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胡同口的修鞋匠】
依然记得那一天,我陪同妈妈一起买菜归来,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于是,我们就在家门前的胡同口避雨,看见的那一幕场景,让我终身难忘。
胡同口的修鞋匠,搭着一个简陋的小雨棚,然而雨水却在不住地往下滴。一位满脸沧桑的妇女,正坐在一架手摇缝纫机前,守候着路人的光顾。就在这时,一个约莫十六七岁的小伙子走了过来。他一屁股坐在了鞋匠对面的木凳上,脱下鞋,拎着鞋带给她道:“喂,麻烦补补鞋。”妇女伸出了贴满橡皮条的双手,接住了鞋,回应道“好,稍等。”当时,我心里一震,鞋匠居然用双手来接。
正当我为之意外之时,又来了一人,他是来取鞋的。我观察着,发现鞋匠还是用她那双贴满橡皮条的双手递给来人鞋子,用双手接过对方的钱。
那时,我愣住了,耳畔的滴答雨声在此刻也变得异常渺远。我不知道有多少时间没有看见用双手接物的场景了。现在的人们在传递东西时,大多都是你一只手来我一只手去的。就刚才小伙子递鞋子,我都觉得他差点就将鞋扔过去的。霎时,我想起小时候爸妈教育我:传递东西一定要记得用双手,这样才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趁着鞋匠修鞋的时间,我上前去,仔细端详起她来。她身着一件旧棉袄,一条褪色的运动裤,足蹬一双布鞋,但给人干干净净的感觉。消瘦的脸使得原本大大的眼睛陷得更深,头发在脑后扎成一个发髻,额前一缕白发在风中飘荡,嘴角一直挂着淡淡的微笑,非常慈善。很快,鞋匠把鞋子补好了。小伙子掏出硬币付钱,她再次捧起双手去接,那硬币稳稳当当地落在了那满是布满老茧的手心里。
看到这一幕,我陷入了沉思。一个普普通通的修鞋匠,却有着一双伟大的手。当别人给她东西时,不管对方给的东西是大是小、是多是少,她总是用双手去接。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她美好心灵的体现。她已不再是那个职位卑微的修鞋匠,她的形象在我心里变得伟大起来,那双布满老茧的双手,早已完美无缺。
【篇二:难忘的修鞋匠】
看看你的鞋没穿两天就破了,你怎么这样穿鞋的,咿,妈妈一眉头紧锁,原是发现我的鞋又烂了个洞。我漫不经心的瞟了一眼,又去看书了。妈妈真是可怕,说你今天要把这双鞋修好,不然你就别回来了。
妈妈揪着我的耳朵一起去找修鞋匠了,我的耳朵都快破裂了。我说妈妈你轻点点你轻点,我可是你的亲儿子啊,我哆嗦的挪了椅子,跟妈妈出门了。
那位老先生戴着一副黑色的眼镜,驼着背弯腰,在那里修补鞋子。可能是因为长期修鞋的缘故,他的背是驼的。他的嘴巴下面长了一堆胡子。胡子由泛黑变成了泛白。妈妈指了指这鞋子说师傅这些还能修吗?修鞋匠看了一眼说能,能。他又看了我一眼,又低下头去继续修补的鞋子。他背驼就像背上背了个锅一样那么驼。但是他的手法精炼用三两下就把鞋修补好了,令我目瞪口呆,我说师傅你好厉害。我突然望见老人家手上起了厚厚的茧,这可能是因为长期劳动的缘故吧,说到这我就有点心疼这位老人家了。我心里油然而生了一股敬佩目光。
我最后还是忘不了那位老鞋匠,他实在是有点让我心疼,我想说句老人家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