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高贵的“妇人”】
谈及到“高贵”这个词语你会想到哪种动物呢?对啦!就是猫。猫是一种生来就高贵、骄傲的动物,它孤傲、不可一世。我家的猫有时孤独,需要自由的空间,不搭理人。有时又喜欢逗你,对你撒娇。它十分调皮,需要有人管教,当你严厉时,它会向你撒娇,对你示弱,貌似说着“我再也不敢了”。
我对它的外貌是有极度的好奇心的。就因为说它的眼睛在夜里可以发光,我曾经还特意半夜三更的起来看看它的眼睛是不是会发光,反倒被它吓了一跳。它还有长长的胡须,我最搞不懂的就是这,为什么别的动物就没有呢?据“度娘”的解释,这把胡子原来是用来察觉动静的,就连轻微的东西拂过都能感受到,而且连气流和风向都可以感知到。
猫是也是一个有“洁癖”的动物,当你把它抱完放下的时候,它会立即用它的舌头四处舔舔它能舔到的地方。在每天早晨的时候,它总会先用爪子上软软的肉垫从口中借点唾液来,再用肉垫把脸上洗干净,就好像是一个“小公举”一般,亭亭玉立。它喜欢抓老鼠,追落在地上觅食的小鸟,它的动机就像小孩子对心爱的玩具两眼发亮一般简单。
它对周围新鲜的事情充满了好奇心,哪怕你在桌子上多放一张照片,它也会时不时的过去看看,摸摸,闻闻。记得有一次妈妈在姥姥家带回来一盆吊兰,它可成了小猫的好朋友。这位高贵的“妇人”趾高气扬地走向了它,小猫先是举起一只爪子来摆弄它垂下来的长长的分支,不过显得它是那么的笨重。紧接着,它又围着吊兰转了一圈,仿佛在说:“这是我的地盘,你休想霸占!”
它会端着架子看待一切事物,可显得,它又是那么让人喜爱,那么高贵!
【篇二:小妇人读后感】
当我把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这本书全部读完时,掩卷沉思,心中竟微微有些伤感。乔和劳里最后将爱情转化为友情,所有人似乎都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我却更想看到乔和劳里人生相爱的那一幕。
《小妇人》分为上下两部。第一部展现了世界上有美好的事物,诸如亲情、友情、助人为乐、不爱钱财等等。四个姐妹乐观地和她们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在她们的世界里没有杂质,作者努力地向我们诠释了“纯真”二字。可它的第二部则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悲伤的一面。伤逝、离别、悔恨、嫉妒、世俗等等。没有童话般的泡沫,没有一丝丝的温情,作者在书中营造出了一种苦丁茶般的先苦后甜的滋味。我对小说的结局并没有太多的期待,但是有一个人物的结局却让我耿耿于怀,那就是小说主人公乔的结局。
我欣赏乔的勇敢。有时候,我甚至希望自己家能够像乔·马奇那样有胆量、有才华。我希望她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结局,而不是嫁给巴尔先生,当然有这样的结局乔也很幸福。《小妇人》从乔和劳里相遇的那一刻,便一直在很细腻地描绘二人的心理感受,见到对方的内心感受,怎么看都是感觉二人在最后会有一个爱情美满的结局。但他们二人的感情历程却在第二部发生了转折。乔坦诚自己并不爱劳里,只是将他当作朋友。劳里撕心裂肺吼叫的那一幕,令我惊呆了。我合上了书,将书轻轻放下。虽然我有些不敢相信,但是这个结局在书中也做了很多铺垫。《小妇人》一书在前面已经就乔如何不愿出嫁、不愿谈论爱情进行了很多描写。随后劳里负气出国,遇到了正在国外的乔的妹妹艾美,并认为她是唯一一位能够替代乔的人。直到现在,我还在埋怨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希望乔和劳里能够走到一起,然后像劳里希望的那样周游世界。但当我回头看路易莎的作者简介时,我了解到,四姐妹的原型,就是作者的姐妹们,而劳里,则是路易莎随一位妇人去欧洲时遇上的一位艺术家,她虽然心生爱慕,但却没有结果。而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则留在了家中,承担起了由父母和姐妹们所组成的家庭的责任,做了永远的老处女。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在《小妇人》倒数第二章花了整整一页来讲述“一定要尊重这些老处女们”的原因了。作者能够给以自己为原型所创造的人物乔安排一个巴尔先生作为丈夫,安排一个劳里作为朋友,对作者而言,在内心已经是极大的安慰了。
于是,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在最后,让劳里作为朋友,让他以一种更为长久的方式陪伴着乔,留在乔的身边。因为乔和劳里两人的性格太像,都很倔强,都很爱自由,所以其实他们二人在生活中也许并不好相处。也许,对于乔而言,她在爱情和友情之间所作出的选择,应该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吧。
【篇三:“高贵”的夫人】
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再加上那浓艳的装束,一个高贵的妇人形象呼之欲出。要说她高贵?且慢……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刚上公交车,一眼就瞧见一个妇人坐在前排座位上。她端正地坐着,高傲地抬着头,一幅目中无人的样子。一看见她,我就觉得浑身上下不自在。
这时车上空荡荡的,后排只有几名乘客。车上安静得出奇,只听得见车子开动的声音和窗外嘈杂声。我沐浴着阳光——一切那么祥和、平静。
车到站了,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慢悠悠地走上车,冲司机微微一笑,像是在说:“早上好!”
老奶奶走向那妇人身旁的座位,还没等她坐稳呢,车就“嗖”的一声关上了们,开动了。老奶奶一时站不稳,向后倾倒,靠在了那位妇人身上。
在那一瞬间,妇人脸上那种高傲的神情消失了,变成一幅极为丑陋的嘴脸,一脸嫌弃的表情。只见她双眼圆瞪,眉头一皱,一扬手,将老奶奶挡住。本以为她是好心,没想到她的一挡,把老奶奶推倒在座位上。老奶奶坐上座位,扭头朝妇人一笑。妇人嫌弃地抖抖手,轻蔑地瞥了老人一眼。
这场景真叫人心酸。那位妇人,尽管外表再华丽,也称不上高贵了,她的行为改变了人们对她的看法。
尽管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但那妇人的神态、举止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