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一作文 豆腐花
豆腐花
发布时间: 2025-07-24 17:19
阅读:

【篇一:豆腐花】

六年了,日复一日地走过痕迹斑驳的天桥,好像从未变过却又好像在记忆中抹淡又重新勾勒;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混沌中淡忘了一抹淡蓝色的身影。

透明而清澈的清晨,天刚蒙蒙亮,货车就开始启动,包子铺的铁帘也卷上了。阿婆缓缓地在巷子里走着,手里提了两桶衣服,大人的,小孩的。她向我试探地笑了一下,那眯起的眼角便带我穿过时间的缝隙,回到记忆中的下午四点,恍惚中,阿婆的身影与记忆中那担着两个铁桶的身影渐渐重合,思绪溃决而出。

那几年,无论寒暑,阿婆就像是太阳,无论有没有人,她都在那儿。她说话带着广东本地的口音,而且极少吆喝,仿佛看人面相一般,瞧见像本地的才会招呼一声。

那时,每次要上一碗豆腐花定会紧紧地凑在跟前,眼睛盯着那略显粗糙的手,看着阿婆深深浅浅地挖上几勺,再用一个淡黄色的塑料汤勺撇几勺糖,如此反复,最后再在上面一勺糖递过来。

一块钱一碗的豆腐花,装在泡沫小碗里,满到快溢出来。用塑料汤勺轻轻地搅一下,舀一勺,白嫩嫩的豆腐花入口即化。那时不喜欢的豆子味全被一勺勺的糖水盖过,温热的一碗吃下去,嚼着碗底没有融化的白糖,像是春风融化在胃里。

几年了,物价在变,街道在变,来来往往的人也在变,直到看见阿婆才感觉没有怎么变。她那双结实有力的手还在一上一下地运作着,只是手中之物从铁勺变成了衣物。兜兜转转,她还在忙碌着,只是服务对象从大众变成亲人——她还一直陪伴着小胖孙长大。

如果她没有选择照顾小孙子,而是继续卖下去,是不是就会有一个糖水店开在天桥下?会不会给豆腐花换上更精美的包装?不过还好没有如果,不然说不定记忆里简单的糖水豆腐花就变了味儿,多了许多奇奇怪怪的辅料。因为没有如果,所以也从未细想如果。阿婆提起小胖孙时的眉眼弯弯,与当年舀起糖水时的笑意别无二致,大概这就是答案的一部分吧。

而且,我也只是想那碗豆腐花罢了。

【篇二:奶奶豆腐花】

意大利的但丁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换。而我想说:世界上有种最好吃的食物,那便是奶奶的豆腐花。

房间里

奶奶,您还记得你端着你做的豆腐花来我房间的场景吗?您小心翼翼的用双手轻轻的把精心做的豆腐花端到我床边,而且还是小碎步的走。奶奶,你头发苍白而缭乱,满脸皱纹,连我看了心都突突地跳。您手心里出了汗,亲切而又关怀地说:“来尝一尝奶奶亲手做的豆腐花。”奶奶把豆腐花用勺子勺起,用嘴轻轻吹一下放在我的嘴边,让我吃下去。那美味的豆腐花瞬间滋润了我的心田,使我深深爱上了这份味道。

厨房前

奶奶,您还记得你当时在厨房做豆腐花的场景吗?当时正好是酷暑,你先下超市买回了黄豆和葱花回家。再开火煮水40分钟,放糖搅拌。然后磨黄豆,把磨好的汁放入冰箱冰两个小时。之后切成块、切葱,放入水中加牛奶……。你的技术更加娴熟了,只见你手缓慢地倒下牛奶,牛奶像白丝带一样缓缓下落。突然您觉得恰到好处时,手一停,缓缓地挨在锅边,用鼻子闻了闻,紧皱的眉头松懈下来了,嘴角边露出一丝微笑,说:“真香,真香。”你用勺子把豆腐花一块一块地盛进碗中,转头向我走来,说:“过来,闻闻奶奶的豆腐花。”这香甜的味道氤氲在我的心田,使我对这个味道念念不忘。

客厅里

六月酷暑,太阳火辣辣的,知了在树枝上烦躁地叫着,好像正在抗议着这炎热的天气。我正思考着作业上的一道“拦路虎”,心中很烦,像大山压着让我很不自在。此时奶奶双手端着豆腐花走过来说:“来,是不是有点累?吃点豆腐花。”当时我正烦着,便吼奶奶一声,说:“你烦不烦呐,天天都豆腐花,豆腐花的!”奶奶听了我的话后,眼睛变得暗淡起来,头慢慢垂下,失望地转过身去,脚步沉重地朝着厨房慢慢走去。妈妈见此情景对我说:“你知道奶奶为了你熬这碗豆腐花,在厨房里用了多少时间吗?天气这么热,多辛苦啊!她是为了让你能舒服些。”我瞬间明白了奶奶的用意,心里很愧疚。如今的奶奶因为过度疲劳导致双手无力,脚无法着地。我就在网上查找资料,决定做一碗美味的豆腐花,回赠给奶奶。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一边倒牛奶,一边用勺搅拌着牛奶,锅里荡漾起一圈圈的波纹,那是我对奶奶的爱。

奶奶的爱就像豆腐花那样的丝滑,蜜糖一样的甜,是我永远的依恋。

【篇三:美味的豆腐花】

“我来一杯!”“我来两杯!”“我多放点花生!”

“一个一个来,别挤。”

咦,这是哪里传出的声音?哦,原来是小区里卖豆腐花时的情景。我看着别人吃得满嘴鲜香,我也忍不住向爸爸要了钱,想去买一杯尝尝。

等我过来排队时,队伍已经是条“长龙”了,我也赶紧加入其中。我等啊等!好不容易轮到我了——“小弟弟,到你了。”一个亲切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连忙付了钱等待配料,只见一杯洁白而又热乎的豆腐花在我面前。“你要加什么调料?”“全都要,辣椒放三勺。”“好的,请稍等。”只见老板娘熟练地往杯里加调料,有花生、虾米、辣椒、香菜、榨菜,她快速地放完后又洒了麻油,然后均匀地放了酱油,刚才那杯白白的豆腐花转眼变成了一杯五色的豆腐花,就像小姑娘化了妆一样。“打包还是现在吃?”“打包!”随后她用袋子装好,盖上盖子,放了把塑料勺进去。

拿到了豆腐花,我飞速往家中赶,希望快点尝到它;但又小心翼翼,手托着杯底,生怕洒了。

终于到家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只见绿绿的香菜,金黄的榨菜,肉色的花生,红红的辣椒,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我拿勺子搅了搅,立即尝了一口,哇,简直是人间美味,嫩嫩的豆腐花入口即化,加上脆脆的花生,还有虾米的鲜味和辣椒的劲爆,配合得天衣无缝,让人百吃不厌。吃到最下面的时候,我一饮而尽;再一看,里面还有点残留,我用勺子把它挖尽了为止;又看见盖子上还有,便伸出舌头舔了舔,又将手指放进嘴里,直到吸完了所有香气才满意。

这味道让我终生难忘!

【篇四:一碗豆腐花,让我驻足】

那诱人的豆香,从一间小小的磨房中悠悠飘出,从吱吱作响的石磨中缓缓溢出,那清鲜的味道让人流连忘返。

小时候,我偶遇一家豆腐花店,店里很小,但异常的整洁。店门口站着一位年老的奶奶,她手中拿着一把木制的薄勺,旁边摆放着两桶刚磨好的豆腐花,微微冒着热气,让人垂涎欲滴。

老奶奶热情地招呼我,问我要不要吃一碗,我有些犹豫,怕没带够钱,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盛了一碗让我免费吃。

那豆腐花雪白嫩滑浸在红糖姜汁水中,用勺子轻轻地拍打,薄嫩的豆花轻轻弹起,荡起一层层细纹。舀一勺品一口,入口即化让我陶醉。那雪白的豆花好似冬天的冰雪,那橙色的姜糖水又好似春天融化冰雪的阳光,两物相融是绝配,淡甜的豆花加上甜腻的糖水,细腻而甜滑,柔软而清凉。

几年后,我又来到这家小店,店主人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慈祥的老奶奶了,而是一个温柔的阿姨,当初的木勺子也不见了,变成了冰冷的铁勺。我听阿姨说,那位老奶奶太老了,走不动了,她希望这门手艺传下去,所以把小店传给了自己的儿媳妇,也就是这位阿姨。

当初的磨坊还在,豆花也是当初的味道,糖水也一直是当初的味道,我细细地品尝着,童年的味道又一次袭来。

也许,这碗豆腐花给我带来的精彩就是回味童年的味道吧,一碗豆腐花,让我驻足。

【篇五:家乡小吃——豆腐花】

美味的豆腐花是我们这儿家喻户晓的风味小吃。

豆腐花味儿好,看相也好。雪白雪白的嫩豆腐浸在米黄色的汤里,金黄色的榨菜丝、淡黄的虾米、黑中带紫的紫菜和红红的酱油,真是令人垂涎三尺啊!

豆腐花不仅看相好,而且做法也很简单。吃的时候,先用勺子在桶里捞出几片雪白雪白的,冒着热气的豆腐,然后撒上事先切好的榨菜丝、紫菜、虾米……喜欢吃咸的可以滴几滴酱油,喜欢吃辣的还可以浇上一勺红红的辣油,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豆腐花就做成了。

吃豆腐花也挺有意思的。吃豆腐花时,我喜欢一勺一勺地吃,“嘘”地一下吸进嘴里,真是顺滑爽口呀!吃榨菜、虾米、紫菜时,我先用舌头舔一舔它的“粗”味道,再细细地咀嚼,品尝它的“细”味道。

有一天我吃豆腐花时,由于吃得太快,烫的我都快要把刚吃进去的豆腐给喷出来了,弄得我狼狈不堪。从那以后,我吃豆腐花时会先吹一吹,再慢慢品尝,我还给豆腐花起了个别名——“逗开花”。

【篇六:家乡的豆腐花】

“叮铃!”“叮铃!”“卖豆腐花喽!”

这是在我记忆深处卖豆腐花师傅的声音。每当这个声音传遍整个村庄,我总会缠着妈妈给我买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豆腐花。

我高兴地拿着妈妈给我的瓷碗跑了过去,还没到那儿,我就闻到了一股豆腐的清香。我对卖豆腐花的老爷爷说:“来一碗豆腐花。”“好的。”老爷爷一手拿一把大勺,一手掀开锅盖,顿时一阵热气扑面而来。老爷爷娴熟地掏了一勺豆腐放进碗里,随后又抓起一把紫菜放在豆腐上,再一手抓一把开洋,一手抓一把榨菜丝,一起撒在上面,这时的豆腐已经从平淡的白色变得五颜六色,非常漂亮。然后再舀一勺酱汁浇上去,放一大勺白糖,最后点缀上一些鲜绿的香菜,如果爱吃辣的话,还可以浇上一勺红红的辣油,就更美味了。这时,豆腐花就做好了。

先仔细观察一番:白嫩的豆腐上是五彩斑斓的调料,紫色的紫菜,黄色的榨菜丝,白里透黄、黄里透红的开洋,加上棕色的汤汁与鲜绿的香菜,上面还漂着红色的辣油,简直是一幅精美绝伦的画卷。

再细细地品一口豆腐,它极其富有弹性,再加上豆腐与汤汁已经融在一起,一口下去,豆腐爽滑的口感中流露出了酱汁的味道。它咸而不减鲜味,甜之又不腻。开洋增加了一些咸鲜味,榨菜丝又加了一丝辛辣,紫菜又增加了海鲜的味道。尝一口汤,即咸又甜,咸是因酱油,而甜又因白糖,齿唇间还流露出一丝丝醋的香。千百种不同的味道被做豆腐花的师傅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真是让人赞不绝口。

不一会儿,一碗豆腐花已经下了肚,但豆腐的爽滑,汤汁的味道还停留在口中,让人回味无穷……

这就是家乡的豆腐花!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