找良心,他说良心是古时所有美愿聚集之物,那才是最上最坚极硬之物。
良心他长得柔柔弱弱像个小姑娘,竟让我不敢大声喝斥。他站在风口浪尖上,我向她冲去,电闪雷鸣、风呼雨骤、天昏地暗、在这时一起爆发。她一动不动,眼中竟是坚定,那目光直射过来,穿透了阳关,弥漫了整个历史。“我的兄弟姐妹本和我一样,可都被你那可恨的齿轮一点一点磨平,一天天长大,一日日被磨平,最终他们的美好、善良、纯真都被你这恶魔吞噬,你让他们陷入黑暗,困入牢笼;你你……你来吧!我不怕你,因为我相信没有什么可以打败我,打败良心,甚至毁灭世上最美好的东西。”
……
只一把齿轮留在沙漠上,徒映一抹背影。
没有完成任务,组织惩罚我去那海之角接受磨练。十年过后,我带着十年的伤痕有遇见了良心。不知为何,再见有让我有那么一丝羞愧,他解开一身枷锁,她不仅温柔了我这十年岁月,更让我明白,良心是什么!
良心就是每一个坏人心中的天使。
我们成了朋友,渐渐地从她哪里得知了许多事。母亲让她去寻找兄弟姐妹,她找到了她的姐姐,姐姐的好朋友是一名商人,她与商人每日一起奔波与各大工厂,一会帮她挖一勺地沟油,一会去会计那做个假账。良心很难过,她看到姐姐被商人手中的齿轮一点点磨平,自己却浑然不知。她离开了,带着悲痛离开。她又去找自己的大哥,大哥寄住在一位年轻人家中,他经常与年轻人一起去马路玩“碰瓷”看着大哥的背影,她选择悄然离开。她去了山区,看见二哥和两名人称“信义兄弟”的人成了朋友,二哥身上的那些代表美好善良的尖刺还没有被磨平,二哥同那些人不同,他不仅有“信义兄弟”这两个朋友,他有千千万万的朋友,他每日活的阳光自在,他在风中唱歌,在云中跳舞,他让所有人都去称赞,他让他立,更让有良心的人立。
良心,善者也。有着可容天地之万物,可获春风之沐、清风之吻、聚世间万般美好于一身,自可如日月绽放光彩。
吾、于日后当与良心同行。
【篇三:留住良心】
米兰·昆德拉说:“令他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鲁迅先生也是如此,他以笔为刃,割开那个时代的外壳,显露出其病态的实质。
其中《孔乙己》一文,更是其刃之尖。咸亨酒店,鲁镇一个普通酒店;孔乙己,鲁镇一个平凡的书生。当这个平凡人来到这普通的酒店,却能让人从他悲剧而默默的一生中看见悲惨而冷漠的社会。它是这场悲剧的舞台,它是这个社会的缩影,它是咸亨酒店。
在这里,每个人都象征着一类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这个可怜的边缘人,象征着被时代更替而卡在轮轴缝里与周围格格不入的人。他不是一个好人,不善谋生而谋盗,他也不是一个坏人,分享本就不多的茴香豆给孩子们,尽管连孩子们也笑话他,但他残损的躯壳下还有着一颗朴实的善心。
而酒店里的老板,他是如此吝嗇黒心,在酒中掺水,处处限制下级,只看见眼前之利,从不遵循良心行事,他是一个黑心人。酒店里的小伙计,他冷漠得令人可怕,波澜不惊地述说着一切,似乎孔乙己的死不能给他带来丝毫心绪的波动。酒店的顾客,无论是老是少,是短衣帮还是长衫客,都以孔乙己为笑料,以刻薄的嘴脸,践踏着孔乙己残损的身心。他们是冷心人。在他们的包围下,孔乙己只能是一个笑话,一个永久的、低贱的、蝼蚁般的笑话,没有人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孔乙己的不堪与痛苦之上,即使他已伤痕累累,颓废不堪。这是多么令人寒心,无良之人将有良之人感染得冷漠,社会被冷漠所包围。那个酒店,这样的社会,没救了。
孔乙己,如果有人使其悬崖勒马,他也许不会残疾,惨死。但没有一个人帮助他,他还是在格格不入的氛围里演着自己的悲剧。这篇文章,放在过去是利刃,放在当下是警钟。社会如果被一群黑心人、冷心人包围,那么许多人身上,将重演孔乙己的悲剧,社会将是一片埋葬“孔乙己”的坟地。
没有人想要潦倒如孔乙己,没有人想做一个笑话。
没有人想要落后于时代,上演一场悲剧。
那只有细听鲁迅先生为后人敲响的警钟,留住自己的良心。因为社会,太缺少它了。
【篇四:你的良心永不过期】
曾几何时,扶起一位老人需要拍照为证;曾几何时,有人以谎言换来沉甸甸的善款;曾几何时天真无邪的孩子过早地尝到了世态炎凉;曾几何时我们无法直面尘封在黑暗中的良心。
五千年来,我们骄傲地以礼仪之邦自居,怎知那个大同时代正与我们渐行渐远。当摔倒的老人将罪恶的手伸向好心搀扶的孩子时,当人们哄抢从天而降又不属于自己的馅饼时,当马云的微博被清一色“逼捐款”留言覆盖时,我们愈来愈迷茫。我们在漫漫黑夜中找寻良心的曙光,在悬崖峭壁间向着良知艰难前行。
我们站在良心与私心的独木桥上,感到无比的孤独。呼啸的狂风让我们摇摇欲坠,我们执着心中的良知,等待阳光。“德不孤必有邻”,春秋圣哲孔子的话穿透时光的隧道,踏过万水千山来到耳旁,驻入我们的心房。刹那间天光乍破,浮云散尽,日光一泻千里。此刻我们站在道德的光辉下,看到了良知的身影。是的,那句古老的“德不孤必有邻”让我们相信这世间定有真情,它无疑不是道德社会的最强音。
坚守道义的人从不孤独,即使这条大道上布满荆棘、暗存陷阱也无法阻挡他们前行的步伐。心中的道义指引他们无畏向前,终有公正和光明在尽头相迎。
徘徊在道德独木桥上的人们,少一点现实的顾虑和羁绊,多一点道德的自信与自省吧!请相信这世间总有公正守住心中善念,摒弃世俗偏见,正义从未离开你的良心,永不过期。
善恶一念之间。这一念有多远?远到良心与私欲从此背道而行。这一念有多近?近到只差一步之遥便守住了良心,初心依旧。莫让繁杂蒙蔽了双眼,坚守良知,滋生恶念从来只有一步之遥。
若我们每个人都能守住善良,那么扶起老人不过举手之劳。相视一笑,道德之花遍地而生。美德从未褪色,这世间真正的力量是良心。让我们拨开顾虑的浓云拥抱美德的太阳,不再畏于邪恶之风,不再纠结于抉择,不再徘徊于“扶与不扶”的独木桥,让心从此坦坦荡荡,不负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