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飘丹无情亦有情】
喜欢叶,但更喜欢枯叶。
几场大雪降了又融,几阵大风刮了又散,门口的老枫树便只剩一副磷峋的骨架了,恰似群魔乱舞,让人看了心疼。
树下的草地上,意外地躺着一片枯叶,便上前拾起,吹去尘灰,借着阳光看起来:这叶,没有了春夏的绿,连秋的金红也没有了,而是暗黄,失去了往日的光泽。此刻,我的手中,仅是一片暗淡破败的、粗糙的、干瘪的、易碎的、千疮百孔的、死气沉沉的“飘丹”。
举起叶,对着阳光,看清了它的脉络,粗壮而萎缩的,这是的的一生历程,艰辛的一程。既然如此,为何要离开树的怀抱呢?你本该可以在树上无忧无虑的玩耍,自由自在地唱着“哗啦啦”的歌,幸福地度过这一生。可你却选择了离去,挣开树的怀抱,委身在冰冷潮湿的地下,承受煎熬,渐渐腐烂,最后默默消亡。唉!终究,你还只是一片“无情物”罢了。
调转了一面,继续对着阳光看叶,腐烂的空洞清晰可见。可这,是否也是你的自愿?你离开树,是遗弃,抑或是报答?难道你选择了自我消亡,是为了给树输送营养,表达感激之情?你到底还是有情的,对吗?你只是不善于表达,对吗?那树上孕出的新芽,便是最好的回答。
谁说飘丹是无情物!它饱受腐败消失的痛苦,哪怕最后默默无闻,也毫无关系!因为它为的是自己的母亲——树,为的是自己的下一代,而下一代也承蒙了上一代的关怀,长大后依然执着地投入土中,一代,一代,又一代……这怎是无情!这是最纯真的感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谁又说飘丹不是呢?想到这里,不禁对手中破败的枯叶,又生了几分敬意。
“你这孩子怎么在这儿傻站着呀,快把那脏叶子扔掉吧!”邻居一句话打断了我的遐想,可真的舍得扔掉吗?这是有情的,孝顺的,奉献的,无私的,默默的,伟大的,无人理解的“飘丹”,真的舍得扔掉吗?
【篇二:大火无情人有情】
村头老姑家门前搭起了一座大红色的流动餐厅帐篷,村口架起一道鲜红的拱门。人们喜气洋洋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原来是老姑的儿子要娶媳妇了。
迫不急待想看热闹的我也随着奶奶来到老姑家。乡亲们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向老姑表示祝贺,有的跑前跑后给老姑家帮忙。瞧,秧歌队正在村口排练呢!她们腰里系着红色的绸缎,随着锣鼓声有节奏地舞动着身子,两条绸缎像两条游龙在空中蜿蜒盘旋。
人们正高兴着,突然有人大喊道:“着火了!着火了!快救火呀!”我跑到门口一看,邻居家的院子里冒出滚滚浓烟,老姑一看急了,端了一盆水直接往院里泼。乡亲们有的开着三轮车,上面放着水箱来支援;有的拎着自家的水桶来灭火;有的端来水缸里的水加入灭火的队伍中……人们进进出出忙碌着,没有人关心自己那张被熏得像矿工一样的脸。
大火终于扑灭了,村民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那户人家的女主人伤心地哭起来,嚷嚷着:“家里的东西都烧成灰了,这叫人怎么活呀!”村民们一听,纷纷拿来了家里的被子、褥子、电壶等生活用品,让她先用着,还缺什么再告诉他们。那位阿姨感激地说:“谢谢大家这么替我着想。”说完,向大家伙鞠了一躬。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毁掉了村民的财物,在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受灾人家的生活很快恢复了正常。这真是大火无情人有情,乡邻互帮谱华章。
【篇三:人有温度,机器无情】
在人工智能飞速崛起的今日——“阿尔法狗”击败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苹果软件自带的“Siri”语音功能集幽默与实用于一体;无处不在的“蜻蜓之眼”监控并规范每一个个体的行为,“一九八四”如此看来并非虚妄……超级智能的计算机已孕育而生,标志着科技浪潮袭卷而来。
故而,其引起了部分科学家的紧张——若是这浪潮足以拍倒人类,未来是否会天翻地覆?而苹果公司总裁库克却认为,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乃是比计算机一样思考更令人担忧。
众所周知,人之所以为人,是由于人存在意识,能够思考。“我思故我在”,人的独立意识和对天地间一切事物的不同认识造就了不可量数的鲜明个性,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所以在处理同一事物时方可形成巨大的差异。而计算机是人工制造出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人类为了自身的便利和发展所为,它的运算、储存等一系列功能是人意识的体现。唯物主义哲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意识决定物质”,是其产生缘由的高度归纳。
因而计算机本身是空洞的——它不能思考,仅仅循规蹈矩,根据人既定的算法准确、快速运算,说一不二,是负责输出正确结果的完美执行者。
但若这个完美执行者由物变成了人呢?他甘愿被其他人颐指气使,只讲究结果符合他人的预期,中间操作实践过程罔顾道德和伦理的阻扰,抛下自身价值观只为满足“设定程序者”的最终需要。他们的行为从来都是他人意识的体现,又负面作用于他人。
这样的人真实存在?诚然,其或许迫于生活的压力,一如柴静在《看见》中所提及的:那些为养活家庭而为黑心煤矿公司劳作、任由环境污染大大加剧的可怜百姓;或许屈从于内心利益的驱使,如那些被人唾弃、鄙夷、痛恨的“汉奸”,“卖国贼”;抑或许仅是由于自己的无力懦弱,校园欺凌案中的“帮凶”大抵如此……
可怜的是,这些“完美执行者”却不自知,影响从来都是是双向的,他们是同谋者亦是受害者。长期地一味顺从,使他们只服从命令而从不多加思索,不仅磨平了他们本该锋利的棱角,使他们变得麻木而忘记抗争,习以为常而安之若素,更是无形中造就了他们思维的隋性。当他们要自主决策时茫然无措、无从下手;当他们真正做出决策时又因长期受指令者影响,直奔利益而去,丧失了自己的准则——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生而为人和同情心、怜悯心、人情味。我们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徒劳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他们是可悲的,却不是无力的。他们一个人的声音或许将石沉大海直至永世消亡,而若是成百上千、成千上万呢?那将汇成一股声浪,有力地冲击震慑指令者的耳膜。又或者,他们保持那一份初心,面对指令先从自己的道德网中筛过,再以最不悖乎人性的方式执行。
人是有温度的,而计算机没有。莫活成计算机的样子却不自知、不反抗、不悲哀、不愧疚!